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你这样说生意就谈不成了

作品:《重返03,从拆迁区开始逆袭

    “老板,你这国产鹰眼是啥意思?我没看明白,是这块石头吗?我看这石头跟鹰眼也没关系啊,它看着就是一块普通的鹅卵石!”


    离开刚才的地摊,常顺往旁边摊位逛去时,一道声音传了过来。


    说话之人,也是一名顾客,年龄40多岁,戴着一双墨镜。


    听到这话,常顺看向了旁边的地摊,只见一块硬纸壳上写着:


    “国产鹰眼、可售卖,价格2600元。


    也可抵价置换同等价值的古钱币、瓷器、玉石、铜器等。”


    其实在听到戴墨镜的男人问话时,常顺已经明白是啥意思了。


    所谓的国产鹰眼,说的是金属探测器。


    真正的鹰眼探测器,是进口的,价格都在一万五千多块钱以上。


    “石头跟鹰眼当然没有关系了,我这里指的是一种探测金属的机器。”


    老板看了对方一眼,然后说道。


    “探测金属的机器?”


    顾客还是不明白。


    或许他以前没有刷到过用探测器户外寻宝的视频。


    这年头不知道这类信息的人还是占了绝大多数。


    “你自己用手机搜索一下金属探测器就明白了!或者直接搜索国产鹰眼探测器!”


    摊主又对他说道。


    “这样啊!那我了解一下看看!”


    说着,他拿出手机操作了起来。


    常顺在听两人谈话时,他也看向了地摊上摆放出来的一些物件。


    这些地摊,大多以铜钱、铜元,铜镜、其它铜杂件、银饰品等金属类物品为主。


    也有少量的瓷器、瓷片、琉璃制品、陶制品、陶瓷制品、石头制品、牙骨制品等非金属类物品。


    看了会儿,他发现摊位上有几颗老琉璃珠子,其中一颗一看年份就很早,是战汉时期的“蜻蜓眼”。


    这颗珠子直径约7毫米左右,不规则,表面以黑白两色为主,有点像天珠。


    “老板,你说的国产鹰眼,那探测器带过来了没?”


    常顺看着珠子时,戴墨镜的人又跟那边的地摊摊主闲聊。


    “当然带过来了,你如果想要,我可以拿出来,不要那就别耽误彼此的时间。”


    老板回了一句。


    “能说说是哪一款吗?花了多少钱买的,用了多久?”


    那人又问。


    “是…………,原价5000左右,使用了大概一年零两个月,八五成新,还能至少使用两到三年。”


    老板再次回话道。


    “你说我要是买了,可以作为业余爱好在沪市周边寻宝吗?”


    40多岁的男人又问。


    “当然可以,只要你不去不该去的地方,比如说文物保护区,另外探测到了价值大的东西记得上交。


    不过沪市这边现在基本上已经没人用机器探测,去渣土场捡东西的人有,你真想业余玩玩,可以去周边其它的城市!”


    那位摊主建议道。


    “还要上交?上交有好处吗?”


    顾客又问。


    “有好处啊!荣誉证书以及500块钱的奖金。”


    ………………


    两人聊了一会儿,常顺一直听着。


    不是他想听,而是离得近,说话声自然而然的传到了耳朵里。


    最终戴眼镜的男人并没有买金属探测器,他说不买旧的,要买就买一个新的玩。


    对方也算是长了见识。


    没买机器,但还是照顾了生意,买了几枚铜钱、几枚铜元。


    “这颗珠子多少钱?”


    常顺在地摊前整体看了一遍,其它的那些东西并不准备购买,就问价道。


    “2000!这是汉朝时期的蜻蜓眼。”


    摊主说了价格。


    “它的颜色不是很好看,个头也有点小了,800块钱!能要我就买下来。”


    他还价道。


    “你这砍的也太狠了,1500块,能要你就拿去!”


    “1500不要,最多900,我说了,这颗珠子个头有点小了,颜色也不是很好看!”


    “那我再拿一颗大的你看看!”


    摊主说着,打开了他旁边的一个木箱,从箱子里面又拿出来一个专门装珠子的小盒子。


    在里面找了一会儿,找出一颗直径1.5公分左右的珠子放到了他的跟前。


    “这颗珠子够大了吧!你看看能出多少钱?”


    常顺把它拿到手里看了看,这珠子跟先前那颗不一样,虽然也是“蜻蜓眼”,但这颗材质确是瓷的,并非琉璃,而且年份也不是汉朝时期,是清朝时期。


    “够大是够大,但这颗我只能出200!它的年份很近,另外跟琉璃珠不一样!”


    看过之后,他说价道。


    200是正常价格,他没有故意压价。


    其实“蜻蜓眼”这类瓷珠子,没有琉璃的好,琉璃珠,在光线的映衬下,看上去更加的好看。


    以前他看别人用手机灯光照射对比过,琉璃的比瓷的好。


    所以它们的价格差别还是很大的。


    “200有些低了,虽然是瓷的,但毕竟是老的,也很好看,况且珠子也大。


    这样的珠子,我以前都是卖的300,之前的那颗就按你说的900,一共1200,能要你就拿去,不行那就算了。”


    摊主考虑了一会儿,再次说道。


    “瓷珠子300我不要,那颗琉璃的我可以要!”


    想了想,他打算只把汉朝时期的“蜻蜓眼”珠子买下来。


    “单买那一颗,900不卖,最低1000!”


    老板想了想,然后说道。


    “那算了!你这样说生意就谈不成了!”


    常顺只是惜缘随缘的购买东西,珠子他并非非买不可。


    既然谈不好价,那就不买。


    天下东西太多,总不能看见了,觉得特别就一定要买下来。


    他自己买的东西已经够多了,买回去无非也是找个地方放起来。


    这样的小物件,时间长了,说不定啥时候就放忘记了或者丢失了。


    站起身,他又往旁边的摊位走去。


    “我再少50,你给1150,两颗都拿去!”


    见他真的要走,摊主又主动让了50块钱的价格。


    “行吧!那就1150。”


    既然对方再次让了价,常顺也就借坡下驴同意了。


    扫码付了钱,两人完成交易,他去了另外一处地摊。


    此时之前听见的那两位谈论哪处摊位是售卖真品、哪处摊位是售卖假货的那两个人已经选好了想要的东西。


    他们买的有一个铜印章、几枚铜钱、几个铜砝码以及一个由铜钱编制而成的铜钱剑。


    常顺看过,东西确实都是真的。


    那两人买完东西就离开了。


    把剩下的连在一起的几处摊位都看了一遍,从这几处摊位,他又买到了两个小瓷人、一个骨头材质的棋子。


    小瓷人依然是清朝时期的童子,这类型的物件,他自己遇到基本上都买了下来。


    骨头材质的棋子,民国时期,是一个“仕”,材质应该是象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