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天庭重开,争斗天帝之位
作品:《洪荒:刚成尸祖,你让我骂醒女娲》 天道心中暗道:天庭解封,姜辰到底想做什么?莫非想重开天庭,重新选择一任天帝不成?
可现在拥有天帝命格的只有四人而已,除三皇之外,唯一的一个便是昊天,而拥有天后命格之人就多了。
除瑶池之外,女娲,后土等人都具备有天后命格,现在姜辰重开天庭,必然要选择一个天帝一个天后。
不过姜辰选择这个时候重开天庭,到底有什么目的,他绝对不可能无缘无故重开天庭。
不行,必须去见见他,试探一下他到底有何目的。
想到此处,天道身形缓缓消失在天道虚空内。
而紫霄宫内,鸿钧见天庭重开,心中尘封已久的谋划再度开启了,他要让三清内斗,那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封神。
只要三清陨落一人,那他的谋划便算是成功了一半,巫族十二祖巫不可能召唤盘古归来,唯一有这个可能就是三清。
他们乃是盘古元神所化,一旦三人结合起来,还真有可能变成盘古的元神,届时,盘古归来,那他跟天道可就完犊子了。
现在重开天庭,倒是可以借机除掉三清,要是再能拿到天帝权柄,那贫道不仅可以掌控天庭,而且还能趁机除掉三清。
等除掉三清之后,贫道再找机会吞噬天道,等到那个时候,姜辰也不可能是贫道的对手,而到那时整个洪荒都将归贫道了。
但这一切谋划的前提,那就是必须拿到天庭的控制权,又或者想办法让姜辰进行封神,唯有如此,他才能借机让三清互相争斗。
想到这里。鸿钧立刻站起身来,旋即身影便慢慢的消失在紫霄宫内。
此时,四圣也好奇天庭为重开,于是也化为流光朝天庭方向飞去。
地府轮回殿内,后土也感应到天庭重开了,于是便看向蚩尤与九凤,“你们在地府待着,我去去便回。”
说完,后土身形一闪,瞬间消失在轮回殿内。
与此同时,圣皇宫内,女娲同样也察觉到天庭重新现世。
天庭真的重开了,那天道与鸿钧必然不会去天庭找姜辰的麻烦,不行,我必须去一趟才行,若是真动起来,那我也好趁机宰了鸿钧这个老家伙。
想到这里,女娲直接退出修炼状态,然后起身撕裂虚空消失不见。
此时,天庭凌霄宝殿内,姜辰坐在天帝的位置,他能感应到有很多股气息正朝天庭这边飞来。
片刻时间过去,天道与鸿钧率先到扬,紧接着,后土,女娲,通天,元始以及西方二圣等人也都纷纷赶了过来。
眼见众人都到齐了,姜辰顿时嘴角一勾!
现在该来的都来了,执棋者将开始自己的布局,至于谁会是最后的赢家,那便要看自己的谋划与实力了。
“既然诸位都来到这里,那也本皇也无需再进行通知了。”
“本皇将重开天庭,诸位来此,皆可见证新天庭的诞生。”
天道看向姜辰,“你既然想重开天庭,那天帝可有人选,天后可有人选,若无人选,你如何重开天庭,要知道天帝需有天帝命格才行。”
“否则,一旦坐上天帝神位,那会被天地气运所吞噬。”
“天帝的人选本皇倒还真没想好,你们可有推荐之人?”
不就是想让昊天担任天帝之位吗?可惜本皇是可不会让你们如愿,毕竟天庭现在是本皇的东西,本皇想让谁当,那谁才有这个资格。
但现在倒是可以逗逗你们,不然可就太无趣了一些。
众人听到此言,纷纷开始思索了起来。
元始率先开口道:“姜辰,我门下弟子众多,而且皆是福德真仙,广成子乃是吾门下最有潜力的弟子,让其担任天帝最为合适。”
听到此话,通天当即回怼道:“元始,你要脸不,让一个不能人道之人担任天帝,你也太无耻了一些。”
“你................!”
“怎么,本座说的有错吗?”
“一个被断了命根子的人,有什么资格担任天帝,若是这种货色都能担任天帝,那我截教大把人都可以。”
一旁的太清见元始被怼,心中暗道:现在帮助阐教,若是能让阐教获得天帝之位,那贫道便可利用阐教获得大量气运。
届时,自己与元始也能强大自身,虽然亿万年前有些不合,但现在已然和好,不帮元始的话,那也太说不过去了。
想到此处,太清开口道:“广成子虽然不能人道,但却也并非无法治疗,贫道这里有一颗再生仙丹,服下之后可让其恢复如初。”
说完,抬手一挥,一颗金色丹药浮现在虚空。
“二弟,你且拿去给广成子服下,如此他便可恢复完整之身。”
话音落下,太清直接将金丹推送到元始面前。
见此一幕,元始立刻将丹药收了起来。
“通天,现在有了这个丹药,那广成子便是完璧之身,如此一来,他担任天帝你还有意见吗?”
“恢复完整之身又如何?一个没有天帝命格之人,他配担任天帝吗?还真是可笑。”
此言一出,元始瞬间气得脸色涨红,但他也知晓广成子并无天帝命格,只是想先将天帝之位拿到手,然后再求自己的老师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了,他不知道的是,鸿钧其实也想争夺天帝的位置,怎么可能会帮助他解决命格问题。
就在二人争执不休的时候,接引开口道:“阿弥陀佛,吾门下弟子弥勒乃是有德之辈,让其担任天帝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听到此言,元始当即反驳道:“这是我们东方的事情,哪轮的到你们西方参与,而且弥勒就是一个光头罢了,让其担任天帝,那岂不是一个笑话。”
通天也回怼道:“西方秃驴,这里没你们西方什么事情,从哪里来就给本座滚回哪里去,不然小心本座扇你信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