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不用比了,哥是最厉害的!

作品:《重返03,从拆迁区开始逆袭

    味道儿在水里扩散需要一定的时间。


    当然,也有刚好选定的地方正好就有鱼的情况。


    常顺的运气不错,就属于后者。


    等了不久,大概一分多钟,浮漂动了起来。


    动的幅度很大,几秒过后,浮子几乎平到了水平面。


    这状况,他知道鱼已经吞钩。


    瞅准时机,常顺把鱼竿往上提起。


    随着他的动作,绑在竿前的鱼线绷的很直,竿头弯曲,一条鱼在水里拽着线拼命的游动着。


    鱼不是太大,大概一两的样子。


    常顺稍微加大了点力度,它就被提了起来。


    收缩鱼竿,鱼到了跟前。


    “哥!你刚来就钓到鱼了!”


    站在不远处的常静看见了这边的情况,对着他喊了一声。


    转过头,他对她笑了笑。


    “怎样?我这钓鱼的技术还行吧!”


    把鱼取下丢进带过来的塑料水桶时,常顺又笑着对宋芫说道。


    “嗯!”


    她微笑了下。


    “你要不要试试?”


    重新把鱼钩装上饵料丢进了水里,常顺问了一句。


    “我先看你钓一会儿!”


    这样说,他继续钓了起来。


    或许鱼是一群一群的,接下来,他一连又钓了9条。


    同样都是鲫鱼。


    个头也都差不多,都是一两左右。


    等这波鱼群钓完,进入了短暂的“静默期”。


    期间聊天,常顺把钓鱼的方法技巧也告诉了宋芫:


    在钓鱼时,除了第一杆那种浮漂平行水平面要及时提竿,相对的还有浮子沉入水底后也要迅速起竿。


    这期间,他看见父亲、蒋宏成也都钓到了鱼。


    蒋宏成钓鱼技术怎样,他不清楚。


    但父亲的技术,他还是知道的——比较好。


    看着父亲钓鱼,常顺的脑海中不由得又记起了小时候跟着他一起去村子附近的一处小池塘钓鱼时的情形。


    记得那次钓鱼,父亲在钓一条四五斤重的大草鱼时,竹子鱼竿的竿头被扯断了。


    因为池塘不大,后来跟着浮子找,最后下水把鱼逮了起来。


    那时他大概六七岁,记忆很深刻。


    等了几分钟,常顺换了三次饵料,并且时不时的按照他的钓鱼方式微微提动鱼竿,让鱼钩上的饵料尽可能的被水里的鱼发现。


    所以又有了鱼过来觅食。


    这次浮漂晃动的依然很厉害,不过当他把鱼钓起来后,发现是一条麦穗鱼。


    另外让他感觉诧异的是,鱼被钩挂住的位置不是在嘴巴上,而是在肚子上。


    “这样也能钓到鱼吗?”


    宋芫看见这种情形,同样有些意外。


    “这不是正儿八经钓到的,而是在钓之前的另外一条吃鱼钩的鱼时,顺便挂起来的!”


    常顺解释道。


    “那它不是很倒霉?”


    “它确实挺倒霉的,连鱼钩上的食物都没有尝到。不过钓鱼的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常顺说的很客观。


    水里的鱼,要是游动起来,往往不止一条,在起竿时,鱼钩挂到鱼并不稀奇。


    甚至有一些人就是专门采用无漂挂鱼的方式进行钓鱼。


    取下鱼扔进桶里,装上饵料,他继续钓了起来。


    可能是来了麦穗鱼的原因,这会儿他时不时的空杆。


    看着明显是“平漂”、“沉漂”,有很大把握能扯起鱼,但事实是他并没有钓到鱼。


    麦穗鱼这种鱼,个头小,嘴小脑袋小,假动作多,让他感觉很郁闷。


    钓鱼的人都很讨厌这种鱼。


    不过这鱼吃钩还是很猛烈的,能让浮漂大幅度剧烈晃动。


    只是单纯娱乐的话,钓这鱼很有意思。


    钓了会儿,常顺就把鱼竿递给了宋芫,让她体验了一会儿钓鱼的快乐。


    就这样钓了一段时间,直到常书鸣饿醒,宋芫才起身离开。


    期间她也钓到了三条小鱼。


    鱼虽小,但把鱼扯到岸上时的那种愉悦心情并不弱。


    “哥!是不是可以起网看看了?”


    一个小时的时间在钓鱼中很快过去。


    常静走了过来,对之前下的渔网特别感兴趣。


    “你去喊一下你嫂子,我们一起收一个网子看看!”


    常顺看了看站在母亲旁边的宋芫,然后说道。


    此时那边已经忙完,常书鸣吃饱了奶水也不再哭闹。


    这样说,常静就走了过去。


    常顺把鱼竿提起来收好,也向着那边走去。


    当经过之前下的渔网(小号地笼子)时,他看见网子在晃动,并且晃动的幅度不小。


    一些鸡内脏漂浮在了网子表面或者里面。


    网子晃动,不用说,里面必然有鱼。


    这处“地笼子”,是他跟父亲之间的一处。


    看着时,常静、宋芫、母亲抱着常书鸣都走到了跟前。


    “哥!你说里面有鱼吗?”


    常静看着他,又问了一句。


    宋芫、母亲也看向了他。


    “你们先观察一下网子。”


    他笑了笑,并没直接说有或者没有。


    “网子在动!我好像看见鱼了!”


    宋芫观察了片刻,然后说道。


    “我也看见了!”


    常静道。


    “阿顺!你还是直接收网吧!”


    母亲道。


    不再磨叽,他直接把之前插在河边田埂泥土上的木桩拔了起来,然后开始收线。


    收着时,很明显的抖动、沉重感。


    起过网子的人都明白,网里有鱼跟没有鱼是不一样的。


    “这么多?好大一条黄鳝啊!”


    当看见笼子里面的鱼虾,以及一条还在上蹦下跳、目测重量不小于半斤的鳝鱼时,宋芫惊讶道。


    “是啊!真多!这重量,恐怕有三四斤吧!”


    常静跟着说道。


    “晚上可以做一份油炸小鱼虾了!”


    母亲道。


    “还能抓到黄鳝吗?”


    宋芫又有些疑惑。


    “当然能,我为它们准备的大餐太诱惑!草丛里面的黄鳝肯定是闻到了香喷喷的“饭香”味儿,一时间没忍住,哪怕是白天,它们也钻了出来!”


    常顺笑着回道。


    “我去把桶拿过来!”


    常静说完,跑向了他钓鱼的位置。


    没过多久,她就把桶拿了来。


    “你不让我跟爸还有宏成比谁钓到的鱼更多了吗?”


    看着常静把自己用来装鱼的桶拿到了跟前,他笑着问她。


    “不用比了,哥是最厉害的!”


    这样说,他没再说啥,把网子底部系着的绳子解开,把里面的鱼都倒进了桶里。


    这些鱼,河虾估计有一斤,其它的小野鱼——麦穗鱼、大嘴鱼、小鲫鱼、黄颡鱼、泥鳅等,差不多有两斤。


    除了大黄鳝,还有两条小黄鳝。


    三条鳝鱼,应该也有一斤重。


    “阿顺!笼子还下到这边吗?”


    当他再次把网子里面填充了一些专门为鱼虾准备的大餐鸡内脏后,宋芫问道。


    “当然不下在这边了,要换个地方!这处草丛里面的鱼虾,估计大部分被抓完了。”


    说着,他提着网子向父亲钓鱼的方向走去。


    常静提着桶跟在了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