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这边这两天确实有不少的瓷片

作品:《重返03,从拆迁区开始逆袭

    “滴滴滴滴、滴滴滴滴!”


    当金属探测器扫描到常顺跟前所在的这处渣土堆的一处位置时,机器有了信号。


    随后,这名寻宝人又晃动了几下机器,确定了土里物件所在的大概位置,他拿着小洋镐开始扒拉起了泥土层。


    一边扒拉、一边用机器感应,最后又用上了定位棒,一枚铜钱被其找了出来。


    刮开面上的泥土,是枚“乾隆通宝”。


    这人很快把它放到了腰间的一个小包里,又拿起了机器,继续在土层里面扫荡起来。


    今天是6月22号,现在是早上7点左右。


    就在昨天中午,田斌打了电话,说之前认识的J X市的一位朋友说他们那边的某城区拆迁,有一条瓷器街,当年是专门售卖瓷器的。


    这几天施工,挖机挖起来的泥土,里面有很多的瓷片,这些渣土被倒在了郊区的渣土场。


    并且他的那位朋友还发了地址坐标,附带的也有瓷片的相关照片。


    在知道这个信息后,田斌就约上了他,两人在昨天下午就开车一起来到了这边。


    他俩是吃过早饭刚到的渣土场。


    从渣土上面布满的脚印以及之前过来时看见的那些三轮车、三轮车上装着的一些废铁等情况看,昨晚在土场加班的人不少。


    另外也有早上跟他俩一样才过来的人。


    这些人不论是捡铁的还是用机器探测的,有二十多个。


    当然,肯定也有人半夜或者天亮之后离开了。


    从这种情况推断,寻宝、捡铁之人的规模必然不小。


    现在跟十几二十年前不一样,那时渣土场寻找财运的人并不多。


    而目前,但凡有个土场,都会聚集很多的人。


    不过还好,常顺来的时候,发现那些捡铁的人,他们三轮车上除了铁,并没有看见瓷片。


    而那些探测寻宝的人,可能是只顾着扫荡金属类物品了,也没怎么捡瓷片。


    所以泥土里面的瓷片,看上去还是有一些的。


    现在拿着机器扫荡的人,有5人,他们的年龄在20多岁到40多岁之间。


    土场的面积很大,规模有曾经在沪市那边,那些大土场的规模大。


    之所以这样大,常顺看过,这里是老土场,好几年前的渣土都倒在了这里。


    并且不仅仅只是拆迁区的渣土,还有一些修路倒过来的渣土。


    昨晚倒过来土不少,渣土车推平了一些,但还有大量的土堆并没有被推平。


    刚才探测寻宝的这人,年龄35岁左右,戴着口罩,还好他没有用蓝牙耳机,不然就算机器发出响声,别人也听不见。


    当然,在这种场合,哪怕听不见,人多了也会有人看见。


    过了不久,对方机器的声音又传了出来,还是这处渣土堆。


    这次的信号,要更加强烈、稳定一些。


    从对方晃动探盘的幅度,感应的范围判断,下面肯定不是铜钱,而是一件体积更大的物品。


    虽然很久不用机器了,但常顺的经验还是有的,他对探测器太熟悉了。


    果然,只用了不到两分钟的时间,这人就把物品找了出来,是一个大铜钱——咸丰重宝當五十。


    “你这可以啊,中午可以加鸡腿了!”


    在这人把铜钱放到腰包里面时,常顺笑着对他说道。


    “是可以加鸡腿,我的目标是想去二楼,希望一会儿还有好运,能够再探到这样的大钱!”


    那人笑着回道。


    “以前没看见你来过这里,你是做什么的?”


    忽然间,对方警惕了起来。


    “我的一个朋友听你们这边的人说渣土里面有不少的瓷片,我们就一起来到了这里,准备捡一些带回去。”


    他也没有隐瞒。


    其实还有一点,常顺过来是凑热闹、提升一下自己的阅历与经历的。


    “这样吗?


    这边这两天确实有不少的瓷片。”


    那人听了他的解释,也相信了。


    “你玩探测多久了?”


    他继续跟对方闲聊。


    “也就两三年的时间,以前不知道还有这一行,后来不是科技发达了吗?


    刷视频看见有人买这样的机器,就试着买了一个业余玩。


    这次刚好老街道拆迁,想着渣土里面应该有东西,就拿过来碰碰运气。”


    两三年,那也算是老玩家了。


    “以前呢,你的运气怎样?有没有遇到啥大货?”


    常顺又问他。


    “我没有!不过我的同行有,他们遇到了大货、特别是价值大的文物,都捐给国家了。


    不跟你聊了!我要忙了,现在是黄金时间,我要多探测、多挖坑、多找几样东西!”


    说罢,他拿起机器继续探测扫荡了起来。


    说捐给国家,也是最好的说法,但凡大货,最终都会流向国家,这是必然。


    常顺也没再继续打扰他。


    对于他跟田斌来说,他俩手里是没有高科技的。


    而没有高科技,基本上找不到那些埋藏在土里的古钱币、金属类杂件。


    除非量大,土里随处可见。


    两人之所以不用机器,也是考虑到现实的复杂情况…………


    他们现在去户外的渣土场转转,能捡点东西就捡点,捡不到也没啥。


    毕竟捡东西承担的风险最小,没有人规定不让别人捡东西的。


    况且要是真的遇到了价值大的物品,两人肯定也会捐赠。


    没有继续聊天,他在土堆的面上挨着查看了起来。


    就是刚刚的这堆土,等他把面上露出来的可以要的瓷片捡起来,也有两三斤重。


    其中有6块比较好的。


    这6块瓷片,两个有字,其它4片是人物、动物的图案以及一个高足杯。


    两个有字的瓷片,都是碗底,一个是“福”字、另外一片是“寿”字。


    人物、动物图案、高足杯瓷片——一个盘子底、两个碗上的瓷片,以及青花高足杯。


    盘子底,画的是花鸟。


    两个碗上的瓷片,都不是碗底,而是碗的侧边部分,一个画着的图案是童子,另外一个是仕女。


    高足杯,残缺的比较厉害,图案很抽象。


    这些瓷片,以清朝时期的为主,也有少量明朝时期的。


    可能是挖的深度还不够,要是再深一些,明朝时期的会更多。


    土堆里面其实也有古砖块,这处渣土堆,露出来的砖块不多,就三四块。


    他用小洋镐挖出来检查过,都是素面没有图案、文字的。


    其它的土堆还有古砖,相信只要他仔细寻找,查看,肯定会遇到那种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