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老爷子的账
作品:《四合院:重生1949从摆摊开始》 “再下下去,我肯定赢。”李大胜不服输,嘴硬道。
“那你们接着来啊!”
李大胜摆了摆手:“不来了,不来了,今天是你孙女大婚的日子,我可不能喧宾夺主。”
吴迪见杨家小辈们都围在这里,心里也是无语,你们俩坐在这样就已经是喧宾夺主了,怎么还好意思提呢!
大概杨德胜也看出来了,对着杨晨说道:“老二,你去看看他们好了没有,还有你们也别围在这里,都去雨婷那里热闹一下。”
杨晨连忙答应一声,起身就去看看情况,杨家小辈们大部分也都跟着一起过去。
留下几人坐在沙发上,一下子空旷多了,连空气都感觉好了许多!
李大胜好奇的看着吴迪问道:“小吴,你这招跟谁学的呀?”
“这还用学吗?一看棋盘不是摆明的事啊!”
额……
杨德胜听完又笑了起来,三人聊了会儿,很快傻柱抱着杨雨婷出来。
众人跟着他们来到门口,傻柱将杨雨婷放到自行车后座上。
杨雨婷今天穿着一身红色的裙子,满脸笑容的朝杨家众人摇了摇手。
随后傻柱从杨家人手里接过自行车,载着杨雨婷就走了!
杨德胜看着孙女远去的背影,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吴迪笑着安慰道:“老爷子,儿孙自有儿孙福,路是他们自己选的,你又何必这样呢!”
李大胜也笑着说道:“是啊!老杨,我就感觉雨婷这丫头有追求,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杨德胜本来听完吴迪的话还感觉有理,后面又听到李大胜的话,心里又不舒服:“你家孙女不是还没结婚嘛,也可以去找个厨子。”
李大胜笑着摇了摇头,破天荒的没有开口反驳,看老杨心里是真舍不得啊,也就闭口不言!
杨德胜说完没好气的回去在沙发上坐下,吴迪见老爷子这阴晴不定的脾气,立马就想要开溜。
被眼尖的杨德胜立马喊住:“你走那么快干嘛,给我回来。”
吴迪嘿嘿笑了笑,乖乖的走到他身旁坐下。
李大胜背着手,满脸笑容的说道:“老杨啊,你们家今天有大喜事,也不会请我去喝酒,我就先走了啊!”
看着他晃悠悠的离去,杨德胜没好气的又瞪了一眼吴迪,随即灵光一闪,立马便呵呵笑了起来。
拍了拍吴迪笑着说道:“小吴啊,等会坐我的车一起回去啊!”
吴迪满脸疑惑的看着他,没搞明白他这脸色变的比女人还快!
随后又看向杨家小辈们:“你们就不用去了,这么多人过去也没地方坐,对了,继业丰业你们俩的媳妇也是那个大院的,你们俩一起去吧!”
杨家众人连忙点头答应,众人又待了一会儿,看时间差不多了,杨德胜才起身。
吴迪连忙跑去抱过二妞三岁的大儿子杨有朋:“有朋,二舅带你去坐车车!”
杨德胜见到也没反对,自己这个曾孙是吴迪的外甥,他肯定是向着他,到底是亲疏有别啊!
杨家众人见到,心里都有些羡慕,随着杨家的子孙越来越多,能跟老爷子单独相处的时间就越来越少。
吴迪抱着杨有朋坐上老爷子的吉普车,他三个儿子则是骑上自行车,带着杨家众人一起去傻柱家。
坐上车以后,吴迪笑着说道:“有朋,二舅有点累了,让你曾爷爷抱抱你!”
杨德胜看着吴迪把曾孙递过来,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你小子年纪轻轻的,就说累,怕不是虚吧!
想归想,还是伸手抱过曾孙,从兜里掏出一颗糖给他。
“你家那个小妞是不是跟老李的小儿子好上了?”
“额……老爷子,什么好上了,他们都快要结婚了,那是对象。”
杨德胜闻言翻了个白眼,意思还不是一样:“你看我家丰业娶了你家二妞,我孙女又搭出去了,老李家的小子也要娶你家姑娘,你不得也让他搭个孙女呀!”
卧槽,你还真是人才,账还能这么算的啊!
吴迪面露震惊的看着他:“这个,我这边也没适龄的小伙子啊!”
现在院里最大的小伙子就是许大茂,不过他现在才18岁,离结婚还有两年啊!
“没适龄的可以等等嘛!老李家孙女多,总会有合适的。”
吴迪闻言只能点头答应,今年就会全面实行票据,到时候的生活可就有差距了,你们家的大小姐能看上我们普通人民吗?
“那你可得上点心,有合适的小伙子就尽管说,我帮你去打听打听。”
吴迪又点头答应,反正到时候自己介绍一下也可以,至于看不看的上,那我就不管的!
随后吴迪便岔开话题:“老爷子,你给你孙女婿找好师父了吗?”
杨德胜闻言点了点头:“找是找了,不过人家还得看看那小子怎么样,要是不入他的眼,人家可不收!”
“哟,四九城还有不给您老面子的?”
杨德胜翻了个白眼:“你懂什么,人家可是有真本事的,不给我面子连看都不会看那小子!”
“切,说的好像他做的菜能成仙一样!”
“嗳,人家做的菜吃了还真是飘飘欲仙!”
杨德胜说完哈哈笑了起来,过了会儿才接着说道:“人家祖上好几代都是御厨,想拜人家为师,可没那么容易!”
吴迪闻言点了点头,其实吧,我还更希望你给傻柱找个擅长做家常菜的师父,毕竟御厨那么牛逼,做的菜肯定价值不菲。
往后几十年,这一行还是家常菜吃香!但以后的事情谁又说得准呢!
吉普车驶的也不快,等差不多到大院的时候就停下来了。
吴迪又伸手接过杨有朋下来,杨峰等人也来到身旁,众人一起来到95号大院。
何大清两口子早就在门口等着,见到杨家人过来,赶忙迎上前来。
杨峰跟他寒暄了几句,便一起走进大院。
何大清带着他们走进屋里,杨家来的人虽然已经精简过,但一桌还坐不下。
何大清夫妻俩陪着杨家长辈坐一桌,杨家小辈们坐一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