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误入歧途的年轻人

作品:《溪头警事

    潘向前一直想在新年来临之前,带老刘回趟季山乡刘岙村云朵自然村。一大早,他就来到家和小区,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老刘:“爷爷,今天带你回云朵村。”


    正在公共通道背对着潘向前拆纸箱的老刘听到这句话时,手中的纸箱“吧嗒”一声掉落在地,他慢慢回过头,如枯井般的双眼竟然有了光,他咧着笑,嚅了嚅嘴,不可置信地问道,“真的?”


    “真的,收拾一下就出发。”潘向前点点头。


    老刘开心地跺了跺脚,转了两圈有些不知所措。他像是忽然想到什么似的,冲屋里喊了声,“老伴,回家!”


    老伴应声从屋里走出来,也是眉开眼笑:“小潘,等我一会儿,我带点吃的。”


    “奶奶,不急,我们等你。”和潘向前一起的江然发乖巧地说。


    老刘趁老伴收拾东西的时候,回屋打开衣柜,换上了一身崭新的衣服。


    他走到潘向前跟前,弹了弹身上并没有的灰尘,拉过潘向前的手,笑得合不拢嘴,“走!”


    潘向前和江然发一人牵一位老人,将老两口小心地扶上皮卡车。


    皮卡车是江然发特地从老爸那里借的。老刘轻轻抚了抚崭新的后车坐垫,又侧头看了看老伴,开心地像个有糖吃的孩子。


    正准备出发时,秦思赴给潘向前打来了电话:“向前,你能否请老刘来一趟所里看一下花园小区的视频?”


    “什么视频?”


    “前几天小区监控虽然坏了,但好在门口停放的小车有行车记录仪,热心的车主向我们提供了视频。”


    “太好了!”潘向前挂了电话,驾着车子驶离家和小区,在溪头镇派出所门口停下。


    秦思赴带着郝山和夏雨乐早已在所里的接警大厅等待。


    “爷爷,我们还要在这里看一下监控,就您昨天跟我说的事指认一下。”潘向前声音轻柔。


    自从潘向前带他去市里看了病后,老刘对潘向前自然而然地生出亲近感,不然也不会把他自己看到的可疑一幕告诉潘向前。


    “当然可以,爷爷眼神好着呢。”老刘今天兴致很高,爽快地答应了。


    “老刘,耽搁您回云朵村喽?”秦思赴昨天出差市局,收到潘向前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拷贝来视频,今天一早请老刘来指认。


    花园小区案发的时间是12月12日上午,按照老刘的说法,他当日在自家小区先是听到了有铁器掉落的声音,再看到有一只黑色的大帆布包,然后看到戴着蓝色口罩的年轻人走出家和小区。那就是说,只要将目标锁定在背着黑色大帆布袋的年轻人身上,或许会有突破。


    视频里,小区当天进进出出的景象看得人眼花缭乱。大家盯了老半天,还是没发现动静。


    从案件调查情况来看,犯罪团伙应该在9点至10点之间完成作案,如果这个时候还没有新发现,那线索就又要断了。


    老刘也有些着急起来,他揉了揉眼睛,盯着屏幕不肯走开。


    9点10分左右,两辆进入小区的电瓶车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车上的人都戴了普通的医用口罩,也就是老刘口中的蓝色口罩,其中一辆车的后座上有一人垮了一只黑色大帆布包。


    这一发现,让现场的所有人都振奋了起来。


    只不过,这两辆电瓶车都没有牌照,且4个人均戴了口罩,根本无法辨认相貌。


    怎么办?


    就在大家都陷入沉思的时候,老刘拍了一记大腿,我想起来了,那天弯腰捡袋子的人,手背上有一道纹身,像是字母的图案。


    “把图像放大、再放大。”秦思赴从容指挥。


    “没错,”随着视频中一人手背上露出一道明显的YU字母纹身,在场所有人都握紧了拳头。这个案子跟踪了这么些天,总算有了点线索。


    “再往前看看,还有什么线索。”秦思赴说。


    突然,其中的一辆电瓶车与迎面走来的一位大妈发生了碰撞。大妈一时倒地不起,车上下来一个人,跟大妈说了几句话,给了大妈二张百元大钞。


    半个多小时后,两辆电瓶车从小区驶出来。


    “大爷,谢谢您,您这回可帮了我们大忙了。”秦思赴紧紧地握住了老刘的手。


    老刘也有些自豪,想起以前在季山乡刘岙村云朵自然村的时候,他也是村里的热心人。


    “家和小区两起,花园小区一起,联合视频和目击,我们可以大胆猜测犯罪嫌疑人或许就住在家和小区。”潘向前分析道,我和江然发查过一住户,有疑点,只不过,人数对不上。”


    “再查,重点放在家和小区。”秦思赴说。


    “嗯,为了不打草惊蛇,我们可以跟社区商量,借小区清理楼道之名排查可疑对象。”潘向前说,“家和小区9幢502几个年轻人可以再细查一下。”


    “好,我们知道了,你赶紧送老刘回趟老家。”找到突破口后,秦思赴准备召集郝山和夏雨乐商议下步方案。


    “爷爷,您可真厉害!”江然发是发自内心地想夸夸老刘。


    老刘刚刚还得意着,须臾间又犟了起来:“小伙子,别乱认亲,你还是喊我老刘吧!”


    “这?我跟着潘哥叫。”江然发被噎得一时语塞。


    “你又不是小潘。”老刘突然犯起了倔脾气。


    老伴见状,佯装重重地拍了一下老刘肩膀:“你这老头子,作吧你就,亏得人家孩子愿意陪你回老家。”她转头慈爱地跟江然发说,“好孩子,你喊奶奶,奶奶乐意。”


    江然发嘚瑟得看了老刘一眼,“还是奶奶疼我。”


    潘向前被江然发和老刘这么一插科打诨,也是苦笑不得。


    另一边,秦思赴紧急制定侦破方案,同时联系社区第一时间开展家和小区的楼道卫生检查,以便确认手背纹身之人,同时还要找到花园小区被撞的那位大妈。


    “阿松,你有没有发现,小区里今天动静有点大,我怎么总有不好的预感,那天警察上门来录入信息,小强这么一紧张,我担心他们会起疑心。”一名瘦个子长着一张精明脸,眼神透着不安。


    “阿莱,我看是你想多了,你看过了这么些天,警察不也没查到吗?而且,那天小强确实是中暑了,没露馅。小禹手上有纹身,我进里屋拿身份证时,就让他躲起来了。”阿松宽慰道,“你是不知道,我们小区有个老头爱囤垃圾,大家都头疼呢,借卫生整治让老头别囤垃圾也是正常的。”


    “但愿我们能安然过了这一坎。”阿菜猛吸了一口手中的烟,恶狠狠道,“逼得真紧!”


    几个人都没吭声,这些年工作也是高不成低不就,一心想自己当老板吧,没个能力也怕苦。


    几个人一边啃老一边想着发财梦,兜比脸还干净的他们还爱充钱玩游戏。跟着社会上一些混子瞎晃荡,阿莱和小禹还痴迷上了打赏女主播,滤镜后女主播的高颜值和甜美声音,把两人迷得五迷三道的。于是他们歪心思一动,挺而走险,动员阿松带他们来山区小镇捞一笔。


    “不行,过两天元旦节,警方会查得更严,我们今晚就走,这两天看似平静,说不定暗藏危机。”阿莱下定了决心。


    “行,都听你的,家里还留着一辆皮卡车,只是好久没开,我要去修车店检查一下,再加些油。”阿松说。


    “对,我们最好开车离开,现在无论坐什么交通工具都是实名制,不安全。”阿莱安排好离开路线,准备趁夜色出发离开溪头镇往泉城方向走。


    就在大家各自收拾东西时,传来了“叩叩叩”的敲门声。


    门外,夏雨乐和凌晨穿着志愿者的红马甲,以社区工作人员的身份上门要求业主参与楼道卫生清扫。


    隔着门问明来意后,阿松放心地开了门。


    “我们溪头镇现在要创建省级卫生强镇,需要大家积极配合,把我们小区的卫生搞好。希望你能参与我们社区组织的楼道清扫以及小区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夏雨乐笑容甜美。


    “呃,晚点参加可以吗?我现在有几个朋友在,也不好不管他们。”阿松故作为难。


    “哦,没事没事,你要是忙,不参加清扫也没关系,只不过我们这里正好有份创卫倡议折页宣传单,需要大家签字,越多人签越好,你也可以邀请你的朋友一起来签。”夏雨乐诚恳地眼神让阿松不忍拒绝。


    阿松见是社区工作人员,就喊出了几位同伴,阿莱警惕地看了夏雨乐和郝山一眼,见是生面孔,也没什么破绽,随手写上了一个假名,其他几位同伴见状,瞬间明白,也随意签了名。


    轮到一位长得白净的小伙时,他的手背上赫然露出一道字母的纹身,只不过冬天衣袖遮掩,无法看清具体字样,但就露出的半截纹身判断,应该就是字母YU。


    夏雨乐和郝山心中一紧,不动声色地收拾好折页宣传单,迅速离开。


    “好端端地搞什么卫生?”长得白净的小伙嗤之以鼻。


    “小禹,别管那么多,我们晚上就走,他们要求什么,只要不是过份的事,照做就是,以免节外生枝。”阿莱有些警惕。


    几个人朝窗外看去,小区里果然有不少人在打扫卫生。


    “没事,我们不要自己吓自己。”阿松看了看湛蓝的天空,暂时松了一口气,希望这一天快点过去,好趁夜幕赶紧离开溪头镇。


    而在云朵自然村旧址上,老刘站在原来的村口位置,眼神复杂,他望着眼前的一山一水一土一木,思绪飘进了在老村的旧时光。


    那时,村里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村里的孩子就跟亲兄弟姐妹们一样,大家一起玩着泥巴捉着迷藏长大。后来,为了生计走山路去村外赚钱。再后来,为了孩子读书,离家越来越远越来越久。


    “你知道我们村为啥叫云朵村吗?”老刘开口,不等潘向前回应,他接着道,“那是因为站在我们村的山头,能看到各种形状的云朵,就像从头顶飘过,触手就能抓到一样。”


    老刘打开话匣子,自顾自娓娓道来。


    “但是,只要是暴雨天,我们都很担心,山体滑坡太可怕了,顷刻就能压断碗口粗的树木,甚至吞没临山脚的房屋。小时候我们的父辈常常带着我们往旱地跑,或往外村转移,过后再回村收拾一片狼藉。我们村子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也闭塞。后来,村里的人大多外出打工,就只剩下年纪大的人了。


    云朵作为溪头镇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之一,搬迁是必然。


    政府想到了我们,为了村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给我们在季山村安置了新的房子。


    唉,只是我一时融入不了新的地方……我就想着,什么时候再回老家看看,又怕别人觉得,一个地质灾害点有啥好看的?这些年,原来相熟的老伙计,走的走,散的散,我这心里呀,空落落的,跟自己较劲着呢!”


    潘向前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聆听,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陪伴。此刻,神情落寞的老刘,最需要的就是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