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劝好兄弟家买房
作品:《七零,踹白月光后下乡发家娶村花》 我都好意思找您帮忙,您也别和我客气了,东西都收下吧。”
薛母听说林子阳有事找她帮忙,连忙问是什么事。
林子阳把想再买四合院的事和薛母说了,“婶儿,要是能买到二进的四合院更好,买不到二进的,一进的也行。”
买房的事,林子阳觉得还是找薛母帮忙最靠谱。
因为中国大妈的八卦能力最强,很容易打听到各种消息。
林子阳的第一套四合院,就是在薛母的打听下买到的。
虽然他老爹也在京市,但老爹平时需要工作,加上他的八卦打听能力远不如薛母,林子阳才会继续找薛母帮忙打听。
等薛母打听到了合适的房源,到时候就让老爹去付钱办手续,把房子买下来就成。
林子阳现在手里存了不少钱,到时候把存折留给林怀钧,让他以后买房子用。
听说林子阳又要买四合院,薛母觉得奇怪,“子阳,你上次不是已经买了一套一进的四合院了吗?咋还要买?
难道你家之前买的四合院还不够一家人住的?”
一进的四合院也不小了,在薛母看来,一家人住那么大的四合院,绰绰有余。
“婶儿,我不是买来自己住的,我是留着升值的。
我手里存了挺多钱,放在银行吃利息太浪费了,我觉得还是买点优质资产更好。
现在上面已经想把下乡知青召集回城了。
一旦下乡的知青回城了,城里人会越来越多,住房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再加上咱们的国家和社会肯定会不断往前发展,经济会越来越好,以后房子肯定会升值。
现在买房子,就是一本万利的投资。
你们家如果有闲钱,回头也能在京市投资买房子,听我的,肯定稳赚不赔。”
林子阳和薛凯家的关系很好,当然想带着好兄弟一家发财。
如果他们能听得进他的意见,在京市多买房,那么未来不愁日子过不好。
如果他们不听劝,林子阳也没办法,只能说他们家就是没有发财的命。
听了林子阳的解释,薛家人都觉得非常有道理。
不管什么年代,住房永远是头等大事。
不管是城里还是在乡下,你都需要有个房子,在华国人固有的思想中,有房子才有家。
既然住房是大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那么房子肯定会越来越值钱。
甭管林子阳分析的合理不合理,这小子的能力那么强,听他的准没错。
想到林子阳已经买了一套一进的四合院了,结果现在还想着继续买,薛母也生出了买房的心思。
“婶子信你的,回头我也去问问看,能不能买到合适的院子。”薛母心中生出了买房的想法,嘴上嘀咕起来。
这些年下来,他们家也存了点钱。
不过让他们买一套四合院,肯定是没有那么多钱的。
即便是最差的一进的四合院,最少也得要一两万。
现在薛母手里的钱,只够在京市买个普通的小院子。
薛母说着,看向儿子薛凯,“正好我们家小凯年纪也大了,买了合适的院子,正好给他当婚房,以后娶媳妇用。
现在家里的房子小,住不宽敞,小凯以后真娶媳妇生孩子了,一大家子挤在这里真不方便。”
时代在变化,城里年轻人结婚以后都想分家,跟父母分开过。
两代人住在一起,生活习惯上难免有分歧,容易闹矛盾。
还是分开了单过最好,不仅更宽敞,而且更有利于家庭和睦。
现在是新社会,不同于旧时代了,薛母以后当婆婆了,可不指望媳妇来伺候自己。
既然不指望媳妇伺候,那肯定分开了单过更好,双方都能开开心心的。
说到这事,薛母盯着薛凯看了几眼,随后又看了看林子阳,忍不住叹了口气。
林子阳和儿子差不多大,算起来,林子阳比薛凯还小一岁。
结果人家都结婚生了两个娃了,薛凯到现在连个对象都没有。
之前没往这事上面想的时候,还没觉得有啥问题。
现在仔细一琢磨,便觉得问题大了。
她儿子年纪真不小了,是时候赶紧找个对象了。
趁年纪不大,还能找个条件不错的姑娘。
年纪拖得越来越大,成了大龄剩男,条件好的姑娘越来越难找。
因为你不着急,别人着急,条件好的姑娘早早都被人相走了,你到时候就只能挑别人选剩下的,能有啥好姑娘?
薛凯见老娘盯着他,满脸都是忧色,忍不住问了句,“妈,你这什么眼神?把我看的有点发毛啊。”
听到薛凯的话,薛母把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小凯,你看人家子阳,比你年纪小,媳妇孩子都有了。
你是不是也得抓紧些,领个对象回家,赶紧把婚事办了,好让我早点抱上孙子。”
对华国的父母来说,抱孙子可是最大的执念。
薛母想到林子阳生了一对双胞胎,真是万般羡慕许柔。
如果她家也能来两个孩子就好了,想想就幸福。
薛凯听到老娘的催婚和催生,嘴角不由得直抽抽。
“妈,我才二十出头,着急啥?”
要说他奔三了,催一催倒也算了。
问题是他年纪真不大,犯不着这么猴急。
薛母却不是这么想的,板着脸冲薛凯说道,“咋不急?你现在是不大,但一年一年过得可快了,等你觉得急的时候,就已经迟了。
你现在不上心,不知不觉就把年纪拖大了,到时候有你愁的。
我也不是催你,就是提醒你一下,让你把找对象结婚的事提上日程,又不是让你立马就结婚。”
薛父觉得老伴说的很有道理,跟着道,“小凯的人生大事,确实要上心了,他不急,我们帮他加把劲,回头你去问问你的那些好姐妹,有没有合适的姑娘,介绍给小凯。”
听到父母的话,薛凯无言以对,掩面叹气。
林子阳看到好兄弟这副反应,忍不住暗暗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