第122章 以后自己岂不是矮了一辈

作品:《三国:我能给别人加点

    第一百二十二章


    徐坤哪件事没说?


    自然是和孙尚香的婚事,他实在不好意思告诉大家这件事,所以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徐坤赶紧否认道:


    “我该说的都说了。”


    诸葛亮笑了笑,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来。


    “孙权已经把你的婚事,写信告诉荆州每一位大臣了。”


    刘备、赵云、黄忠、魏延纷纷从怀中掏出信件。


    徐坤此刻觉得脚趾扣地,太尴尬了。


    刘备看着徐坤缓缓说道:


    “我要是跟吴国太成亲,你就是女婿啦。”


    赵云也小声的说道:


    “你以后叫不了二哥、三哥,也叫不了我四弟了。”


    “你得管我们叫叔伯了。”


    徐坤此刻只觉得天塌了。


    以后自己岂不是矮了一辈啊!


    穿越之前,徐坤在单位不管比他大,多大岁数都叫哥或者姐,就这他还给自己做了一年的心理建设。


    现在整个单位除了诸葛亮,都成他叔伯了,天塌了啊!


    以后再也当不了3.5了!


    徐坤突然看着诸葛亮道:


    “姐夫!以后咱俩一个辈分,你也得叫大家叔伯!”


    诸葛亮拿着羽扇摇了摇道:


    “吾为臣子,以君臣同僚之礼即可,汝为女婿,自当守礼。”


    妈的!


    诸葛亮他最会拽文词了!


    徐坤赶紧转移话题道:


    “主公此次相亲,最好带上我荆州最精锐的兵马,再带上赵云、黄忠、魏延三位将军。”


    “借此机会,展示军威,威慑江东。”


    诸葛亮听到之后直摇头:


    “你自己就足够威慑江东了,至于这么做吗?”


    徐坤赶紧点头道:


    “那江东有背盟先例,他们最开始跟曹操就是同盟,结果呢,他们却意图进攻合肥和汝南,我们对待江东,必须时时刻刻不忘敲打。”


    诸葛亮听到之后,点了点头:


    “子厚还是谨慎啊,我这新选出八百骑兵,交给主公,负责主公安全。”


    徐坤想了想道:


    “我那还有五百蛮子亲兵,也带过去,再加上我和三位将军,想必孙权定会见识到我荆州的军威。”


    为什么演义里,刘备几乎没带兵,只带了几十个人和赵云过去?


    因为无论是演义里,还是历史上,孙刘联盟,刘备都是弱势的那一方。


    江东无论是强留刘备,还是唤回孙尚香,想趁机把阿斗带走,其实都是在想吞并刘备。


    可以说在刘备拿下益州之前,江东至始至终都没怎么把刘备当盟友。


    甚至想借机吞并刘备的势力。


    但是现在不同了,现在孙刘联盟,刘备才是强势那一方。


    江东只能仰人鼻息,别说刘备这次只带这一千三百人,就是带一万三千人,孙权也得忍着。


    当然了,如果带十三万,孙权就不忍了,那就成攻打江东了。


    而且这次刘备根本不用任何计策,无他,唯足够强尔。


    徐坤此次江东就是为了展示军威而已,他就是要时时刻刻敲打江东。


    告诉他们,江东在刘备集团眼里,什么都不是。


    如果他们还敢背盟,出现在江夏大街上,指定没他们好果子吃。


    吴县,孙权和周瑜正在商量两家婚事的筹备。


    孙权缓缓开口道:


    “母亲的嫁妆,小妹的嫁妆对江东财政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笔钱可有着落?”


    周瑜拿出一卷竹简,放在案子上摊开,仔细查看后,看着孙权回道:


    “这是张昭今天早上给我送来的,问我能不能一个一个的嫁,同时嫁我江东财政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当嫁妆。”


    “如果同时嫁,可能要挪用一部分军资,更何况建业城也在筹备当中,江东目前的财政不乐观,”


    东汉时期这种嫁女,尤其大户人家,流行厚嫁,嫁妆越多,代表着自己家的姑娘在男方家中地位越高,孙权此次必须拿出两份厚嫁妆来,给自己母亲和小妹撑腰。


    孙权挠了挠头,十分为难:


    “军资肯定不能动,我江东兵马需要扩军,最起码要有能力自保。”


    “嫁妆一分钱也不能少,必须足足的才能展示我江东联姻的诚意。”


    周瑜理解孙权此刻的为难,他灵机一动,斜着眼睛看向孙权,小声说道:


    “我江东和荆州联姻,世家们似乎应该表示表示。”


    “张家那边倒是很好说,毕竟张昭的关系跟他们很好,让张昭去说就行。”


    张昭并不是吴县张氏的人,只不过刚好同姓而已。


    正因为是同姓,两边走的很近,张家需要在张昭那得到江东内部的消息。


    张昭也需要张家在吴郡的关系为其撑腰。


    张昭去让张氏出点嫁妆钱,还是能办到的。


    周瑜接着说道:


    “陆家那边,可能不会这么顺利。”


    孙权笑了笑,直接回道:


    “剩下的三家我都有办法,公瑾就不用操心了。”


    周瑜疑惑的看着孙权:


    “主公有何办法?”


    “如今江东世家这才归心,万万不可逼之过甚。”


    孙权偷笑,但见他跟下人们喊道:


    “把顾雍、朱恒、陆逊叫过来。”


    周瑜听到孙权的话,一脸吃惊,这几位不就是江东四家之人吗?


    少许时分,走进来两位文人,一位将军。


    孙权站起身来,给周瑜介绍道:


    “这位就是顾元叹(顾雍的字),吾之幕僚。”


    历史上直到孙权称王,顾雍领尚书令,这顾家才知道,原来顾雍一直都在为孙权做事。


    可见孙权跟顾雍心机之深,两个人可以说亦师亦友的关系。


    而顾雍也一直是孙权的心腹,只不过之前顾家没有明面上支持孙权,所以就一直没公开。


    孙权又指着另一个人道:


    “这位就是朱休穆(朱恒的字),吾那一万新兵,就是休穆帮我练的。”


    周瑜点了点头,此刻心中早已明了。


    我说权弟哪来的钱粮,偷偷攒出一万新兵来,原来是早就与江东世家达成初步的合作。


    历史上江东朱恒、朱据、朱异这些人都是江东四大家族里朱家之人。


    但是朱治、朱然可不是江东四大家族里朱家的人。


    他俩也没去认什么亲戚,因为没必要。


    丹阳朱家不比吴郡朱家要差。


    两家可以说都是地头蛇,而且朱治可是拿的孙坚的原始股。


    这一次朱治和朱然是去镇守山越,才没参加这次合肥会战。


    周瑜看着最后这位问道:


    “那这位想必就是陆伯言(陆逊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