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特别的东西!啥东西?

作品:《重返03,从拆迁区开始逆袭

    马师傅的主要是一些青砖砖块,另外还有几块从老房子上面弄到的木雕木刻。


    砖块是一个类型,为明朝时期官府定制砖,面上刻着的都是文字。


    文字内容有生产方、也有使用方。


    这样制作的砖块比较严谨,能够保证质量。


    或许对于古代的人来说,如果出现了质量问题,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追责。


    这些砖完整的有14块,还有31块残缺的。


    木雕木刻有5块,雕刻的有人物故事,也有花卉。


    其中一件比较好的是“八仙人物”。


    古代的木雕,关于八仙的题材很多。


    他也看过木头的材质,是一般的木料,并非金丝楠木、紫檀、黄花梨那样的名贵木材。


    马师傅需要看大门,平时跟随挖机扫荡或者挖老房子墙脚的时间最少,所以他弄到的品种并不多。


    这也是他在一户搬迁户家老宅发现的,挖机拆除时,他专门跑了一趟,从墙面上抢救性的找了这些回来。


    多少历史建筑老房子,曾经的名门大宅,都毁于拆迁、重建。


    当然,这也是大势所趋、没办法的事情。


    再好的老房子也经不起岁月的洗礼,再优秀的人也会老去。


    “常老板,这些砖块应该很少见吧,你看看能出啥价?”


    看完,马师傅问他道。


    “说不上少见多见,这种属于定制、专用,说实话,我买了以后也会捐几块给相关单位!


    不过我也不压你的价格,这些完整的、不完整的,带上那5块木雕木刻,一共给你3000块钱。”


    就目前的收藏行情,普通的文字砖,也就这价。


    当然,如果是那种精美图案砖,价格很高。


    不过沪市这种地方,基本上没有那样特别值钱的品种。


    “行!那就按你说的,3000块钱。”


    马师傅想了想,点了点头。


    两人谈好价,他又看起了王师傅的东西,有:


    一些铜钱、铜元,一些老琉璃珠子、一些铜杂件,其它的非金属杂件等。


    铜钱、铜元有15斤左右,没有出窖藏,不然不会只有这些。


    老琉璃珠子不算少,大小有53枚。


    其中有两枚不常见。


    之所以说不常见,是因为它们一眼看上去就跟其它的珠子完全不一样。


    这两颗珠子,一颗表面犹如孔雀羽毛,十分的美观。


    另外一颗,有点像算盘的珠子,咖啡色,里面有众多大小不同的气泡。


    珠子的年份应该都是清朝时期,那颗表面似孔雀羽毛的像是模仿高古的“蜻蜓眼”工艺。


    这两颗一眼看上去就很好的珠子,任意一颗都可以作为一串珠串或者一串装饰品的“主珠”。


    铜杂件、非金属杂件主要是一些生活用品。


    里面比较好的有一枚纪念章。


    纪念章是“抗日救国、忠勇杀敌”章。


    它的材质是铜的、圆形,蓝底白边,上面部分是“抗日”二字伴青天白日徽,中间是“忠勇杀敌”四个大的繁体字,下部正中是一幅黄色的地图。


    地摊里有一只红色的手紧握着枪,写有“救国”二字。


    这些杂七杂八的物品,常顺挨着查看了一遍,发现里面比较好一点的有两枚咸丰重宝當五十、那两颗老琉璃珠以及那枚纪念章。


    看完,常顺跟王师傅商量了价格:


    铜钱、铜元,4600元。


    53枚老琉璃珠子,2000元。


    其它铜杂件、非金属物品,2600元。


    购买这些,他是能打包就打包,挑选几件物品的价格跟把所有东西都买下来的价格是差不多的。


    那两颗比较特别的琉璃珠,他也是当做普通珠子谈论的价格。


    人家都不单独提出来,他自己当然不会画蛇添足的自抬价格。


    “王师傅,你这次没有弄到银元吗?”


    扫码付了钱,拿着那些钱币往三轮车上放时,他顺带着问了一句。


    “弄到了几块,不过被我们老板买走了。”


    对方笑着回道。


    “这样啊!那就以后弄到了再说,魏师傅,我再看看你的东西!”


    随后,他开始看了起来。


    魏师傅、王师傅空闲时间都会去挖老房子的墙脚,所以他们拿出来的物件种类差不多都是一样的。


    有一些铜钱铜元、一些琉璃珠子、一些铜杂件、非金属杂件、一个大银镯。


    没有看见银元,也是被他们的老板买走了。


    当然,魏师傅拿出来的也有不同的东西,比如说他挖到了22个瓷人,其中完好的有7个。


    两人虽然都是在老房子里面挖,但位置并不一样。


    位置不同,挖到的物品有些差异也不奇怪。


    这些铜钱铜元有近20斤,里面没有咸丰五十那样的大钱,不过有一枚咸丰當十钱、三摞清朝时期的筒子钱。


    琉璃珠子不多,一共只有8颗,比较普通。


    铜杂件、非金属杂件里面有一个骨头制作的扳指看上去比较好。


    这个扳指颜色黄褐色,很厚实,应该是虎骨制作。


    骨头材质跟他曾经看到的虎骨珠串很像。


    大银镯子还是那种比较多的麻花镯,重量有近60克。


    22个瓷人,7个完好的,里面有两个特别精致。


    一个是带着斗笠的清兵形象瓷人,另外一个是仕女瓷人。


    这两个都是彩瓷的,瓷很细,人物形象、表情制作的活灵活现,十分传神。


    看好之后他俩也商量了价格:


    铜钱铜元,4000元。


    8颗琉璃珠子,300元。


    铜杂件、非金属杂件,800元。


    虎骨扳指他也是当做普通的骨头扳指购买的,魏师傅可不懂得骨头。


    一个大银镯,500元。


    瓷人,3000元。


    “常老板,我这里还有一样特别的东西,原本打算留着的,但我缺钱,还是卖了算了。”


    当常顺扫码付了钱,把东西都放到车子上面,魏师傅突然间对他说了一句。


    “特别的东西!啥东西?”


    他瞬间好奇起来。


    “是这个!”


    说着,魏师傅把他挂着的钥匙扣解开,拿到了他的面前。


    钥匙扣上除了三把钥匙,挂着的还有一个泛着金光的小秤砣。


    这个秤砣只有半颗莲子大小,形状馒头形。


    它被一根细铁丝绑在钥匙扣上,魏师傅把它取出来递给了他。


    常顺接到手里看了起来。


    秤砣的材质是鎏金,馒头样式一般是汉代或者之前的形状。


    不过它明显没有那么早的年头。


    是明朝或者清朝时期的可能性更大。


    秤砣的底部有一个图案,像是老虎。


    它应该是古代的某位有钱人制作的饰品,也或许就是一枚印章。


    秤砣在古代叫做权,制作成这样,象征意义更大,以期望获得权利。


    “这么小的秤砣是不是很特别?”


    见他看了一会儿,魏师傅道。


    “没啥特别的,地摊上经常都能遇到,只能说你见识有限,你说说价格。”


    常顺自然不会顺着对方的话说,那样不利于还价。


    “5000块钱!它的面上好像是鎏金!再说好东西不分大小。”


    虽然听了他说的话,但对方依然有点狮子大开口。


    “别说鎏金了,纯金也值不了5000。再说现在的行情没有以前好。


    给你2000,能卖我就拿走,不行就算了,别人出不到我说的价。”


    他说的很干脆。


    魏师傅犹豫了起来。


    “再加200!行就拿去,不行我还是留着。”


    “那行,我给你加200。”


    只是加200,这个倒是无所谓。


    付了钱,接下来马师傅帮忙联系了一辆货车,常顺让人把购买的石器、瓷片、砖块等物品送到了他专门用来存放东西的那个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