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青春对对碰

作品:《溪头警事

    冬日,天黑得格外早,华灯已然初上,在外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陆续回到家中,万家灯火,等待归途的人。


    家和小区9幢502室内,阿莱心中有些烦躁,他来回走动,焦急地在等阿松回来。


    此前打了几通电话都没有人接,不安的感觉如蚁附膻。小禹和小强也绷紧了神经:“怎么办?会不会出了什么事?”他们期待地看着阿莱,就如想要抓住救命稻草。


    “不会的。”阿莱微翕的鼻翼,吞咽的动作都出卖了他此刻的紧张。


    “嘟嘟嘟”阿莱的手机发出振动,屏幕上赫然跳出了阿松的名字。小禹和小强咧着嘴,提起的心有些放了下来。


    阿莱深呼一口气,滑动屏幕,把手机声音开成免提:“喂,阿莱,是我,阿松!”


    阿莱和同伴对视了一眼,并未因这通电话而如释重负。他的声音有些发抖:“阿松,出了什么事,怎么电话也打不通?”


    “阿莱,”电话那头,阿松也吞了吞口水,四肢不听使唤,秦思赴用鼓励的眼神示意他。


    阿松继续说道:“咱们自首吧,逃不掉的,警方早就怀疑我们了,我不想以后担惊受怕东躲西藏的。”


    “你胡说什么呢?”阿莱嘶吼道。


    “小强、小禹,我知道你们也都在听,听我一句劝,自首吧!争取宽大处理,重新开始。如果再不回头,我们就真的完了。”


    电话挂断,阿松掩面痛哭:“警察叔叔,我还能重来吗?”


    秦思赴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道:“错了得改,改了才有机会重新开始。人生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但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敬畏法律。”


    接了电话的阿莱,既愤怒又迷茫:“阿松这个软蛋,靠不住。看来,我们被他摆了一道。”


    他重重砸了一拳桌子,眼神凌厉:“不行,我不能栽在这里,得想办法逃出去,你们跟不跟我走。”阿莱拍了拍小禹和小强的肩膀。


    小禹看了一眼手背上的纹身:“中学毕业后是你带着我混,所以,莱哥,你走到哪我就跟到哪。”


    “你们俩,别在这儿逞能了,我觉得阿松说得对,咱们还是自首吧。我估摸着阿松要么被抓要么暴露了,不然不会在这个节骨眼劝我们自首。”小强绝望地说,“我们逃不掉的。”


    “少在这儿给我放屁,老子今天无论如何也要冲出去。”阿莱叫嚣着。


    小强不顾陈莱的反对,给阿松回拔了一个电话:“阿松,你在哪?我同意自首,可阿莱像着了魔,我出不来。”


    秦思赴示意阿松先别说自己在派出所,立即写了张字条:“我还在修车厂,车子修不好,今晚走不了了。”阿松照着念。


    “警察现在只是怀疑,还没有确凿证据,那你先回来,我们从长计议啊?”小强说。


    “警察查得严,躲不久的,我等你们到晚上九点,派出所门口,我们一起自首。”秦思赴又写了一句。


    小强开着免提,阿莱和小禹都听到了。


    “阿松你个叛徒,出卖我们,你的账我记下了。”电话里,阿莱恶狠狠地说。


    看样子,他们是要跑路。挂断电话后,早已做好布局的秦思赴立即下令实施抓捕。


    转眼,漆黑的夜色被寒风笼罩。


    阿莱铁了心谋划要趁着阿松自首前逃走,但与小强的意见相左,两人一直僵持到晚上7点30分左右,阿莱备好了跑路的行李,准备自己打出租车逃离。


    就在此时,门外响起了按门铃的声音。


    “叮铃叮铃”,此刻的铃声,如催命符一样,惊得屋内几个人一阵激灵。


    “谁啊?”小禹不耐烦地问。


    “送外卖的。”门外答道。


    “我们没点。”阿莱说。


    “一个叫阿松的朋友帮你们点的,他让我带句话:‘你们想好了吗?”外卖员隔着门大声说。


    “你把外卖放门口,我们自己拿。告诉他,人各有志。”阿莱气愤地说。


    “哎,等等,我同意,我想好了。”屋内小强急声道,但很快被阿莱的呵斥声掩盖。


    外卖员正是秦思赴,他放下外卖,佯装离开,实则躲到了门边,潘向前在5楼楼道转角处,郝山上了阁楼的转角,他们屏住呼吸蓄势待发。


    阿莱从猫眼向外张望,空无一人,门口只有一份外卖。他轻轻转动门,“咯吱”的开门声在楼道内显得特别突兀。


    就在阿莱打开门伸手取外卖那一刻,潘向前如一头猎豹一般,一个箭步冲上前,几乎和秦思赴同一时间擒住了阿莱,紧接着,他冲进屋内,将惊慌失措的小禹按住,紧跟其后的郝山抓住了小强,并从屋中搜出赃物和黑色的大帆布包,里面果然装着作案工具。


    至此,在新年到来之前,这起颇受溪头镇老百姓关注的入室盗窃案收网,抓到了全部嫌犯。这也是溪头镇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以来“一室两队”联合作战取得胜利的第一起案件。


    溪头镇派出所审讯室里,阿莱终于低下了头,对自己实施入室盗窃的事实供认不讳。


    他们四人,除了阿松,其余都是泽城人,平均年龄24岁。阿莱和小禹稍微年长些,文化程度初中,之后没再上学,很早就在社会上混,阿松和小强职高毕业,两人学的都是机械专业,几人一年前在网吧认识。作案时,由阿松、小强踩点,阿松望风,小强接应,阿莱和小禹负责撬门入室盗窃,作案工具之一的电瓶车也是他们顺手牵羊临时偷的无牌照车。


    秦思赴不无惋惜地对阿莱说:“年轻人有头脑有力气,应该好好工作或者继续学习回报家庭和社会。现在政府每年都会举办好几场招聘会,还出台了不少创业优惠政策。虽然心仪的工作是不好找,但这不能成为你们好吃懒做,甚至是触犯法律的借口和理由。


    你们凭什么不劳而获?凭什么要别人为你们的落魄买单?凭什么要父母为你们操劳担心一辈子?又凭什么对自己的人生如此草率?


    人生只有一次,不是所有事情都有试错的机会。阿松和小强在最后关头,想到了自首,你和小禹却连这个机会都不要,你以为自己很硬气吗?是愚蠢!你要是把这骨气,这硬气用到正道上,会没有出息吗?”


    潘向前和郝山在一旁做着笔录,原本还吊儿郎当的阿莱听着听着笑着笑着泪水滚滚而落,抽泣得像个孩子。


    “向前,你说,哪有不劳而获又能轻松赚钱的活呢?他们的父母得有多难过啊?”凌晨感慨道。


    潘向前心里五味杂陈,青年一代,到底该担当什么样的社会责任?


    新的一年,带着祝福和期待如约而至。


    这一天,老刘的女儿小雅终于从东城回到了溪头镇,提出要接老刘两口子去东城和她一起住。


    老刘没答应:“我现在有事做,不去了,好不容易适应这边的生活。”


    “爸,您能不能别囤垃圾了?”小雅劝道。


    “你爸啊,现在不囤了,你是不知道,现在咱家楼道口的垃圾已经少了大半。”


    听着妈妈对爸爸的维护,小雅有些着急:“那不还是在捡垃圾吗?”


    “向前给我找了个社区志愿者的活,以后社区有啥活动,我都可以去帮忙。”老刘有些得意,“你爸我现在还是咱这幢楼的楼道长,专门负责卫生和社区一些工作的宣传。”


    “真不捡了?”小雅还有些不相信,但弯弯的眉眼传递了她此刻愉悦的心情。


    “垃圾还得捡,但不囤了。”老刘像个孩童似笑得狡黠。


    “爸,您这是……”小雅有些无语。


    “放心,真不囤了,垃圾卖了自有用处。”老刘笑道。


    “我回来之前,以您的名义,手写了一封感谢信,是给派出所潘向前警官的。等我收拾一下,咱们去趟所里当面感谢感谢人家。”小雅的提议得到了老刘夫妻俩的一致赞同。


    此时潘向前还不知道,老刘会专门跑一趟派出所,给杨锋递交了一封感人肺腑的感谢信。


    元旦前夕,潘向前和凌晨、郝山、夏雨乐、虞妃几个人接到新路县公安局通知,要求元旦当天上午参加县局召开的“青警亮剑”主题大讨论。这不,一大早,他们就出发前往新路县公安局。


    “向前,你说,县局为啥非得在元旦假期这一天组织活动呢?”凌晨忍不住抱怨。


    “向前,你仔细瞧瞧,我现在有没有瘦?我自己觉得腰带都松了。”凌晨自上次被潘向前取笑月半后,是真狠了心减肥,有好几次差点饿到晕厥。


    从抱怨假期开会到聊减肥话题,凌晨的跳脱思维令人咋舌。


    潘向前开着车,随口回应了一句坐在副驾驶座上的凌晨,“是瘦了点。”


    凌晨咧着嘴笑得合不拢,“那是,你不知道我饿得有多辛苦。”


    “过段时间会反弹。”潘向前轻轻飘来一句话,凌晨瞬间原地僵化,原本笑得合不拢的嘴肉眼可见垮掉,哀怨地看着潘向前,嘴里嘀咕:“不愧是话题终结者。”


    后座的夏雨乐、虞妃和郝山笑得前仆后仰,“凌晨,月半的帽子可不是那么好摘的。”


    凌晨也气笑了,“我有月半,你们有啥?小心我瘦成一道闪电气死你们。”


    “说真的,晨啊,你还是别减了,减了肥就没那么讨喜了。”郝山笑着劝道。


    “真要减也可以,合理饮食,配合运动,不伤身体才行。”潘向前认真地给凌晨出主意。


    “还是向前好,真心替我着想,哪像你们,就知道笑话我。”凌晨小眼一瞟,不乐意了。


    郝山和虞妃、夏雨乐对了一眼,被噎得说不出话,张合着嘴好一会儿才蹦出一句:“嘿,我说晨啊?到底是谁先笑话你的。”


    “你们不要挑拨我和向前的关系,他说的才是真话。”凌晨嫌弃地白了三人一眼。


    潘向前再也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这笑声像是会传染一样,一车人笑作一团,青春的声音一路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