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点将出征

作品:《大秦巡天司

    当十三皇子报出陈廉的身份情况时,社稷坛上一时间鸦雀无声。


    这张字符的作者,是一个巡天卫?


    这么精妙绝伦的诗句,是那个巡天卫写出来的?


    这,是不是哪里不太正常?


    还是哪里搞错了?


    一时间,现场不认识陈廉的王公大臣们,纷纷都对这个不知从哪个旮旯角冒出来的巡天卫充满了好奇。


    至于那些认识陈廉的人,脸上的惊骇和震荡,更是有过之无不及。


    孙英姿一度怀疑自己听错了,但听见旁边的九皇子在那呢喃着“陈廉”,那张披着【百态相】面具的面部,仍旧挤出了无以复加的动容表情。


    陈廉智勇双全,她是知道的。


    但她真的不知道陈廉在文韬学问方面还有造诣。


    更不知道陈廉居然在书写字符上有着超然的天赋!


    但惊叹之余,孙英姿心里生出了好奇,不明白陈廉怎么突然抱上了十三皇子的大腿,还成了麾下的幕僚?


    “难道说,他也察觉到了皇帝准备拿他当替罪羊了结案子,为求自保,便找关系投效了十三皇子?”


    孙英姿如是猜测着。


    对此,她没有反感。


    只有宽心的一抹轻松感。


    不管怎么说,陈廉在这种重要场合,写出了这张【破字符】,完美契合了皇帝的心思,那等同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有这么多的皇子朝臣们作见证,陈廉必然名声鹊起。


    如此一来,皇帝再想把陈廉当软柿子捏,自然就得掂量一下了。


    而且有了十三皇子的庇护,各方想再动陈廉,也得有所顾忌。


    就比如她身旁的九皇子,呢喃了陈廉的名字几次后,脸色愈发凝重。


    他之前就有听过陈廉的名字。


    一开始据说是孙英姿向皇帝举荐的人才,协助东巡平叛。


    随后在驿馆内据说也是这家伙发现了问题,将林管家以及那些杀手一网打尽。


    最后,在京兆府,还是这家伙上蹿下跳,逼着孟瑞丰,极力想把自己和武南伯拖下水。


    原本他确定皇帝要偏袒自己之后,就蓄谋着要报复整治陈廉的,结果陈廉又叒出现了在他的面前!


    还是以这么惊世骇俗的方式!


    “巡天卫,陈廉……”


    这时,屏风后再度传来了皇帝的声音,打破了这诡异的现场。


    “似乎在哪听说过,对了,是不是泰王之前向朕举荐的那个泰安府千户所的卫兵?”


    “正是,皇爷爷。”孙英姿拱手回道。


    “他此番跟着你回京,应该刚正式进了巡天司报到吧。”皇帝沉吟道:“可他怎么现在又跑去给十三出谋献策了呢?”


    这个问题,孙英姿回答不上来。


    十三皇子往台阶上又走了一段,来到了孙英姿的身旁,作揖道:“回禀父皇,这陈廉与儿臣的门客邬有道是友人,邬有道写字符的功底不深,于是就邀请陈廉今夜一同过来,帮忙用意念润色符纸。”


    他还是知道利害瓜葛的。


    巡天卫不方便与皇子走得过近,于是他就把陈廉包装成一个凑热闹的看客。


    巡天卫公务时间之外,跟着朋友过来凑热闹,律法总没有限制吧?


    只是,谁都没想到这个看客,俨然成了今夜皇家诗会的主角。


    “结果,他就写出了这张破字符。”皇帝的声音幽深似海。


    又沉默了一会,他轻笑了一声:“的确是一个人才啊。”


    孙英姿便趁机向皇帝谏言道:“皇爷爷,臣孙奉命东巡时,陈廉作为钦差使者,贡献颇多,击溃净土教叛军,到赈灾安民,以及在云州府调查通敌案,他可谓居功至伟。”


    这么大的功劳,按理说回京后,理应受到封赏的。


    但皇帝之前摆明了是故意,只封赏了孙英姿,仿佛陈廉不存在似的。


    或许从那时起,皇帝就已经萌生了卸磨杀驴的心思:找个由头拿陈廉开刀,免得孙英姿的风头太盛。


    现在孙英姿当着众人的面,提了陈廉的功绩,皇帝自然不好再刻薄寡恩。


    “既然他如此不凡,那接下来就好好在御龙台当差,为大秦效力,至于具体的封赏,由礼部斟酌拟定吧。”皇帝淡淡道。


    末了,他又提了一句:“但无论是你们这些皇子皇孙,还是满朝臣子,都要记得,什么身份就该做什么事情,恪尽职守,莫要逾越了本分。”


    这相当于重点警告了孙英姿、九皇子和十三皇子,乃至底下的武南伯等人,以后规矩老实点,不许再有擅作主张的行为。


    而且,他的潜台词也不允许陈廉再私下结交朝臣和皇子皇孙了。


    所有人齐齐作揖表忠心。


    “话归正题,这破字符,倒是甚合朕意。”


    皇帝感慨一叹:“朕在位几十载,功过皆有,最大的过错,就是丢了东北疆土。朕不愿百年之后背负丧土之君的骂名,更不愿在九泉之下无颜面对列祖列宗,趁着今夜你们都在,朕想问问你们可有击破妖庭、收复东北的计策?”


    原来,这就是皇帝递出的那张字条,最大的深意。


    他睹月思念的不是什么故人故事,而是东北故土!


    毕竟,丧土的耻辱,对于皇帝来说太沉重了。


    对内不管怎么民不聊生,史官都可以尽量粉饰太平。


    但国土沦丧,却是史书上怎么都掩饰不了的。


    如果说这位大秦皇帝在任上还有什么执念,除了修仙,就是夺回东北疆土。


    “父皇,儿臣愿意身先士卒,替您远征东北、收复故土!”


    九皇子毅然决然地说道。


    “儿臣也请愿做父皇的先锋军马前卒!”十三皇子跟着道。


    对于儿子的请缨,皇帝却没有立刻表态,转口道:“武南伯。”


    武南伯连忙起身走出来,站在台上,作揖朝圣:“陛下请示下。”


    “这些人里,就属你的作战经验最多,当年还曾镇守过东北,唉,朕许多次在想,当年若是不将你从东北调去征讨南疆,东北也不会被妖庭窃取了。”皇帝悠悠一叹。


    一说到这茬,很多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意味深长的小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