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免费送

作品:《重生七零,空间异能加持搬空搬空

    于淼淼思索了一下沉吟道:“能倒是能,只是得拆开仔细研究研究,看看哪些地方能改进,哪些零件我们还需要单独做。”


    其实她精神力一扫就能知道内部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但她肯定不能这么干啊,这是一台进口机器,她都能会的话,在这个年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拆开研究要是有人问起那就好解释多了。


    夏卫党一听这话,顿时喜上眉梢,激动地一拍大腿:“那可太好了!就劳烦于同志多费心研究研究。


    这机器要是能造出来,我代表农机站表个态——除了该给你的奖金,咱们再送一台喷灌车给你们上河大队!”


    于淼淼闻言眼睛一亮,这可真是意外之喜。


    她原以为这机器价值不菲,夏卫党或许会犹豫,没想到对方竟一口答应。


    她有些不敢确定的说:“夏站长,我是说得拆开,完全拆开哦!”


    “没问题!需要什么工具尽管说,我这就让人给你找。”


    其实夏卫党心里早有盘算——于淼淼连那些堆在角落里、废旧得修都没法修的机器都能拆开修好,重新组装起来。


    这台新机器的构造再复杂,想必也难不倒她。


    见人家这般信任,于淼淼也来了劲头,当即找来纸笔,又让夏卫党安排了几个手脚麻利的工人打下手。


    一边拆机器,一边详细记录零件规格,顺手还把几处可以改进的地方做了改造标记。


    当天傍晚,她还是回了一趟上河大队——院子里还养着鸡和猪呢,要是长期不回来照看,怕是早就饿没了。


    她把院门钥匙交给李香草,拿出三十个鸡蛋拜托她接下来的日子帮忙照看后院的家禽家畜,这才放了心。


    随后,她又去大队部给沈卫国汇报了这桩好事,顺便请了长假。


    不用上工是一回事,但要长期待在县城,按规矩流程还是得跟队长打声招呼。


    沈卫国听了这消息,虽说还有些晕乎乎的,嘴上却不忘反复叮嘱:


    “你去县城可得当心,别像上回那样啥事儿都掺和。


    要是遇到对付不了的麻烦,身边又没人及时照应,那可就危险了。”


    于淼淼赶紧老老实实点头应下:“队长叔您放心,我成天待在农机站研究机器呢,哪有功夫去碰别的事?”


    沈卫国琢磨着,倒也是这个理。


    上回见于淼淼修机器时那股子专注劲儿,她确实没工夫往外跑。


    自打扎进农机站,头两天把喷灌车拆解完,于淼淼便暂时闲了下来——得等农机站按图纸生产零件。


    她正琢磨着趁这空当在县城里逛逛,夏卫党却急匆匆找了过来。


    原来沈卫国还是不放心,又专门打了通电话叮嘱,让他看紧点这姑娘,别让她到处瞎跑惹麻烦。


    夏卫党挂了电话,眼珠一转,计上心来,找到于淼淼说道:“于同志,你看坝子上堆着那些废旧机器,要不要瞅瞅还能不能修?


    真要是能修好,修出来的机器我们农机站只留两成,剩下的全给你们大队,你看咋样?”


    这些机器是于淼淼挑剩下的,他们也有人拿来试了一下,没有人能像于淼淼一样能修好如初。


    况且耽误的人力物力,还不如重新生产来的快。


    便一直堆放在那里,想着哪天拉去当废铁卖了。


    要是于淼淼能修好,他只要两成机器,那也比废铁值当。


    主要是为了不让于淼淼乱跑,还能出好的机器,何乐而不为呢!


    于淼淼一听,眼睛瞬间瞪得溜圆——还有这等好事?


    她正琢磨着该怎么回馈大队呢,这机会就主动送上门了。


    虽说已经有了免费的喷灌车,可谁会嫌机器多呢?


    当即爽快应下,甩开膀子就干了起来。


    夏卫党见状,赶紧又调了几个手脚麻利的工人给她打下手。


    沈卫国后来听说这茬,惊得半晌没合上嘴——原本只是想让这丫头别出去乱逛,竟能有这般意外收获,真是做梦都想不到。


    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于淼淼几乎泡在了农机站的车间和坝子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仅成功造出五台喷灌车,经她改造后,各方面性能都比原型机更优,还格外节能。


    更让人惊喜的是,农机站那片堆着废旧机器的坝子被她彻底清空,前前后后修好了四十多台农机。


    夏卫党站在空荡荡的坝子上,看着码放整齐的修好的机器,连连咋舌——他压根没料到,那片被遗忘的角落竟能整出这么多宝贝。


    这四十多台农机里,大型机器不算多,也就五台拖拉机、三台推土机、两台联合收割机,其余多是脱粒机、水泵之类的小型设备。


    其中有几台小型手摇水泵,于淼淼瞧着实在实用,心里便盘算起在自家后院打口井——


    她给大队挣回这么多机器,留个水泵自用,总不算过分吧?


    因县城离大队太远,这一个月于淼淼索性没回去。


    夏卫党看她总住招待所也不是长久之计,便特事特办,给她在农机站后院分配了间单人宿舍,吃饭也安排在单位食堂。


    除了头一天傍晚回过大队一趟,这一个月里,于淼淼几乎没踏出过农机站半步。


    也正因如此,她错过了朱来娣和罗秀娟两家的判决消息。


    消息传回上河大队的那天,社员们刚收工往家走,田埂上就炸开了锅。


    “听见没?朱来娣一家子全判了!”扛着锄头的沈大山把胳膊抡得老高,“成年的全是死刑,连在劳改的沈向海都没跑掉!”


    蹲在田埂上歇脚的妇女们瞬间围拢过来,手里的镰刀往地上一戳:“真的假的?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有个婶子拍着大腿直乐:“就朱来娣那搅家精,仗着无赖撒泼的性格,在队里横行霸道多少年?


    前年抢我家自留地的菜,去年偷别家的鸡蛋,早就该有这一天!”


    “可不是嘛!”旁边纳鞋底的桂花婶往地上啐了口:


    “她男人沈大柱看着老实,背地里一天到处打听些事,我们还以为他只是单纯的八卦呢!


    要不是那天公安说我们还不知道他们竟然是敌特的狗腿子,这下好了,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