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我娶你可好
作品:《被抄家流放后,我成了侯府顶梁柱》 谢莺此话一出,签过字据的村民们都忙不迭站出来。
其实一月一两银子的工钱对谢莺来说已经算是黑奴价了。
毕竟她给小球都有十两银子。
不过小球的是固定工资,村民们的还有后续分红,只要收成好,他们拿到手的只多不少。
这么一想,谢莺的心理便平衡了些,没再多想,开始给村民们布置任务。
再过一个多月便是开春,在开春前要松松土,有些耐寒的作物可以先种下去。
梅花村背靠大山,有溪流经过,虽说水量不大,但基本的灌溉还是能做到的。
这里的地势明显没有谢家住宅那边平坦开阔,所以具体要种什么类型的作物还需要谢莺现场勘察过之后才能决定。
当务之急是要把土地情况弄清楚,再来计划下一步。
她先将附近田地的村民喊出列,让他们带自己去看看那些田地的情形。
村民们纷纷喊谢莺先去瞧自己家的地,谢莺听得头都大了,干脆给他们每人排了序。
总共四十块地,她今天怕是看不完了,若是想看完,这双腿估计都得走断,她决定分两天行动,让剩下那二十个田地的主人先回去休息。
留下的村民都露出了兴奋激动之色。
经过这两日和谢莺的相处,他们都已经将谢莺奉为神人,只要谢莺想做的便没有做不成的。
那谢莺也一定有办法帮他们这些田地增收,如此一来,日子便越来越有盼头了。
村长原本想陪同,谢莺看了眼他不知何时拄上的拐杖,叹了口气:“村长,田间小路并不好走,你歇着便是。”
村长呐呐一笑,但并不放心,便让小寒跟着。
“谢姑娘,小寒熟悉这附近的路,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忙之处,尽管唤他回来找我们,我们便在此候着。”
谢莺看着朝自己慢吞吞走过来的小男孩,和之前比起来明显拘谨不少,显然昨日吓到了他,这会见到她还有些惧意。
谢莺朝人招招手。
小寒局促地走到她身边,也不敢大声说话,只敢小声喊:“谢、谢姐姐。”
谢莺笑弯了眼,揉揉他的发顶。
“带路吧。”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附近的田地走去。
许是没见到谢莺发难,小寒便少了几分紧张害怕,开始和谢莺搭话。
“姐姐,这些田都被大雪盖住了,你还要去看吗?”
谢莺点头:“看。”
小寒见谢莺愿意回答他的问题,脸上的神情也变得丰富起来。
“我爹说你看着年纪很小,应当大不了我几岁。”
谢莺失笑。
这具身体才刚及笄,和小寒这七八岁大的孩子比起来,确实也不过长个几岁。
“出门在外不可随意问姑娘家的年纪,这是忌讳。”
谢莺绷起脸。
小寒当即吐了吐舌头:“那我便不问了。那姐姐可嫁了人?”
这小孩问的都是什么问题。
谢莺摇头。
小寒忙道:“那等我再长些年岁,我娶你可好?”
“……”
跟着一路的村民们都笑出声来。
“小寒啊,你这毛都没长齐就想着娶媳妇了?”
“是啊,谢姑娘就算没婚配,那也不是你想娶就能娶的!”
小寒被村民们嘲笑有些生闷气,继续想跟谢莺说话,下一刻,他的衣领就被人拽起来,整个人都腾空。
那种熟悉的失重感再次袭来。
他蹬着双腿:“放开我!”
拎着他的不是封越又是何人?
封越沉着脸:“聒噪。再说话便将你丢进山里。”
小寒赶忙闭上嘴。
封越这才松手。
小寒委屈巴巴地看向谢莺,却看到谢莺对着封越笑,小小的年纪不懂,但还是觉得两人之间有种不一样的感觉。
可是,那个坏坏的小叔长得好丑。
这一路他都没再出声,一昧地往前奔走。
等到了临近的田地,放眼望去,都是银装素裹,看不清楚这地里的情形。
“谢姑娘,这便是我家的地。”
谢莺瞧了一眼,决定跳下去察看情况。
“原本这里种的什么?”
村民赶忙回答:“原本这地里种的是蔬菜,但入冬以后便都冻死了,就一直这么放着。”
谢莺皱起眉。
“粮食种在何处?”
村民指了指不远处那更开阔的田。
“在那处。”
谢莺看到那处地势明显要更高一些,眉头拧得更紧。
“为何种在那里?”
“先祖一直在那边种,不曾更改。咱们也就这么种了,可是有什么不妥?”
“不妥,十分不妥。”
怪不得村长之前和她说村里的收成向来不好,原来是这里出了问题。看来要想来年能有所收成,得在这土地的规划上下点功夫才行。
村民们听到谢莺这话都露出了些惊慌之色。
“那该如何是好?”
谢莺斟酌道:“我再看看,此事不急。”
说着谢莺从背包里翻出一本崭新空白的本子,递给封越。
封越顿了顿,不解谢莺的用意。
“替我记录,我自知书写不如你。”
封越眉毛微扬,她哪里是有自知之明,分明是想犯懒。
谢莺的手里已经端着砚台开始研墨。
小寒忙伸手去接过,“我来我来。”
说完他就赶忙闭上自己的嘴。
谢莺对眼里有活的人还是很宽容的。
她踩在地里,蹲下身子,用随身携带的一个小铁铲将那被大雪覆盖的土壤翻了出来。
一众人便围在她身后看着她的一举一动。
只见谢莺将那泥土翻出来,放在鼻尖嗅了嗅,眉头不自觉蹙起,他们都下意识屏住呼吸。
谢莺头也没回,开口:“记。一号田土质坚硬,土壤缺乏营养,不利于瓜果蔬菜的生长,需要辅以营养液,多松土改善土质。”
她一口气说完,身后一片寂静。
许是沉默让她察觉到了异样,一回头就看到大家茫然的神色。
封越握笔的手停在半空,不曾落下去,显然并不能听懂谢莺所说,也无法记录她所说。
谢莺猛地反应过来,她这压根就不是在现代,她的职业病又犯了,说了那么多现代词汇,他们能听得懂才怪,赶忙换了一种合宜的表述。
封越这才动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