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再世圣人!

作品:《人在大唐当纨绔,开局接了帝皇榜!

    望着眼前绿油油、一望无际的稻田,陈迎新只觉得浑身舒坦。


    播种水稻是最累人的活儿,如今总算干完了,接下来就等着收获。


    一个老汉凑了过来,眉头拧成了疙瘩,问道:


    “小郎君,你这稻子……真能一年收三回?”


    这老汉是本地农户,田地和陈迎新的挨着。几天下来,两人混熟了。


    “那当然,”陈迎新笑道,“这可是我从长安带来的新稻种!不光收三回,一亩地的收成,能顶你地里五倍!”


    老汉一听,眼睛顿时亮了:


    “要真是这样,南方可就再没饥民了!小郎君,等你这稻子熟了,能不能……卖老汉点儿种子?”他对陈迎新的话深信不疑。这半个月,他从陈迎新那儿学了不少本事。光是陈迎新治好了他多年耕地落下的腰痛,就够老汉佩服得五体投地。


    陈迎新摆摆手:“送您就是!等我这批稻子收上来,富阳县的乡亲,我见者有份!到时候还得劳烦您老帮我说道说道呢。”


    “包在老汉身上!”老汉拍着胸脯应承。


    两人正说着,小兕子和丽质捧着个木水杯过来了。


    “哥哥,喝水。”丽质声音细细柔柔的,又掏出帕子,踮起脚给陈迎新擦脸上的汗。


    小兕子也忙不迭地凑上前,奶声奶气地问:“陈迎新哥哥,累不累?兕子帮你呀!”


    前头,正穿着粗布裤衩、挥汗如雨的李承乾一回头,瞧见这情景,嘴角直抽抽。两个亲妹妹,一个递水擦汗,一个嚷着帮忙,心里头那个酸啊——


    我才是你们亲哥!


    这半个月,他可是累脱了形,瘦了一圈不说,皮都晒脱了几层,黑得跟炭似的!可两个妹妹呢?眼里只有那个陈迎新!


    再说那家伙,他累什么累?就站在田埂上,动动嘴皮子,光指使他这个“亲哥”干活了!


    李承乾越想越憋屈,心里头那火苗蹭蹭往上冒。


    ……


    陈迎新这边日子还算平静,长安城里却翻了天。


    一匹快马踏着长安大街的青石板,流星般冲进太极宫。


    “边疆捷报——!”


    “大唐大胜——!!”


    “生擒吐蕃国主——!!!”


    报信将士的吼声,震得整个大殿嗡嗡作响。


    正在早朝的文武百官,先是一愣,随即“轰”地一声炸开了锅!人人脸上都笑开了花。就连平日最是板正的老臣,也乐得胡子直翘!


    要知道,吐蕃这几年可让大唐没少头疼。自打大军开拔,一直没个准信儿,大伙儿心里都悬着块石头。虽说陛下准备周全,可吐蕃兵强马壮,加上高原作战,大唐将士的战力得打个折扣啊。虽说都有信心,可迟迟没消息,谁不担忧?


    如今好了!大获全胜!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此等喜讯,够老臣高兴半辈子了!”


    “吐蕃一灭,西北的百姓总算能睡个安稳觉了!”


    李世民满面红光,大手一挥,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可有详细军报?”他沉声问道。


    “启禀陛下!”将士声如洪钟,“我军阵亡将士三千余,斩敌八万!已攻占吐蕃王城及大城十座!缴获珍宝无数!”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激动得热泪盈眶!


    大胜啊!


    比当年灭东突厥还要辉煌!


    那些武将们更是惊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他们对吐蕃的斤两最清楚不过。按以往,就算大唐打赢了,死伤也往往比吐蕃多出五成!可这次……竟是以如此微小的代价,斩获了对方八万大军!


    这数字,简直骇人听闻!以至于那些身经百战的将军们,一个个都心神激荡,难以平静。


    李世民放声大笑,又问:“那吐蕃摄政王呢?”


    “摄政王已被押解在途,正送往长安!”


    “好!”李世民龙颜大悦,环视群臣,“传朕旨意!今日太极宫设宴庆功!长安城解除宵禁!”


    大臣们纷纷高呼:


    “今日定要不醉不归!”


    “痛快!臣要痛饮三百杯!”


    早朝一散,李世民便直奔立政殿。


    他迫不及待地把捷报告诉长孙皇后,感慨万分:


    “观音婢,朕到现在还觉得像在做梦!这些年来,我大唐但凡跟吐蕃交手,哪次不吃点亏?可这次,竟是以如此小的代价,一举灭了吐蕃!连他们的国主和摄政王都成了阶下囚!朕这心里啊,别提有多痛快了!简直不敢相信是真的!”


    长孙皇后抿嘴笑道:“军报岂会有假?陛下尽可安心。此番大胜,陈迎新的计策当居首功。”


    李世民却嘴硬道:“哼!主要是我大唐将士用命!那小子的主意,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长孙皇后听了,抿嘴偷笑,无奈道:“陛下说得是。”


    接着,她脸上浮起一丝忧虑:“算算日子,陈迎新他们到杭州也有好几个月了。丽质和兕子不知过得如何?听说杭州那边日子清苦,怕是吃了不少苦头。”


    实际情况却和长孙皇后想的截然相反:小兕子和丽质天天在西湖边游玩,不是划船就是赏荷,最关键的是,每天都有陈迎新陪着。两人玩得不亦乐乎,压根不想回长安。


    李世民哼了一声:“等闺女回来,要是跟朕说那臭小子没照顾好她们,朕非扒了他的皮不可!”他顿了顿,又问:“承乾那边有信儿没?可说了什么时候回来?”


    “杜尘来信了,说再有一个月就差不多能返程。”长孙皇后答道。


    李世民点点头:“但愿这段日子,那小子能安生把地种好,别再闹出什么幺蛾子!”


    毕竟陈迎新在河西村时,每次来长安都闹得鸡飞狗跳。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李世民便离开了立政殿。


    他嘴上虽硬,没承认陈迎新在灭吐蕃一役中的首功,可心里跟明镜似的。


    这次大胜吐蕃,头功非陈迎新莫属!要不是当初吐蕃使者不长眼,在长安当街惹恼了他,大唐根本不会起兵攻打吐蕃。


    按原计划,多半会选个宗室贵女嫁过去和亲。


    那样的话,吐蕃至今还好端端立在那儿呢!想灭它?至少得等上几十年!


    偏偏就因那个蠢使者,彻底激怒了陈迎新,才让大唐如此轻松地拿下了吐蕃!


    关键将士死伤还这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