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谢你的周全体贴

作品:《给继父生子?我逆嫁糙汉娇养崽崽

    冯氏的手在颤抖,她有多少年没有见过新的布料了?


    而且,这不是平时穿的葛麻布,而是粗棉布,要比葛麻布舒服得多。


    “凌儿,这,这不好吧?”她小心翼翼地看看顾云安,又看看两个小的,眼睛酸胀得难受。


    顾云安低笑道:“阿奶,凌儿说得没错,以后我们的日子肯定是越过越好的。”


    “这次买的只是粗棉布,应该够你们每人做两身衣服的。”


    “里面还有些浅色的,给三妹做。”


    “下次咱们换成细棉的。”


    叶凌脸上的笑容很暖,虽然是粗棉,但想起上次他说的树大招风的道理,便明白他为什么不直接买细棉了。


    她故意道:“阿奶,你一直推辞,不会是你不会做女红吧?”


    冯氏被她这话逗得哭笑不得:“你这丫头!既然如此,那阿奶就收下了。”


    孙女与孙女婿的一番心意,她得收下。


    她决定了,以后要多过来帮忙,不能让孩子太累着了。


    “这就对了。”叶凌道了句,蹲下来逗两只狗崽。


    两只小狗崽也本能地喜欢她,在她蹲下来后就往她这边磨蹭过来。


    顾云安看着这一幕,眸色微深,解释道:“这两只小狗崽出生的时间不长,也才一个多月就被送人了。”


    这个年代能养活人就不错了,有几家人愿意养狗的?


    特别是小狗崽,一般都是被送人的命运。


    不过,就算是送人,同村之中也很少有人愿意要的。


    在乡下人的观念里,养狗是有钱人的游戏。


    “好,既然送到你手上,便是与我们有缘,以后我们养了。”


    “小宇,小晞,你们去给小狗崽搭窝好不好?”


    两个孩子小心翼翼地把小狗崽抱起来,乖巧地应声:“好。”


    他们之前帮兔子搭过窝,现在倒是会了。


    叶凌又看了看板车上,还有一杆秤,两个大木盆与几个坛子。


    她好奇道:“这些干嘛呢?”


    “浴盆,你一个,三妹妹与阿奶一个。”


    叶凌看他的目光变了样,这个男人要不要这么细心体贴啊?


    冯氏赶紧道:“这个不用了,我们的还能用呢。”


    “阿奶,他买回来了,你就带回去用,总不能让我用两个吧?”


    冯氏只好收下,脸上的皱褶子又加深了几分。


    顾云安把几个坛子抱进去,叶凌能感受到这里面装了东西的,但他没说,她也没问。


    “叶兰,帮忙盛粥吃晚饭。”


    她脸上的笑意也压抑不住,往灶房走去。


    她的饼还没有煎完,不过也没事,吃完饭后再煎便是。


    顾云安将坛子放好时解释一句:“这里面的是香油。”


    叶凌的动作顿住,这个时代的香油多贵啊,他怎么就买香油了?


    “猪油煎饼也很好吃的。”她心疼地嘀咕一句。


    只是,正如她刚才所说,买都买回来了,她总不能让他拿去退了吧?


    “下次别再买了。”她只好又补上一句。


    他低低地应了声好,便去洗手吃饭。


    吃过饭后天色已经黑了,叶凌让冯氏带两个饼回去给阿爷,顾云安送她们回去。


    叶凌给孩子洗完,又哄她睡着了,才又起来继续煎饼。


    顾云安回来后烧火,只剩下两个人时,她才真诚地道谢。


    “云安大哥,谢谢。”


    他头也不抬:“谢什么?”


    “谢谢你为我阿爷,阿奶考虑得那样周全。”


    他闷声道:“他们以后也是我阿爷,阿奶。”


    她不说话了,他也没再说话,两人沉默地继续煎饼,气氛有些沉闷。


    “你今天共花了多少银两?是不是没有银两了?我给你拿些吧。”


    “下次我去镇子上再问你要。”


    她的唇角莫名翘起来,心中竟是莫名生起一种暖暖的感觉。


    她有感而叹:“能当你的妻子,似乎是一件挺幸福的事。”


    他唇角渐渐勾起弧度,却没有说话。


    叶凌也只是有感而发,并没有多想。


    从他对两个孩子就能看出来,他对已故的妻子是爱到心坎里的那种,估计以后都没人能再走进他心里了吧?


    这一刻,她竟是有些羡慕那位已故的女子。


    在这个时代,能得一人心是多么难得的事?


    将饼煎好后,他先行离开,留灶房给她收拾。


    今晚的灶房里就算熄了火也还有光线,因为他买了油灯回来。


    将灶房收拾好后,她端着油灯回房,孩子睡出了一身汗。


    第二天,罗进昌也过来帮忙,在车夫进来收了饼与菜后,顾云安又上山去了。


    日子虽然忙碌,叶凌却过得特别充实。


    因为她们是用银两交赋税,官差进来收赋税时,他们也不用怎么忙,按人头付了银两后,又去忙碌起来。


    因为她们用银两交赋税,在村子里是独一份,一下子又引起了村民们的议论。


    “想不到,大丫那丫头还是个旺夫的呢,以前姓顾的父女三人,过的都是什么日子啊,现在竟然有银两交赋税了。”


    有人嘀咕道:“话说,他以前也没有谷交赋税。”


    “但他那时候打猎来代替赋税啊,也会与村民们换些粮食,像现在这样直接给银两的,还是头一回,连冯进昌两个老家伙的也都一起交了。”


    “也不知道李氏现在是否会后悔?好好一个女儿,硬生生被她往外面推了。”


    “怎么可能不后悔?你没看她之前好几次想闹事来着?只可惜啊,大丫那个丫头也是个狠心的,硬是不给她一点机会。”


    “除了李氏,当初那几个喜欢姓顾的丫头,现在应该也后悔了吧?”


    “可不是?谁能想到,顾小子穷只是因为被两个孩子拖累了,有个人帮他照顾孩子,他现在的日子好过太多了。”


    村民们一个个议论纷纷,羡慕得不行。


    顾云安是外面来的,长得也帅气,加上身材高大,村子里不少小姑娘都喜欢他。


    只可惜,因为他带着两个孩子,又穷,那些姑娘的父母都不同意这门亲事。


    现在倒好,他娶了大丫后,这日子是越过越好了,连两个老人的日子也跟着好过了很多。


    要说不羡慕那是不可能的。


    李氏阴沉着脸远远地站在一处屋檐下,听着村民们的议论,她的脸色更是难看。


    这几天那个男人也不再来找她,更没有再来帮忙了。


    这几天她也一直忙着翻田,没空去想那么多。


    此时看到不远处有两道目光一直盯着她看,她抬头,是两个男人。


    她吓得赶紧低下头,往前面走去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