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偶遇沈云轩

作品:《王妃踹了棺材板板扛枪搞事业

    阳春三月,天净如洗,和风拂面,阳光温煦地洒满庭院,草木新绿间露珠闪烁,春意宜人。


    夏樱一早便召集了刀光、剑影、追风、逐月,以及玄一至玄十二等一众得力下属,在王府后院武场上集合。


    她的身后,整齐停放着十余辆造型流畅、通体呈现沉稳军绿色的摩托车。


    金属外壳在晨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无声地透出力量感与科技感。


    这些车皆经由她亲手改造,特别做了消音处理,确保执行任务时能最大程度隐匿行踪。


    夏樱一身黑色劲装,双手背在身后:“诸位近日奔波劳碌,皆表现得极为出色。因此,我决定给你们每人配发一辆摩托车,以期提升机动,方便日后执行特殊任务。”


    众人闻言,眼中皆是爆发出惊喜的光芒。


    他们对于王妃这神奇坐骑早已不陌生,心中更是羡慕已久。


    夏樱走到一辆摩托车旁,拍了拍座椅,“现在,由我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并演示此车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所有人务必仔细听清,牢记于心。”


    她长腿一跨,利落地坐上驾驶座,姿态飒爽:“首先,是启动……”


    她逐一讲解钥匙门、油门、刹车、档位切换,演示如何平衡车身,如何平稳起步,如何应对不同路况。


    演示一遍后,她便让众人逐一上前实践。


    武场上顿时响起一阵阵虽经消音处理却仍显低沉的引擎轰鸣声。


    起初,这些武功高强的暗卫们面对这铁家伙颇有些手足无措,动作僵硬,甚至有人刚一给油便差点冲出去,幸得身手敏捷才未出丑,引来同僚一阵善意的低笑。


    夏樱耐心十足,穿梭其间,不时上手调整他们的姿势:“放松!要感受车的平衡,而不是用蛮力去控制它!”


    “对,就这样,轻轻给油…慢一点…很好!”


    一刻钟后,以剑影为首的好几个人已能骑着车在场上顺畅地绕圈。


    又一刻钟后,绝大多数人都已掌握了基本操作,虽略显生涩,但已无大碍。


    夏樱满意地点点头:“今日先到此为止。接下来每日抽空练习半个时辰,尽快熟练起来。记住,不得在闹市炫技,不得惊扰百姓,一切以隐蔽、高效、安全为要!”


    “是!谨遵王妃令!”


    众人齐声应道,声音中充满了兴奋与感激。


    楚宴川下朝回来便见到这样的一幕,眼中闪过惊艳。


    “阿宴,你回来了?”


    “嗯,”


    楚宴川十分自然地牵起她的手,目光扫过那些军绿色的摩托车,笑道:“看来王府的坐骑要更新换代了。”


    顿了顿,他继续道:“工部已按你的要求,将修建医学院和医院的地皮划分出来了,我带你去实地看看!”


    “太好了!”


    夏樱闻言,雀跃之情溢于言表。


    两人手牵手走向府门。


    自从上回发生了惊马意外后,夏樱已将府中所有马车都升级换成了电动神驹。


    两人在车厢坐好,刀光扬鞭,实则只是启动开关,车辆便平稳而迅捷地驶出王府,速度远超寻常马车,且极其平稳安全。


    不过一刻多钟,马车便缓缓停下。


    两人下车,眼前是一片极为开阔的空地,位置紧邻繁华的主街,又毗邻贯通南北的官道,交通四通八达,绝非偏僻难寻之地,极大方便了日后百姓前来问诊求医。


    夏樱看着这位置与周边环境,心中蓝图愈发清晰,也愈发满意。


    楚宴川办事,果然是靠谱的。


    正值中午,她当即挽住楚宴川的手臂,笑吟吟道:“走,咱们去天府火锅店,好好搓一顿!”


    “好,都听夫人的。”


    如今天府火锅店名声大噪,堪称云京城第一热灶,一位难求。


    每日不到饭点,店外便已排起蜿蜒长龙,喧嚣鼎沸。


    天府火锅店格局精巧,别具匠心。


    临街是一栋两层的主楼,专设散座与半开放式隔间,以满足喜好热闹氛围的食客。


    而真正的精髓,却藏于主楼之后。


    穿过一道月洞门,眼前豁然开朗,竟是一处精心打造的园林胜景。


    曲径通幽,连接着一间间独立而私密的庭院式雅间。


    每一间雅间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如“听雪阁”、“揽月轩”、“疏影居”……


    这些雅间都是三面环窗,一面开门的设计,窗棂开阔,以轻纱为幕。


    食客安坐于雅间之内,既可享受沸腾火锅带来的麻辣鲜香,谈笑宴饮,亦可毫无遮挡地欣赏窗外独属于自己庭院的景致。


    四季之景不同,乐亦无穷。


    春赏海棠,夏听蝉鸣,秋观残荷,冬望枯山水,将美食与自然之趣完美相融。


    这些雅间,听闻预约早已排至半月之后,一室难求。


    楚洛尘特意为夏樱在店内预留了一间最为清静雅致的“听雪阁”,方便她随时过来都无须等候。


    二人由掌柜恭敬引路,正走向专属的雅间。


    途经其中一扇虚掩的房门时,夏樱却不由得放缓了脚步。


    她耳尖微动,仔细一听,竟听到了熟悉的名字。


    她透过一丝门缝望去,只见一群文人打扮的学子正将一人簇拥在中间,个个面露敬色,言辞热切。


    而被围在正中的,正是三表哥,沈云轩。


    “听闻文然先生有意收沈兄为关门弟子,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啊!”


    “云轩兄真不愧名动江南的第一才子!初至京城,便得文然先生如此青睐,实在令我等钦佩不已!”


    “正是!前日有幸拜读云轩兄所作的《河清赋》,当真文采斐然,立意高远。读来如饮醇酒,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云轩兄实乃吾辈楷模!”


    沈云轩被众人围在中间,虽表面微微颔首,口称“不敢”,可眼角眉梢间那抹得意,却如何也遮掩不住。


    正当满室喧腾,气氛热烈之际,一个略带讥诮的声音却不合时宜地响起:


    “众所周知,文然先生眼光极高,从不轻易收徒。你沈云轩才到云京城不过数日,便能入他的法眼?这话说出去,有几人肯信?莫不是…靠的是你那位战王姐夫的面子吧?”


    说话之人名为肖笙,他语带不屑,毫不掩饰话中的质疑。


    此言一出,满座霎时一静。


    当即有人挺身辩驳:“肖笙!你休要在此胡言乱语,诋毁云轩兄清誉!他靠的自然是真才实学!岂容你在此妄加揣测!”


    “再说了,战王只掌兵权,只是一名武将,何来那么大的面子能说动文然先生?”


    肖笙闻言当即冷笑反问:“既如此,那他为何屡次拒绝我的诗文挑战?莫非…是怕输给我,丢了才子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