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天子驾临

作品:《人在大唐当纨绔,开局接了帝皇榜!

    “恭喜皇上!”


    “贺喜皇上!”


    听着百姓的议论,混在人群里的河西村村民,适时地亮开嗓门,说着早就背熟的话:


    “我还听说啊,这位商人为了挖出这龙骨,把祖祖辈辈攒下的家业全搭进去了!”


    “可不是嘛,听说花了足足八百万贯!”


    “我的天爷!我八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钱!”


    “这事儿做得是有点莽撞了,十几代的家底就这么败光了。”


    “你这话就不对了!这可是关乎整个大唐的大事!换做是我,倾家荡产也干!”


    “就是!能为大唐出份力,命都能豁出去,何况是些身外钱财?”


    百姓们听了,纷纷拍手叫好。


    这时,另外几个“托儿”又开口了:


    “记得去年不?有人给皇上献了个祥瑞宝贝,也是掏空了家底。皇上龙心大悦,赏了他双倍的钱财呢!”


    “真有这事儿?”


    “我也听说了!圣上英明,体恤咱们老百姓。”


    “那还只是个寻常宝贝,皇上就赏双倍。如今这可是龙骨!岂不是要翻倍地赏?”


    “当今陛下最是仁厚,肯定少不了恩典!”


    这样的场景,天天上演。


    没过几天,陈迎新安排的那些“托儿”都不用自己喊了,百姓们自发地就传开了。


    知道的人越来越多,传来传去,添油加醋,消息变得越发离奇。


    等船到了中原,已经变成:


    皇上金口玉言,不仅要加倍赔偿,还要封官赐爵!


    李承乾亲眼看着这一切发生,惊得目瞪口呆。


    他在担忧父皇震怒之余,猛地想起陈迎新说过的一句话:


    “最厉害的权柄,是人心;最锋利的武器,是悠悠众口!”


    以前李承乾不懂,看到眼前这阵势,他瞬间明白了。


    可明白之后,心里只剩下绝望。


    事情闹得这么大,越传越离谱,照这样下去,自己这个太子之位,怕是要保不住了!


    因为沿途百姓和官府“大力协助”,半个月后,船就顺顺当当地抵达了长安。


    这事在关中传得沸沸扬扬,长安城里反倒还没几个人知道。


    李承乾的船刚靠岸,就引起了轰动。


    那些看到“龙骨”的人,吓得腿一软瘫倒在地。


    李承乾定了定神,开始念那早已滚瓜烂熟的词儿:


    “在下乃一江南商贾……”


    百姓们一听,立刻有人飞跑着进城报信,更多的人则围上前来,好奇地张望。


    李承乾本打算找些大车把“龙骨”运进城。


    眼下这情形,完全用不着了。


    百姓们自告奋勇,争先恐后地上前抬起“龙骨”。


    就这样,一群人抬着那“龙骨”,浩浩荡荡地朝着皇宫方向走去。


    一路上,加入的人群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


    皇宫,御书房。


    李世民像往常一样批阅着奏章。


    他昨天收到了杜尘送来的书信。


    信上说陈迎新快回来了。


    李世民为此龙颜大悦了整日。


    就在这当口,民部尚书戴胄一路小跑着冲了进来,急吼吼地嚷道:


    “皇上,大事不好,出大事了!”


    李世民眉头一皱:


    “何事如此惊慌?”


    “陛下!”戴胄急得直跺脚,喘着粗气道,“长安城里……有人在运一条龙!”


    有人运一条龙?


    李世民先是一惊,眼睛瞪得溜圆,随即反应过来,板起脸训斥:


    “胡闹!这怎么可能!”


    “千真万确啊陛下!”戴胄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了,“臣方才亲眼去瞧了,真真是龙骨,足有十几丈长!”


    “眼下就在朱雀大街上,眼看就要往太极宫这边送来了!”


    看戴胄那副火烧眉毛的样子,李世民这才信了几分。


    “走,朕也去瞧瞧!”说着,他一把拉起戴胄就往外走。


    边走边问:“快说说,那龙……究竟是何模样?”


    戴胄心有余悸地回忆:“臣本打算回府,忽听街上人声鼎沸,闹哄哄一片。一时好奇,就挤进去瞧了瞧……”


    “好家伙,足有二三十号人抬着个庞然大物在街上走,阵仗大得很!臣就想看看到底是什么稀罕物……”


    “等看清了,差点没把魂吓飞!”


    回想起那景象,戴胄还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那是条十多丈长的龙骨啊!大得吓人!”


    “你当真看清了?确是龙?”李世民脚步越迈越快,恨不得一步就跨到那龙骨跟前。


    戴胄这人,在这种事上绝不会信口开河。再加上他亲眼所见,那多半……是真的龙!


    身为真龙天子,李世民心头猛地窜起一股热浪!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谁碰上过这等奇事?


    此等祥瑞,竟落在他大唐头上!


    这岂不是上天昭示,大唐将永享太平,国运昌隆?!


    李世民越想越激动,眼睛放光,整个人精神抖擞。


    戴胄斩钉截铁地回道:


    “陛下,千真万确!那龙骨的模样,跟古书上画的龙形分毫不差!”


    “关键是那骨头一看就年头久远,满是岁月的痕迹,怕是在土里埋了不知多少年头了!”


    李世民听得哈哈大笑,连声叫好:


    “好!好哇!此乃天大的吉兆!”


    戴胄也连连点头:


    “臣也是这么想!所以瞧了一眼,就马不停蹄地赶回来禀报陛下了!”


    “细想起来,咱大唐这些年蒸蒸日上,必定是得了这龙骨的福泽!”


    “是啊,实在是天佑大唐!”李世民眉飞色舞,赞不绝口。


    他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这龙骨该如何安置?


    是专门修座大殿供奉起来?


    还是……将它深埋于皇宫之下,以增我大唐气运?


    若能在龙骨之上,再建一座宏伟宫殿镇住国运,岂不是能保大唐万世太平?


    这主意甚妙!李世民越想越急,连声催促:


    “快!再快些!”


    两人很快出了宫门。


    上了马车,李世民立刻下令:


    “直奔朱雀大街!用最快的速度!”


    接着他又问:


    “那个献上龙骨的人,你可看仔细了?是何身份?”


    “这个……臣当时太过震惊,没太留意那人样貌。”戴胄皱着眉想了想,“不过听街上百姓们嚷嚷,说是个从南边来的富商。”


    “江南一带?”李世民眉毛一挑,“没想到龙骨竟出自江南!江南多山,不知是哪座灵山秀水所藏?”


    戴胄感慨道:


    “从江南到长安,路途何止千里?那人走水路运送,中途不知要换几次船,实在不易!臣以为,定要重重赏赐!”


    “那是自然!”李世民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转眼间,马车就到了朱雀大街,外面嘈杂的人声如同山呼海啸。


    戴胄忙道:“皇上,此地人多眼杂,臣先去探探路……”


    “不必!”李世民大手一挥,激动难耐,“你就在车上等着!让他们直接把龙骨运去太极宫!朕……朕得先亲眼看看!”


    说完,李世民立刻吩咐身边侍从快马去传话,让运送龙骨的人直接去太极宫。


    天子驾临,阵仗自然不小。


    周围的百姓认出御驾,顿时爆发出更热烈的欢呼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