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凌老太太回京
作品:《绿茶千金软又酥,病娇世子夜夜忙》 凌玉恒顿时有些手足无措,这辈子他最怕的就是女人的眼泪了。
“算了,我大人不记小人过,就原谅夫君了。”狄筱柔眼底的泪水慢慢消失,凌玉恒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对,什么叫她大人不记小人过?他怎么就莫名其妙的被扣上了帽子?
果然,他从狄筱柔的眼里看到了狡黠,这一局狄筱柔完胜。
还是冯冀说的对,千万不要惹女人,尤其是漂亮的女人。
“我去跟母亲说,等你伤好了再学规矩,可别还没到赏荷宴那天,你就躺在床上不能动弹了。”
凌玉恒手欠的捏了捏她的脸,虽然很软,却没有上次好捏了,太瘦了。
“夫君这是报复我吗?”狄筱柔强忍着怒意,若不是她怕伤口裂开,早就一巴掌呼过去了。
凌玉恒煞有介事的说道:“我只是看看夫人瘦了没。”说着手上的动作没有停。
“是有些瘦了,我让厨房多做点好吃的,给夫人补补!”踩着狄筱柔爆发的临界点,凌玉恒意犹未尽的松开了手。
看着被他捏红的脸,凌玉恒有些心虚,找了一个借口开溜了。
“凌玉恒,此仇不报非君子!”等人出去后,狄筱柔狠狠的说出了这句话。
这边开溜的人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盯上了。
凌玉恒心情很好的来到了书房,他得把那些看完的话本子放回原位。
“世子,这是阿远送来的信!”
刚到书房,阿册手里就拿着一个信鸽,悄然出现。
“哦?老太太那儿动静了?”凌玉恒把信鸽脚边的纸条拿了出来。
“看来二叔是急了,老太太要回京城了。”凌玉恒浅笑出声。
这么多年了,他二叔怎么就没有一点长进呢?
“对了,凌哲那里有动静吗?”他二叔家隐藏的最深的便是这个嫡子了。
“并未,他还在江南,阿远说他并没有去找老太太。”
凌玉恒的手不自觉的敲打着桌子,“太过正常,反而不正常,就让阿远盯着他。”
直到现在他还不知道,他那个好堂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看来老话说的没错,会咬人的狗不叫。
被凌始源惦记的凌老太太,正吩咐着下人收拾行囊。
江南虽好,却不是她的故乡,人老了,总是想着落叶归根。
“母亲,在这待的好好的,怎么就要回京了?”凌瑶看着坐在主位上的妇人,有些发怵的问道。
对于这个母亲,她向来是恐惧大于尊敬。
“芳菲也快及笄了,我带她回京城,让你大哥二哥给她找个婆家。
怎么着要比你找的那些满身铜臭的商人强。”凌老太太喝了一口茶,连一个眼神都没有给她。
这是一个通知,并非商议。
凌瑶咬了咬牙,刚要拒绝,却被自家女儿打断。
“外祖母,你说的是真的吗?真的要带我去京城?”白芳菲眼底满是期待。
她从未去过京城,她听说京城要比江南还要繁华。
外祖母也经常跟她说京城的事,渐渐地她对京城生出了不一样的向往。
女子正是怀春时,不得不承认,她对外祖母口中的世子哥哥生出了不一样的心思。
她在很小的时候就听阿娘说过,她不是外祖母亲生的孩子。
“芳菲,长途奔波本就够劳累了,难不成你还想要外祖母照顾你吗?”凌瑶面上强扯出一抹笑。
白芳菲现在已经被外祖母折服了,“阿娘我已经长大了,我能照顾外祖母了。”
“是啊,芳菲明年就要及笄了,可不就是个大人吗?”凌老太太放下手中的茶杯,出声附和道。
凌瑶知道,这件事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阿娘,你快帮我看看,我要带哪些衣服。”白芳菲开心的拉着自家娘亲往外走去。
言语间都是对去京城的向往,却未注意到自家阿娘眼底的冰凉。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逝,京城又下了几场小雨。
最后一场雨落下,整个京城便进入了盛夏。
那晚过后,不知道凌玉恒跟卫阳郡主说了什么,她学规矩的事就停了下来,她又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阿爹跟哥哥们被关在大理寺,生命安全得到了保证。
唯一让她头疼的就是那些线索又中断了,不过也不是没有收获。
至少她发现了凌始源跟丞相有些关联,也不枉费她让肖然盯着凌始源。
自从阿爹中毒后,整个京城的水都被搅浑了,她能得到的消息越来越少。
至此她也更能确定,阿娘是有事瞒着她的。
今天一大早,狄筱柔就被春水叫醒了,自从上次凌玉恒回房睡后,他就再也没有去过书房。
这阵子,狄筱柔每天一早都被热醒。
“夫人,今天该去给郡主请安了。”见狄筱柔还有些迷糊,春水叹了一口气。
这些日子夫人都一觉睡到大天亮,很久没有早起了。
狄筱柔幽幽转醒,她这才发现今天没有被捆。
“世子呢?”环顾四周哦,没看到凌玉恒的身影。
这狗东西不会自己跑了吧,她可不想单独去见卫阳郡主。
“世子天还没亮就出去了!”春水的话,让狄筱柔瞬间打起了精神。
一想到卫阳那轻蔑的眼神,整个人都不好受了。
天光微亮,狄筱柔就已经在西苑等候了。
“看来孙嬷嬷还是有用的,知道请安的时候早些来了。”卫阳郡主看着狄筱柔缓缓开口道。
狄筱柔面上带笑,却没有轻易的接话。
“对了,这几日孙嬷嬷让你记的人可都记清楚了?”
狄筱柔是没有学规矩了,这并不代表她就可以放松了。
京城,乃是整个天下权力集中的地方。
这也就意味着,能在京城混下去的,就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男人们需要在官场上应付,后院自然也不能落下。
有时候多个人脉等于多一条路 ,卫阳郡主虽然低嫁,但这门婚事可是皇上赐婚。
她的背后,又有忠义侯府,少时,她被送到宫中,在太后膝下长大。
不然侯府的子女那么多,怎么偏偏就她被封为了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