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绝对不会是下套、下笼子之类!

作品:《重返03,从拆迁区开始逆袭

    从赌石店铺离开,时间差不多已经到了中午。


    五人就向着出口走去。


    路过一处杂货地摊,这里围了很多人。


    此时说话的是一名40岁左右、微胖、头发盘着,还算漂亮的女人。


    女人的旁边有一个少年,看着很稚嫩,十四五岁,初中生的年龄。


    “我之前没看出来他是小孩子,再说不就一个银镯子吗?我摊位上很多,你随便挑一个拿回去就行了!”


    摊主,一名年龄同样40岁左右的男人,听了女人的话,随口回道。


    这人还算不错,没有否认少年卖了东西给他。


    “说的轻巧,我那镯子是我妈留给我的,是一个念想!其它的镯子能跟那个相比吗?我就要我之前的那个镯子。”


    女人又说道,显得很气愤。


    对于很多人来说,那些有特殊意义的物品,哪怕很普通,本身的价值不大,但也不是其它东西能够代替的。


    这很正常,常顺自己就有类似的物件。


    比如说小时候父亲送给他的玩具,是手工自己制作的、不值钱,但那是他童年美好的回忆。


    “你这样说就是为难人,那个镯子我已经卖出去!你家小孩是半个月之前卖给我的!你现在才找过来,我也没办法!”


    摊主摊了摊手,看他样子,东西确实卖了出去。


    “老板,你卖给谁了?是熟悉的人吗?要是熟悉,再把它买回来不就行了吗?”


    围观看热闹的人中,有人听了二人的言语,顺便说道。


    “不熟悉!你们也知道,这里是国际大都市,虽然有一些常客,但更多的人,却是来自五湖四海其它的地方。”


    摊主有些无奈。


    “那就不好办了!要不这样,你先从他的摊位上挑选一个镯子,等上一段时间,要是老板遇到了买镯子的那个人,刚好又能把镯子买回来,你们再交换怎样?”


    问话的那人又对女人说道。


    “也行,不过我不能只拿一个镯子,为了给他增加点压力,我还要另外再拿一样东西!”


    女人想了想,同意了这个提议。


    “你呢,觉得怎样?”


    问话那人很热情,又对摊主说道。


    “那好吧!”


    可能是怕不同意女人真的会报警,那样很麻烦,老板就答应了。


    接下来,这名40岁左右的女人就挑选了一个银手镯,另外又拿了一个铜香炉。


    香炉是“宣德炉”,不过只是一个仿品。


    “留个电话,要是把我的镯子找到了,你的这两样东西我就还给你。


    要是半年还没找到,我还要在你的摊位上拿一件东西,这事才能过去。”


    准备离开时,女人又说道。


    “那就先留个电话!”


    地摊老板说完,把他的号码说了出来。


    女人拿出手机打了过去,两人互相进行了保存。


    随后女人跟少年就离开了。


    “翟老板,你不会是被这女人跟那个小孩下了套子吧?”


    等那对母子走远,其中一名看热闹的人笑着说道。


    “怎么可能,要是那样,她就不会留电话!另外从对方的表情就能够看出来,再说谁愿意浪费这个时间!”


    摊主道。


    “绝对不会是下套、下笼子之类!整个过程,那女的表情很自然。”


    又有人说道。


    “是啊!不过翟老板,你还是要祈祷那个买了镯子的人还会过来,不然对你来说,偷鸡不成蚀把米,人家说了,以后还会过来选一样东西!”


    “占小便宜吃大亏,看来以后小孩子的东西不能买!”


    ………………


    听着大家的谈论,常顺也想了很多。


    一些没有管教好的,或者说因为一些原因,偷家里东西拿出去售卖的少年,虽然很少,但并不是没有。


    之前在虹乔古玩市扬搞交流会,遇见、后来又认识的那个名字叫做温馨的女孩,就偷他爸的东西。


    不过她的情况又不一样,她成年了。


    如果没成年,常顺应该不会买她的东西。


    所以说为了避免麻烦,最好还是少买或者说干脆不要买那些小孩的物品。


    不要以为买了就没事,像这种有明确摊位或者店铺的人,事后带着家长找上门,一找一个准。


    没有热闹看,加上到了中午,很快摊位前的人都散了。


    常顺看了看这处杂货地摊,发现上面有两本书以及一本菜单很有特色。


    书都是七十年代的。


    一本上面写的是“京城某某地区果品干菜物价。”


    另外一本,写的是“京城某某地区土产、烟麻、废旧物资物价。”


    他随便翻看了一下,里面很多食物、土特产、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的单价,都是以元、角、分论价。


    烟,几分钱一包到几毛钱一包的居多。


    酒,也就几毛钱到一两块钱一斤。


    茅台的价格,只要8块钱一瓶。


    菜单是京城某国营饭店的菜单。


    常顺又简单翻看了一下上面的菜价:


    铁扒整鸡,5块钱。


    牛肉,2块钱一盘。


    炒肉丝,1.1元一盘。


    卤蹄筋,2.2元一盘。


    炖排骨,0.75元一盘。


    苹果,3元5个。


    ………………


    菜单上面还有宴席,规格为45元、50元、55元三种样式。


    这本菜单,年份同样较早,应该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看见的这三本“旧书”,比较有参考价值。


    跟老板商量了下,他花了20块钱,把它们买了下来。


    “阿顺!你在外面收东西多,遇到过刚才那样的情况没,就是有没有小孩子想卖东西给你?”


    离开地摊继续往前走时,五爷爷有些好奇。


    “没有,我遇到的是成年人!以前我就听别人说到过,小孩子的东西不要买。”


    他笑着回道。


    “不买是对的!尤其是那种价值大的物品!小孩没有赚钱的能力,他们手里要是有值钱的东西,很可能来路有问题!”


    爷爷说道。


    “是啊!不能为了贪图一点小便宜给自己惹麻烦!”


    外公也跟着说道。


    “我心里有数!你们放心好了!”


    他又笑了笑。


    几人聊着,就出了潘家园。


    在附近找了一处饭馆,他们走了进去。


    上午买的有老酒,等菜端上桌后,他就打开了一瓶。


    虽然度数比较高,但毕竟放了那么多年,喝起来相对较平和。


    比茅台口感差了些,但又是另外一种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