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新屋入伙
作品:《退圈后,回家继承百亩良田》 今天是正式搬进新房子的日子。
林絮叫了工作室和仓库的工人一起到了新房子贺喜。
大家一起做饭吃。
窗帘自动滑开的瞬间,江樾眯起眼睛,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他伸了个懒腰,感受着空调送出的恰到好处的凉风。
“终于不用自己拉窗帘了!”
楼下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有锅碗瓢盆的碰撞声,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江樾听到这些声音后,迅速地换好衣服,像一阵风下楼。
每一步都踩在楼梯上,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院子里,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忙碌的李叔。
李叔站在案板前,熟练地切着菜,刀光闪烁,菜板上的蔬菜被切成均匀的小块。
而黄艺阿姨和陈瑞则坐在小板凳上,专注地摘着青菜和辣椒。
他们面前堆着一堆翠绿的青菜和鲜红的辣椒,色彩鲜艳,让人看了就觉得有食欲。
黄艺看到江樾走过来,手上的动作并没有停下,“木木醒啦,快去洗脸,厨房里有早饭,快去吃吧。”
“好,我知道了。”
他的目光却被院子角落里的大黄吸引住了。
那只大黄狗正懒洋洋地趴在阴凉处,享受着清晨的凉爽。
当它看到江樾走过来时,尾巴在地面上轻轻地拍打了两下,似乎在向他打招呼。
“大黄!”
江樾兴奋地叫了一声,冲过去蹲下,轻轻地揉搓着大黄的耳朵。
大黄显然很享受这种待遇,它舒服地眯起眼睛,舌头也不自觉地耷拉在外面,一副很惬意的样子。
厨房的玻璃门滑开,江园园探出头来,她扎着马尾辫,额头上沾着面粉。
“木木!别玩了,先洗手吃饭。”
“马上!”江樾头也不回地应道,手指继续在大黄的下巴上挠着。
院子里陆续来了几位叔叔伯伯,都是仓库工作的工人。
他们提着大包小包的食材和酒水,笑声洪亮地互相打着招呼。
“老李!你这刀工还是这么利索!”一个穿着蓝色工装裤的中年男人拍着李叔的肩膀。
李叔得意地晃了晃手中的菜刀,“那可不,当年在炊事班练出来的!老赵,你那红烧肉绝活今天可得露一手!”
“行,今天我露一手。”
村里的酒席就是大家一起帮忙干活,最后一起做饭吃饭。
不计较工钱,谁家都一样。
在厨房里,林絮站在智能烤箱前,盯着控制面板,手指轻触屏幕,生疏地操作着烤箱的预热功能。
“元宝啊,这个智能烤箱真的能自动调节火候吗?”林絮有些怀疑地问道。
尽管烤箱上的各种功能按钮看起来十分眼熟,但她还是更习惯用传统的烹饪方法。
“妈妈,你就放心吧!”江园园自信满满地回答道,“你只要直接告诉它你要烤什么,它就会自动帮你烤好啦,完全不用你动手去按那些按钮哦!”
林絮半信半疑地对着烤箱喊了一声,“帮我烤一下排骨,谢谢。”
烤箱立刻发出了语音指令,“好的,这就帮你烤排骨,上下火 200 度,烤十五分钟,已经开始烤制了哦。”
听到烤箱的回应,林絮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呀,还真可以啊!”
江园园笑着就出去了,看见院子的叔叔阿姨正在帮忙。
几位叔叔已经系上围裙,开始处理食材。
李叔站在厨房的砧板前,手持一把锋利的菜刀,正熟练地切着一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
随着他的动作,菜刀与木板不断碰撞。
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咚咚”声。
“李叔,我来偷一下师啦!”江园园走近。
李叔听到声音,抬起头来,看到江园园后,哈哈大笑道,“行啊,园园,想学做菜是好事,看好了哈,切肉可有讲究呢,要顺着肉的纹理来切,这样切出来的肉口感才好。”
只见李叔手中的菜刀如闪电般快速闪动,那块五花肉在他的刀下迅速被切成了一块一块均匀的肉块。
江园园心里暗暗佩服李叔的刀工。
是真的好啊。
她拿出手机,打开录像功能,准备把李叔切肉的过程录下来。
因为她早就想学做这道红烧肉了,可是在网上看了好多教程,自己做出来的味道总是不对劲。
另一边的张伯伯也正在忙碌着。
他面前的案板上放着一条活蹦乱跳的鱼,鱼在案板上不停地挣扎跳动着。
张伯伯却不慌不忙,一只手稳稳地按住鱼身,另一只手则迅速拿起菜刀,利落地刮去鱼身上的鳞片。
厨房里热气升腾,各种香味开始交织。
江园园当初特意嘱咐,一定要在厨房打造一个土灶。
这个土灶与现代化的油烟机相互碰撞,竟然产生了一种别样的和谐感。
智能抽油烟机静静地工作着,没有发出一丝声音,却能高效地将厨房中的油烟吸走。
林絮环顾四周,尽管油烟机已经将油烟处理得很好。
但她还是像往常一样,顺手打开了窗户。
“这新房子真是好啊!”张婶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她手里捧着一篮刚摘下来的青菜,满脸笑容地走了进来。
“你看这抽油烟机,一点声音都没有,还有这土灶,也特别好。做饭嘛,还是得有点烟火气才香呢!”
林絮微笑着接过菜篮,回应道,“是啊,元宝说一定要弄一个土灶才行。”
智能烤箱发出“叮”的一声,提示音清脆悦耳。
林絮赶忙小心翼翼地拉开烤箱门,一股诱人的香气扑面而来。
金黄色的排骨表皮泛着油光,让人垂涎欲滴。
“哇,看起来好棒啊!”
林絮走过来,仔细端详着烤好的排骨,忍不住用筷子轻轻戳了一下,“确实这比咱们以前用的老烤箱烤得均匀多了呢。”
江园园开心地笑了起来,“妈妈,你终于承认新东西也有它的好处啦?”
林絮笑着点点头,“是是是,元宝最厉害了,选的东西都特别好用。”
中午,院子里搭起的临时灶台上,一口大铁锅正冒着热气。
厨房的一个土灶显然是不够用。
各种香味在空气中飘散,小孩趴在围墙上好奇地张望。
餐桌已经摆好,叔叔伯伯们陆续端着各色菜肴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