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调整研究方向

作品:《七零,踹白月光后下乡发家娶村花

    李诗怡听到林子阳的解释,心里暖暖的。


    虽然林子阳不是出于对她的喜欢和爱才关心她,但是他能把她当朋友,担心她遇人不淑受到伤害,李诗怡已经很知足了。


    李诗怡重重的点头,冲林子阳道,“好,林同志,谢谢你的提醒,你说的我都记着了。


    其实你不说,我也不会接受他,我对那人没任何兴趣,很反感他。”


    提到于泽凯,李诗怡眼中的厌恶都藏不住。


    于泽凯追得越紧,李诗怡越是反感,觉得那人没有任何的分寸感。


    林子阳看出来李诗怡眼中的厌恶不是假的,也知道这妮子脑子比较清醒,应是不至于被于泽凯那种人哄骗了去,心里这才放心了些。


    两人道别后,李诗怡回到了宿舍,林子阳则是继续回了实验室。


    除了于宏,林子阳觉得和实验室这边的大多数研究人员相处的还是很融洽的。


    现在林子阳也正式参与了研究工作。


    根据林子阳之前了解的情况,实验室这边的目标是攻克湿法磷酸的某个环节,但林子阳知道,未来磷酸,如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才是高浓度磷肥的主流。


    其实按照的技术情况,实验室想要优化湿法磷酸工艺不能说不对,因为湿法磷酸路线是目前的根基,立足国内现有矿源和工业基础的。


    如果能将提纯净化,不仅能做磷肥,而且还能延伸到更高附加值的工业领域。


    但是既然都花了时间和精力做研究,自然最好研究更加先进的工艺。


    目前欧美都在大力研究发展高浓度磷肥,也就是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


    林子阳觉得,他们这次磷肥项目的研究,可以紧跟欧美那边的技术。


    林子阳有了想法后,便去和江忠涛提了这件事。


    江忠涛自然是相信林子阳的实力的,不过突然改了研究方向,等于他们这段时间的努力都得推倒重来。


    而且他们在高浓度磷肥领域,也没有多少经验和技术。


    若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话,可能会存在很多的困难。


    江忠涛没有立马答应,也没有立马拒绝,而是决定先召开一个会议,他们实验室的人员坐在一起,就着这事儿,一起来讨论一下,觉得可行不可行。


    毕竟这次项目的研究,需要所有参与人员的一起努力。


    突然更换了研究方向,必须得大家商量着一起来。


    对于江忠涛提的一起商量的事情,林子阳自然没有反对。


    这么大的事情,确实项目的研究人员一道好好的商议商议。


    不过林子阳觉得,自己应该能说服其他的研究人员同意。


    江忠涛当即通知了下去,召开项目组的全体会议,届时希望所有人员一起到场。


    等江忠涛的这个通知下去后,下午研究室这边开了一个全体的会议。


    江忠涛将情况和项目组的研究人员说明了一下。


    等他说明了情况后,接下来的主场还是交给林子阳。


    毕竟林子阳提出更换研究方向,就得说服其他人,介绍他们更换方向的必要性。


    林子阳见江忠涛将主场交给了自己,便站起来道,“各位研究同志,我们现在优化湿法磷酸工艺,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生产出来更好的磷肥,帮助咱们华国的农业发展对吧?”


    林子阳询问完,其他人都点点头。


    这次国家想要优化磷肥的生产工艺,目的确实是农业的发展,就和当初建设尿素生产线一样,都是希望能生产更多的尿素,提高粮食产量。


    见大家对于这点能达成共识,林子阳才继续道,“我们目前追求的更高浓度的磷酸,或者更纯净的工艺磷水,其实最终还是去做普通过磷酸钙,或者钙镁磷肥,但是他们的有效含磷量天花板很低,普遍在百分之十二到百分之十八之间。”


    林子阳说着,停顿了一下,随后拿起来了粉笔,在一旁准备好的黑板上写了“运输,施用”几个字。


    林子阳又道,“因为这些磷酸含量低,这就意味着大量的无效组分,比如石膏,钙镁等,就得长途运输,非常的浪费运力。


    农民在使用这种磷肥的时候,也需要巨大的劳力消耗。


    然而咱们华国的交通不发达,农村的劳动力也十分的宝贵,这是咱们在研究的时候,必须考虑的事情。”


    听了林子阳说明的情况,此时会议上的几个老教授已经频频点头,认可林子阳的话。


    而此时,一名老教授看着林子阳询问道,“林工,你是不是有什么意见和想法?”


    见有人主动问起来,林子阳便顺势道,“我这边确实有一些想法。


    我最近接触了一些国外的相关资料,得知欧美以及苏联他们现在在大力发展高浓度磷肥,比如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


    而这两样的高浓度磷肥,磷酸一铵的磷酸含量是百分之四十六,磷酸二铵的磷酸含量是百分之五十一。”


    项目组的人听到林子阳的话之后,都瞪大了双眼,一脸的不敢置信。


    饶是见多识广的江忠涛,也被林子阳说出来的数据给震惊到了。


    “林工,你没说错吧?这种高浓度磷肥,磷酸含量竟然这么高?”


    林子阳给了一个肯定的回答,“江教授,我没有说错,目前国外技术生产出来的高浓度磷肥,磷酸含量确实这么高。”


    江忠涛听完了林子阳的情况后,直接干沉默了。


    若是按照他们原定的研究方向,磷酸含量不可能达到这么高。


    所以对于林子阳说的这个新的研究方向,江忠涛很心动,觉得可以考虑。


    若是能研究出来磷酸含量更高的磷肥,取得的效果自然会更好。


    而且,外国人都研究出来了这样的磷肥,他们现在着手研究,才能和对方缩小差距是不是?


    不然以后他们华国的磷肥生产工艺和国外的越差越大,没任何的竞争力了。


    当项目组的这些研究人员都心动,觉得可以支持新的研究方向时,于宏哼了一声道,“林工,你说的是磷铵?


    这个我正好也了解一些。


    虽然这种高浓度的磷肥确实不错,但那需要非常纯净的磷酸和合成铵条件,所以技术难度大,投资还非常的高昂。


    另外它对磷矿的品质要求非常高,但咱们华国大部分都是中低品位的磷矿,所以这种高浓度磷肥的研究并不适合我们。


    林工,你提的想法虽然不错,但是也不能好高骛远,不去立足咱们华国的基本国情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