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科考舞弊
作品:《绿茶千金软又酥,病娇世子夜夜忙》 若真知道了这件事,还不知道有多难过呢。”季羡仪叹了一口气。
为人父母的总不能让儿女为难。
“罢了,就按你说的办吧,若是让她从别人的嘴里听到这事,你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季羡仪将眼角的泪擦干,拿过他手里的信,转身离开了。
“阿娘,怎么又让我背锅啊!”狄筱白欲哭无泪,这事明明就是阿娘自己做的决定。
这几日凌玉恒沉睡的时间越来越长,狄筱柔有些担心,生怕他出什么事。
话本子也不看了,整日守在床边。
九月,秋高气爽,天气渐渐转凉,秋闱如约而至。
天还未亮,薛钰就出发去贡院了,好在他的户籍在京城,否则就要回老家才能考试了。
早在一个月前,礼部就让人将贡院修缮了一番,毕竟是天子脚下。
总会有一些贵勋子弟,若真的将人怠慢,少不了一些弹劾,还不如把面子工程做足。
不过是损失一些银钱罢了。
薛钰进贡院的时候,整个人都被脱了个精光,就连篮子里带的吃食也被捏的稀烂。
如此才进了贡院。
天边第一缕阳光照在地面,铺洒一片金光。
凌玉恒睁开了双眼,这几日的药浴,已经将他体内的寒毒拔除,内力的恢复只是时间问题。
起身,轻手轻脚的离开了卧房。
书房,冯冀已经等候多时,原本还算俊俏的脸堆满了络腮胡,双眼密布红血丝,看上去已经很久没有休息了。
在看到凌玉恒的瞬间双眼放光,“世子,已经成了,那人已经进了贡院!”
“还真让他混进去了?”凌玉恒挑眉,有些不可置信。
“错不了,我亲眼盯着的!”冯冀舔了舔皲裂的唇瓣,肯定的说道。
“毅王府可有什么动静?”这才是凌玉恒关心的。
那个蛊师下落不明,也不知道人是死是活。
若活着定然会露出马脚,若死了,可就麻烦了,他手里的那本密账,不仅仅跟毅王府有关。
“对了,这是我在京郊一家农户中找到的!”冯冀从怀里拿出了一块玉佩。
凌玉恒拿过玉佩,轻车熟路的找到了那个隐藏的刻字。
“世子,这东西究竟有什么用处?”冯冀有些不解的问道。
自从三年前,凌玉恒重新回到京城,就像是发了疯一样寻找玉佩。
“玉佩不重要,重要的是玉佩的主人!”
凌玉恒摩挲着手里的玉佩,双眸微暗,只是他找了整整三年,一点有用的信息都查不出来。
“让人盯好毅王,必要的时候,让我们的人去找萧璟渊。”
“萧璟渊?不是说此人太过狡猾,世子你就不怕他查出什么来?”
冯冀有些担忧,他也跟萧璟渊打过几回交道,那人的心思深沉的可怕。
“广元寺的案子到现在都快有两个月了吧,他的能力如何,你比我更清楚。
你觉得他为何拖到了现在?”凌玉恒的话音刚落,冯冀便瞪大了双眼。
“他在等一个机会,一个能够将毅王钉死的机会!
我就说,为何他愿意冒着被圣人治罪的风险,拖到如今。”
却只见凌玉恒摇了摇头,“你可别忘了,仅凭毅王那个酒囊饭袋,是做不出这么多事的。”
“当年我被抓,不止一方势力的掺和,你别忘了,外族人,他们的胃口可是大的很!
当今圣上正值壮年,太子之位悬而未决......”
虽然凌玉恒的话点到为止,却还是在冯冀的心里掀起了滔天巨浪。
他双眼无神的看着凌玉恒,他不明白,为什么刚刚说的是毅王,突然又跳到了皇位之争。
“三位皇子背后的势力都不容小觑,你觉得他们会甘于人下吗?”
凌玉恒的话让冯冀久久都不能回过神,他感觉头痒痒的,好像要长脑子了。
“可是他们争权夺势,跟你又有什么关系?”
这也是凌玉恒的不解之处,这么多年来,毅王有意无意散发出的恶意,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也让下面的人去查,却什么都查不出来。
后来,他手里也有些人了,毅王的手段就不够看了,每次都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再后来,似乎意识到他不好惹了,就没有再动手了。
不过三年前,为何突然会?
冯冀的话让那些被忽视的记忆再次出现。
“现在也不是想这些事的时候,你先回府休息吧!”
看着冯冀疲惫的模样,凌玉恒也歇了心思,却还是把这件事记在了心上。
贡院,薛钰看着发下来的试卷,松了一口气,好在这些都是温习过的,只需要默写出来即可。
饶是这样,直到午时,他也才写了一多半。
腹中饥饿将他拉回了现实,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笔,把试卷收了起来。
打开篮子,从里面拿出已经干硬的薄饼,就着水吃了下去。
就在他准备继续做题的时候,不远处突然传来了巨大的喧哗声。
“放开我,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快放开!”
“竟敢光明正大的抄袭,谁给你的胆子?拉去刑部!”
“我可是毅王殿下钦点的头名,我看谁敢?”男子的态度越发的嚣张。
很不幸,今年京城贡院的主考官,是让圣上都忌惮三分的王御史。
此人是出了名的眼底容不下一粒沙子,上至圣上,下至官宦贵族,无差别攻击。
这几日毅王的事在朝堂之中传的沸沸扬扬,王御史上书想让圣上发落毅王。
圣上为了躲清净,只好临时让王御史来贡院监考。
没成想,这才第一天,就有人光明正大的拿出小抄,看上去十分嚣张。
“毅王?科举是圣上为了招引人才所开,毅王算是个什么东西?
依老夫之见,也不必拉去刑部了,直接拉去大理寺,让萧大人好好省省。
看看毅王是不是想要谋反!”王御史掷地有声的说道。
这话也就只有他才能说的出口了,整个朝堂之中,无人敢质疑王御史爱国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