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粮食送到(下)

作品:《大周第一纨绔,烧纸买下双胞胎

    捧日军衙署的仓库门口处,李蔓生站在门口指挥着。


    “对对对,贴墙放好,一袋一袋都码好了!”


    一车一车的玉米面被壮工们扛进灶房边上的仓库,麻袋贴着墙根整齐码放,很快便垒成了一座小山。


    李蔓生挽着袖子,眼里一边计数,一边指挥着搬运的雇工们小心堆放。


    做厨娘的,一个人有一个人管法,一帮人有一帮人的管法。


    但是最关键的,还是要管好手下人的手脚。


    因此,主家一共准备了多少粮食,她心里必须有数,不能让下边的人偷走了。


    当然,她自己偷不算事情。


    算了算大致的数量,李蔓生走到门口。


    而何诗菱站在门口,手里拿着账本,正清点着运进来的粮食数目。


    何诗菱很好学,每天闲着没事就找唐清婉教她识字。


    她只想多识字好帮上张永春的忙。


    当然,其实她不知道的是,多找找唐清婉耗费耗费她的精力就已经算是帮了张永春的大忙了。


    这时见到李蔓生擦了擦手,凑了过来脸上堆着笑问道:


    “何大娘子,主家这是运的什么粮食?”


    何诗菱的何大娘子这个称呼,整个后宅已经定下来了。


    除了年岁比她小了很多的小厮们可以叫她唐姐姐外,无论年纪大小都叫她何小娘子。


    连何木生都不例外。


    听着李蔓生的话,何诗菱微微一笑,合上账本,温声道:“李婶子,这次送来的还是黄金粟。”


    “黄金粟?”


    李蔓生闻言这才点了点头,她连忙应道:


    “哎哟,何大娘子放心,老身一定好好料理,绝不糟蹋主家的粮食!”


    何诗菱含笑点头,又叮嘱了几句,瞪着伙计们把最后一袋子粮食码好了,便转身离去。


    她还得跟公子复命呢。


    “大娘子慢走啊!”


    招了招手送走了何诗菱,李蔓生转过头,看着靠着墙的一堆粮食袋子。


    黄金粟这东西上回她早就不陌生了,说是粟米吧,但是又和别的粟米不一样。


    香度不够不说,口感也不是很好,而且还格外的粗粝坚硬。


    但是这都不耽误它是一种能填饱肚子的好粮食。


    反正现在她也不是一个人了,管着下面一帮人呢,让她们费事去吧。


    咳嗽了一声,李蔓生踏进一旁的大灶。


    捧日军的衙署内,最先盖好的不是前衙,反而是后面的厨房。


    毕竟这是关乎到大家吃饭问题的地方。


    而此时的衙署大灶内,热气腾腾,灶火熊熊。


    张永春下令修建的大灶没有别的需求,就一个字。


    大!


    越大越好!


    毕竟这么多人吃饭,你要是锅小,驴年狗月能喂饱他们。


    至于这个年代没有足够大的锅这种事,在张永春这边不是问题。


    六口十八印的大锅一字排开,旁边堆着一大堆崭新的蒸笼。


    此时,几十个换好了张永春准备好的蓝布工作服的厨娘们正在里面忙活着切菜烧火。


    这些厨娘原本都是从山上下来的女性山民,和何家庄一些年纪稍微大了一些,眼睛不太好做不了编铠甲这等细致活的中老年妇女。


    张永春为了让她们多有一口饭吃,就把她们编进了李蔓生手底下,让她们给干活的大家伙做饭。


    反正大锅饭这玩意,在这年代又有盐又有油又有肉的,至于其他的口味啥的都不重要,熟了就行。


    毕竟他又不吃。


    而这些女人们也甘之若饴。


    虽然这大灶里格外炙热,但是对于她们来说却远比那山上和庄里的生活好多了。


    而且在大灶干活,有一个隐藏福利。


    可以最先吃饭。


    别小看这点福利啊,再过去但凡能吃刚出锅的热乎饭,那都是亲近人的好处呢。


    钻进门来,李蔓生鞋底的声音让所有人赶紧抬起头来。


    李寡婦赶紧迎了过来。


    “李厨头!”


    看着这个和自己同姓,但是干活格外麻溜,还十分懂事的女山民,李蔓生点了点头。


    “水都开了?”


    李寡婦赶紧点头。


    “都开了,都开了。”


    李蔓生赶紧啪啪啪拍着厚实的双掌,吆喝起来。


    “来来来,都别愣着!主家送来这‘黄金粟’,咱们得好好料理,可不能辜负了公子的心意!”


    这黄金粟的粮食颗粒粗粝,不像寻常粟米那般容易熟透。


    “来,你们几个,去抬一袋子黄金粟出来!”


    指挥着几个厨娘将一旁的黄金粟抬了一袋子过来,李蔓生解开口袋。


    她解开袋子的封口,抓了一把金灿灿的玉米面在手里搓了搓。


    “这黄金粟啊,不好熟,得先蒸一道,再复蒸一遍,才能软和好咽。”


    她一边说着,一边指挥众人。


    “来,把这面铺到大锅的蒸屉上,先蒸它一阵的功夫!”


    女人们立刻行动起来,七手八脚地将玉米面均匀地铺在蒸屉上。


    而李寡婦动作尤其麻利,动作格外的灵巧。


    每次干活的时候,她都得在心里感叹一句。


    她原本是山民,平日里吃的都是粗粝的菜果,哪见过这般精细的粮食?


    她一边铺面,一边心里暗暗惊叹:


    “老天爷……这样的好粮食,我这辈子都没见过,如今竟堆得满屋子都是!”


    巨大的铁锅,用的自然也是巨大的蒸屉。


    特大的蒸屉需要四个厨娘抬着往铁锅上摞起来。


    很快,一个锅上四个,足足二十四个大蒸屉就摞满了。


    灶火越烧越旺,蒸汽升腾,玉米面的香气渐渐弥漫开来。


    李蔓生站在灶台旁,闻着锅里玉米面的香味,心里盘算着待会儿该怎么调配。


    这黄金粟味道寡淡粗粝不好吃,是配个豆腐汤,还是配个腌菜汤..


    正琢磨着呢,她丈夫刘多一脑袋汗的从屋外探头进来,鼻头耸动:


    “嚯!这什么粮食?闻着怪香的!”


    李蔓生一转头,顿时呵斥一声。


    “出去!”


    她现在可不是过去的小厨房的厨娘了,说让谁进来都行。


    这么大的厨房,管着这么多人吃饭,要是出了一点事,那都是大事情!


    所以,坚决不能让外人往厨房里进!


    哪怕是自己老爷们也不行!


    听见自己媳妇这一嗓子,刘多顿时一缩脖子,赶紧钻了出去。


    而李蔓生一转头,看着被她这一嗓子也吓了一跳的众多厨娘们,咳嗽了一声。


    “你们继续看着,我出去一趟。”


    转过身,李蔓生走了出来,看着正在擦汗的丈夫。


    “跟你说了多少遍了,没事情不要随便进后厨!这不是以前了!”


    刘多赶紧陪着笑。


    “娘子勿怪,娘子勿怪。”


    李蔓生白了他一眼:


    “你不是跟着何管事去办事了吗?回来厨房干什么,要是饿了,我那有早上公子吃剩下的白糖糕。”


    刘多赶紧正色起来。


    “奉公子的命!”


    “让你带着十个厨娘跟我走一趟!”


    “去城外,施粥!”


    ps:还有六章,是连贯剧情,我寻思着一口气放出来,让你们看个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