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 章 弟弟获救

作品:《夺回家产,资本家大小姐下乡边疆

    之后几天,他每天都去电报收发室查回信。


    直到,终于收到了父亲给他寄来的电报,


    "风波已过,安。父字。"


    简短的七个字,却让他心里大石落了地。


    他把脸埋进掌心深深吸了口气。


    这趟来营部没白来,不仅联系上了家里,更得知父亲在沪市已经平安度过审查,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这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


    天知道这一个多月,他在七连是怎么熬过来的。


    想起之前在制药厂支援组的悠闲日子,每天只需在实验室装模作样地记录几个数据,剩下的时间都能躲在仓库里偷懒。


    而现在呢?


    天不亮就要跟着农田组下地,从摘棉花到掰玉米,那双握笔的手如今布满老茧。


    他下意识摩挲着掌心的硬茧,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父亲复职意味着什么,他再清楚不过。相信


    父亲会替他想办法,他很快就能离开那个鬼地方了。


    几天后,一个印着"沪上制药"字样的木箱送到了营部。


    张志强当着教导员的面打开,十二盒青霉素整齐排列在稻草垫子上。


    在1966年的边疆,这些比黄金更珍贵的药品让在扬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青霉素属于管制药品,需营级以上的卫生所批准使用。


    即使是营部卫生所,青霉素储存量也十分有限。


    这十二盒青霉素,弥足珍贵。


    "我父亲听说咱们这儿开春容易闹肺炎,"


    "特意从厂里紧急调拨的。"张志强的声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地带着谦逊,


    他故意略去了父亲为这批药动用了多少关系,但教导员眼中闪过的了然让他知道,这个情分对方记下了。


    当天下午,本该搭车回连队的张志强,收到了营部调岗的通知。


    握着这份通知,他看着自己甲缝里还残留着七连水田的泥垢,知道这一切都要成为过去。


    他盯着通知上的“营部后勤处”几个字,嘴角不受控制地扯了扯。


    张志强此时巴不得再也不要回七连。


    荒芜的田地,漏风的地窝子,永远干不完的农活,还有那群灰头土脸的知青。


    他甚至不想再踏进那个破败的连队一步,连自己留在宿舍的东西都不想拿。


    但是一想到自己留在宿舍的小白鞋、手表,心就在滴血…


    没过多久,卫生所的门"砰"地一声被撞开了。


    张志强抬头,看见李峰、夏时靖和几个护士推着担架冲了进来了,担架上人,竟然是刘连福。


    此时,刘连福脸色惨白,右腿的绷带已经被血浸透,暗红色的液体正顺着担架边缘滴落。


    "医生!快给看看!"李峰的声音透露着焦急。


    几个白大褂闻声赶来,迅速将刘连福推进了急救室。


    直到急救灯亮起,李峰才像泄了气的皮球,重重跌坐在长椅上。


    夏时靖的右手还在不自然地颤抖着,这一路他都紧紧按着刘连福的腿。


    "李连长,夏时靖..."


    "刘连福他这是怎么了?伤的不轻啊?"张志强犹豫着走近,作为曾经的舍友,他还是忍不住开口。


    夏时靖和李峰抬头看到了张志强,并不意外,他腿伤来的营部卫生所。


    夏时靖抹了把脸上的汗珠,声音沙哑:


    "连队旧地窖突然塌了,一根梁柱砸在他腿上..."


    "本来他镰刀的伤口都快好了,这下子..."


    “对了,你的腿伤怎么样了?”


    张志强连忙解释道,


    “李连长,我的腿伤好的差不多了。


    我今天下午准备搭车回连队的,但是我这边收到了营部的调令,才没有回去。”


    他从兜里掏出那封红头文件,递给了李峰。


    李峰接过文件,扫了一眼,眉头微皱,“好,我知道了。”


    他面无表情的折好文件,递还给张志强,


    “营部后勤处…是个好去处。”


    “到了新岗位,好好干。”


    既然是营部调令,他李峰无权留人。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夏时靖愣了一下,当即扯出笑容:


    "恭喜啊,志强。"


    他挠挠头,“可惜这次来的太急,不然你留在宿舍的东西我还可以帮你带一趟呢。”


    两人商议决定,等夏时靖回宿舍后,会帮张志强将他放在宿舍的行李收好,邮寄到营部。


    邮寄费用由张志强出。


    ……


    傍晚,卫生室的门被"砰"地撞开。


    “清如,快来看看!”


    周红梅和王明珠踉跄着冲进来,怀里抱着个湿漉漉的人影。


    顾清如猛然站起身来,看到那个蜷缩在军大衣里瑟瑟发抖的,分明是顾青松!


    "我们去后山挖野菜,在河边发现的,"


    "他整个人泡在水里,就剩一只手扒着岸边的树根......"


    周红梅的辫子还在滴水,声音发颤,


    顾清如一把接过弟弟,男孩双眼紧闭,嘴唇泛着青紫,湿透的棉袄沉得像铁。


    她迅速探了探颈动脉,感受到微弱的跳动才稍松口气。


    “谢谢,多谢你们。走,我们到后面地窝子去。


    红梅你身上也湿了,在这换件衣裳再走。”


    顾清如掏出姜片,让王明珠在后院用之前搭的灶烧一锅姜水。


    三人到了地窝子里,在搪瓷盆里倒了热水,顾清如找出一套自己的衣衫给周红梅换上。


    顾清如将顾青松身上的湿衣服都脱掉,利落地拧干热毛巾,用热毛巾擦拭小小的身子后,给他换上一套干爽的衣服。


    头发也用干毛巾擦拭干水分。


    "喝点姜汤吧。"王明珠端着两个搪瓷缸走进地窝子,缸子里装着热气腾腾的姜茶。


    地窝子里一下子弥漫着姜汤辛辣的热气。


    周红梅接过后,坐在炕上小口小口的喝下。


    顾清如将弟弟扶起靠在臂弯,用瓷勺贴着他的嘴唇,吮入口中。


    顾青松无意识地皱起眉头,睫毛上凝结的水珠滚落,分不清是河水还是冷汗。


    灌下姜茶后,周红梅才觉得稍微好一些。


    十月的北疆,早晚开始凉了,河里的温度更是低。


    "十月的河水..."王明珠搓着冻红的手指低语,


    "能活下来真是..."


    话到一半又咽了回去。


    三个人的目光不约而同落在顾青松身上,他躺在炕上,脸稍微恢复了一些血色。


    顾青松这是命大,硬生生捡回了一条命。


    顾清如突然想起白天刘建军在卫生室门口的打听,可能那时候他就知道弟弟掉河了。


    她咬咬牙,记下这个仇。


    转身从炕柜深处摸出个包袱:"这些你们带回去。"


    包袱皮打开,里面装着两个水果罐头和两个肉罐头。


    周红梅拒绝,这可是十分金贵的东西。


    她虽然爱贪小便宜,但是并不是不知轻重。


    “不用,我们救你弟弟也是顺手,要不是他自己抓着树根…”


    “快收下,他落河的事,我还得麻烦你们,谁也别说。”


    周红梅不好意思的收下,


    顾清如又拿出两粒安乃近递给周红梅,


    “回去以后,若是发烧了,就吃这个。若是还不舒服就来卫生室找我。”


    周红梅收下,王明珠拎着包袱,两人悄悄离开地窝子回宿舍了。


    两人离开后没多久,连队广播突然播报:


    "请全体知青明早集合,学习最新指示精神!"


    顾清如正在给弟弟换冰毛巾的手微微一顿,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煤油灯的火苗在她眼中跳动,映出眼底的寒意。


    这哪是什么学习会?分明是刘建军迫不及待要发起的又一次围攻。


    她转头看向炕上昏睡的顾青松,男孩烧得通红的脸颊上还带着未干的泪痕。


    弟弟破碎的呓语中那些"金牙"、"药箱"的字眼,让她警觉,这很可能是弟弟在后山捡柴火发现了什么。


    并且,很可能和刘建军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