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再入地府,佛门大兴之谜
作品:《西游妖尊:从掠夺词条开始》 一座巨城矗立,虽处于人间,但却属阴阳两界的交界处,多为阴司神灵逗留之地。上一次前来,因为遭受佛门围堵,却是不曾见识到阴阳交界之地的繁华。
“嶓冢城。”
牌匾上刻画着三个大字,却是与嶓冢山一样的名字。
陈阳踏入城池,只见城中楼阁殿宇,商摊店铺鳞次栉比,井然有序。
街头上除了阴司神灵外,还有人间修士与妖族。
不过,一切却显得十分平和。
彷佛在这里,抛却了世俗的仇恨一般。
当真是有趣。
想来是因为有阴司镇压吧。
陈阳穿过嶓冢城,直入阴司门户。
只见,阴司门户前站立着两尊阴将,并非印象之中的牛头马面和黑白无常,倒像是人族阴魂成道的鬼修。
这实力吗?
只有天仙境界。
作为看守阴司门户的阴将,能有天仙倒也不差。
想来暗中还隐匿着阴司强者。
听说阴司门户镇守着阴司鬼帝,也不知是真是假?
却是他上次心智迷失,不曾见到鬼帝出手,否则也就不会有此疑惑了。
只见陈阳刚刚接近,只见两尊阴将便冷厉的开口道:“阴司门户,若无阴司手谕,任何生灵不得出入阴司。”
丝毫不在意陈阳的修为几何。
陈阳对此,也不曾在意。
说来,老师身为阴司酆都之主,这地府也算是他半个家。
哪有对家里人置气的。
陈阳颔首一笑:“烦请通禀秦广王,赤炎求见。”
两尊阴将打量了一眼陈阳,似是见其气息浩如渊海,当即也不耽搁,化作一道幽光入了阴司。
半晌后,只见一尊头戴黑冠,身着黑袍的大汉自阴司门户踏出。
狐疑的打量了一眼陈阳,皱眉道:“道友不在积雷山,来我阴司作甚?”
陈阳稽首一礼:“叨饶了。今日前来,是为再见酆都大帝一面。”
秦广王皱眉沉吟几息,颔首道:“本王可带你入阴司,至于大帝见与不见,便要看你的机缘了。”
“多谢。”
秦广王与陈阳踏入阴司之后,嶓冢城无数生灵眸中尽皆浮现一抹疑惑之色。
哪里来的强者,竟然能得阴司殿王亲身相迎。
赤炎妖神的名头虽然响亮,但整个洪荒太大了,闻名却不一定见过面。
所以,不相识,倒也正常。
入了阴司,陈阳好奇的打量着阴司之地,倒与人间无二,唯有阴司之中充斥着无尽的鬼气,显得有几分压抑。不对,对于鬼修来讲,想必是个修行的好去处。
正在陈阳出神之际,只听秦广王道:“道友昔日震杀佛门一尊佛祖,当真是大快人心。倘若道友不是妖族,我阴司倒想要与道友结交一番。”
“呵呵。”
“巫妖之战已是过去式,道友又何必耿耿于怀?”
秦广王沉默几息,感叹道:“巫妖大战,实为大劫加身,被逼无奈。但巫妖两族因果纠葛之深,远非一时一刻所能解去。况且,吾说了也不算。”
陈阳颔首点头。
也当是巫族退出了洪荒天地,否则巫妖两族怕是还多有纷争。
“道友稍待片刻,吾前去通禀大帝。”
几息后,秦广王现身,望向陈阳的眸子中闪过一抹异色。
其竟然是截教弟子?
早该想到的。
昔日,其不惜震杀长耳定光仙,得罪佛门。
这般大的手笔,又怎么可能是寻常散修敢为。
眼下看来,却是为了清理门户。
秦广王摇头苦笑:“道友早该言说是截教弟子的,否则又岂会这般麻烦。”
陈阳莞尔一笑,没有接话。
秦广王笑道:“道友自去面见大帝吧,待道友出来,再与道友痛饮一番。”
“多谢。”
酆都殿内,
通天三尸所化的道人依旧垂坐于蒲团之上,见陈阳踏入大殿,面上方才露出一抹笑意。
“弟子拜见老师。”
“嗯。”
“听闻你将长耳杀了?”
“长耳背弃我截教,致使老师被禁足紫霄宫,我截教弟子身受劫难,其死不足惜。”
“杀了便杀了吧。”
“昔年,我见他根脚不凡,又是身为天厌讹兽,这才于心不忍收其为徒,却不曾想会使截教覆灭,却是吾之过也。”
“我截教教义是为截取天道之下一线生机,老师收长耳为徒实为无过。”
“呵呵。”
“你倒是看的通透。”
“只是,可惜了我那六魂幡。”
六魂幡为天地灾厄异宝,可拖圣人入劫受灾。
长耳直至身陨都不曾动用此宝,想来是落入了佛门手中。
“老师放心,是我截教的东西,弟子终有一日会夺回来。”
“罢了,不谈这些烦心事。”
“你此番前来又是为了何事?”
陈阳沉吟道:“老师,弟子尚有一惑不解。”
“哦?”
“说来听听。”
“老师,佛门大兴究竟是何意?”
通天侧目,淡淡一笑:“此事说来话长,既然你想要知晓,那便与你言说一番。”
“说来,此事还需从上古谈起。”
“彼时天道未显,众生争渡。天地间诸多大神都欲争夺道祖之位,其中除了你师祖外,还有魔祖罗喉,扬眉道人,玄黄老祖,乾坤老祖,阴阳老祖等数尊大能,其皆是自混沌初开之际,转生入的洪荒。”
“然,道祖之位只能由一人执掌,故而爆发了一扬波及洪荒的大战,谓之:道魔之争。”
“那一战可谓是十分惨烈,除了你师祖外,众多大能相继陨落,魔祖罗喉更是在身陨之际,心头不甘之下引爆了西方地脉,致使西方地脉损毁,灵气散去大半。”
“西方贫瘠,也是由此而来。”
“如此,你师祖虽然坐上了道祖之位,却也欠下了西方大因果。”
“准提和接引之所以能成就圣位,极大原因也是因此。然因果之大,远非两尊圣位便能化去的,故而西方才有此次大兴。”
陈阳低头沉思。
这些东西他在前世便已知晓,且相差不大。
这般来讲,与其说是佛门大兴,倒不如说是西方大兴才更加合理。
或许是因为佛门占据西方,这才有的佛门大兴一事。
陈阳抬头:“老师,这般说来我截教覆灭,也是相助西方大兴了?”
“是,也不是。”
“封神大劫确是为了填充天庭神位空缺,只不过佛门因此钻了一个空子而已,却是从中寻到了一丝西方大兴的契机。此次劫难,也算是全了西方大兴的因果。”
陈阳颔首,眸中闪过一抹精光。
“老师,是否此劫应在西方,而非佛门?”
嗯?
通天微微愣神,沉吟几息,摇了摇头:“佛门势大,已是不弱于道门,西方大兴与佛门大兴并无区别。不过,你所言倒也不假。”
难怪佛门如此急于求成。
所以,西行取经四人身上的天道大势不是来自人族,也不是妖族,更不是天庭。
而是西方大地吗!
得大势加身者,便会承载西方气运,实现大兴的契机。
倒也不是不可为。
陈阳再次抬头看向通天:“老师,如来可是多宝师兄?”
通天漠然。
良久之后,悠悠一叹:“此事吾也不得而知,你若是想要知晓,尚需去往天庭询问一下你那位大师伯。不过,多宝性子虽然刚烈,但跟我年月最久,应是不会背叛我截教,想必其中另有隐情。”
陈阳颔首。
事至如此,他已然知晓了自己想要答案。
不过,眼下尚还缺少一个引子。
陈阳沉声道:“老师,弟子之道在于杀戮,洪荒生灵多沾因果,老师可知晓上古凶兽。”
通天皱眉看向陈阳,眸中闪过一抹思索之色。
天地之间少有圣人看不透的存在,但他这位弟子却是其中之一。
混沌之法难修,
大道难悟。
但在这位弟子身上却似毫无桎梏。
杀戮也能证道?
通天眸中闪过一抹思索,沉吟良久。
方才悠悠道:“若有闲暇,可去四海之中查看一番。”
陈阳颔首,稽首一礼:“弟子多谢老师。”
通天叹道:“若不可为,也无需强求,西方二圣亦非易与之辈。”
陈阳恭敬道:“弟子省的。”
与通天闲聊了片刻,陈阳遂即告辞离开了酆都殿。
望着陈阳的背影,通天心头陡然涌现出一抹想法。
或许,这洪荒又将大乱了。
只是,不知是好是坏。
不过,这洪荒确实平静太久了,也是时候该生出一些动荡了。
通天张着深邃的眸子抬头看去,目光好似穿透幽冥,抵达了一处未知所在。只见在无边混沌之中,矗立着一座荒芜的殿宇,殿宇匾额之上书着‘紫霄宫’三个大字。
三字好似蕴含着千万条大道,
不禁令人沉于其中。
而在其中坐落着不知多少个蒲团,每一个蒲团之上都残留着一抹气息。
气息分外明显,有强有弱。
即便是最弱的蒲团之上也蕴含着太乙金仙的气息,强大的蒲团之上更有准圣气机萦绕,而且还不在少数。
足见,洪荒底蕴之深。
而在,紫霄宫最靠前的位置,仅有六个蒲团。
六个蒲团倒显得平平无奇。
不过,六个蒲团现有三个蒲团之上正盘膝坐着一老,一中,一青三个道影。
却是服用了殒圣丹,被禁足紫霄宫的三清圣人。
“老师,你究竟意欲何为?”
天道无情,从不插手洪荒大势,更无定数一说。
说是大劫,也不过是人为造成的而已。
但自老师成圣之后,这洪荒便出现了定数一词。
定数何来?
自然是出自这位教化众生的道祖之手。
其虽然以身合道,
但又岂会甘心成为天道傀儡?
想来应该是另外的证道之法。
只不过,这证的道却不是天道,而是虚无缥缈的大道。
纵使盘古大神都未曾功成,老师你焉能证得大道?
只可惜,如此浅显的道理,其却是身在棋局难以自知。
通天平静的收回目光,也不再徒增烦恼。
道祖有道祖的谋划,圣人亦有圣人的谋划。
这洪荒天地,从来没有心思简单之辈。
另一边,待陈阳出了酆都殿,只见秦广王正翘首以待。见到他出现,当即颔首一笑:“道友,不若随本王前去痛饮一杯?”
陈阳笑道:“道友相请,在下自无拒绝的道理。”
阴司在洪荒的威势比不过天庭,但并不意味着其就实力不济。
相反,阴司的实力极强。
单单十尊阴司殿王,便都是大罗金仙修为。
再观天庭,
除了那位大天尊是准圣外,明面上可就只有太白金仙这一尊大罗而已,或许有所隐藏,但能有十尊大罗吗?
可不见得。
瘦死的骆驼依旧比马大。
阴司藏拙啊!
待从阴司出来,已是夜色微隆。
陈阳身上虽有几分酒气,但到了大罗金仙这等境界,哪里还会有喝醉一说。
不过是,满足一下口腹之欲罢了。
陈阳驾云浮于天际,眼下取经人西行,佛门一时半刻应该不会前来寻麻烦,倒是无需担忧。
老师提及四海,
莫非四海之中还另有隐情?
四海?
龙族?
龙族身为上古三族之一,其实力昔年可是纵横洪荒,令万族俯首称臣,便是凤族与麒麟一族,也多有不如。但,时至今日, 却有些令人唏嘘了。
龙族子嗣匍匐于洪荒众多势力脚下,甘为犬马。
别的且不说,眼下小白龙沦为坐骑就能看出龙族的颓势。
如此,可不似昔年纵横洪荒的模样。
看来,确实是该去龙族看看。
不过,此去尚还要做些准备才是。
陈阳脚下虹光闪烁,化作一道流光疾驰而去。
······
祭赛国,
为西牛贺州之地有数的人族大国,其繁华程度甚至可以与大唐长安相媲美。而祭赛国之所以如此强大,一切只因其以佛门为国教,全国皆为佛门信徒。
其次,便是祭赛国内有一座金光寺,寺中舍利佛塔之上放置着一件舍利佛宝。
佛宝终日散发着豪光,使得妖魔不敢到此肆虐。
多年下来,这才造就了祭赛国的强大。
夜半子时,
天降血雨,腥风阵阵,
只见散发着豪光的舍利佛塔之上陡然一暗。
祭赛国都城之中,一尊头顶王冠,身着裘服的老者垂坐于王座之上,平静的望着这一幕,似乎对于舍利被人抢了去丝毫不加在意。直到有人前来传信佛宝遗失,其面上方才露出一抹震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