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霜雪重遇

作品:《答案·谨慎参考

    霜降那日,霖安城落下今冬第一场雪。


    绒絮般的雪片簌簌而坠,转眼间便将城郊古宅染成素白世界。


    垂花门外,百年老梅的虬枝压着厚雪,时不时发出不堪重负的“咔嚓”脆响。


    浓曦身着藕荷色交领襦裙,跪坐在暖阁窗边的矮榻上,指尖捏着细毫笔,正专注地在素绢上勾勒缠枝莲纹样。


    烛火摇曳间,她侧脸的轮廓柔和温婉,肤若凝脂的面容在暖黄光晕里,更添几分古典仕女图般的韵致。


    “浓姐,最后一组镜头拍完啦!”助理小满小心翼翼将摄影器材装箱,转头瞥见她眼下淡淡的青影,忍不住心疼道,“连续半个月赶工,您总算是能好好歇口气了。”


    “辛苦你和摄制组的各位了。”浓曦搁下画笔,接过对方递来的热姜茶,氤氲热气模糊了睫毛上细碎的霜花。


    “还知道心疼人?”苍老的声音从门外传来,白发苍苍的林老师拄着枣木拐杖踱进来,玄色夹袄袖口沾着未掸净的朱砂,“为了复原这批宋代缂丝纹样,天天熬到后半夜,当自己是铁打的不成?”


    嘴上责备着,却变魔术似的从袖中掏出个锦盒,“刚烤好的桂花糖糕,给你留的。”


    浓曦打开锦盒,甜香混着桂花香扑面而来,顿时笑弯了眉眼:“林老师这手艺,都快赶上专业糕点师傅了。”


    “少拿话哄我。”林老师哼了声,在她对面落座,枯枝般的手指轻轻叩着桌面,“打算什么时候走?自从你们来了,我这老宅就没消停过。”


    小满在旁捂嘴偷笑:“林老师,您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上个月有个百万粉丝的网红想拜访,您直接把人堵在门外,怎么浓姐来,您就手把手教了两个月?”


    “她能一样吗?”林老师吹了吹胡子,浑浊的眼底却泛起笑意,“真心想把缂丝技艺传下去的孩子,如今可不多见了......”


    话音一转,突然正色道,“对了,上次跟你提的事,考虑得咋样?我老友家的孙子,也是搞传统工艺的,和你年纪相仿。”


    浓曦正在整理画稿的手微微一顿。半月前林墨确实随口提过这茬,当时她只当是老人玩笑,没想到竟被认真记在心里。


    见她沉默,林老师从怀中掏出手机,调出一张微信名片:“小伙子叫沈砚,在苏绣研究所工作,你俩肯定有共同话题。”


    屏幕上“Y”字的简洁网名映入眼帘,搭配纯黑背景上若隐若现的丝线纹理,莫名让浓曦心跳漏了一拍。为避开话题,她慌忙起身:“雪好像更大了,我去拍些空镜素材。”


    待裹着一身寒气返回屋内,林老师已在桌上留了碗酒酿圆子,青瓷碗下压着字条:明日雪停再走。


    小满抱着羽绒服凑过来:“浓姐,刚接到通知,航班取消了,咱们得先去临州转机。”


    辗转抵达渝城时,夜幕早已深沉。浓曦刚出航站楼,就看见闺蜜乔棠裹着白色毛绒大衣,举着“曦曦宝贝”的灯牌又蹦又跳。


    暖黄路灯下,对方发梢缀着的珍珠发饰闪着细碎光芒,像把星河揉碎别在了鬓边。


    “可想死我了!”乔棠扑过来要抱,瞥见她身后空荡荡,“小满呢?”


    “她家里临时有事,先回去了。”浓曦接过对方塞来的热可可,甜香混着奶香驱散了几分寒意。


    乔棠突然压低声音,神秘兮兮道:“我跟你说个大事!我哥今天刚从法国回来,特意来接咱们......”话未说完,一辆黑色商务车缓缓驶来,车灯刺破雪幕,照亮驾驶座上的人影。


    浓曦的呼吸骤然停滞。车窗降下的瞬间,雪光映出那张阔别八年的脸——林墨穿着挺括的黑色羊绒大衣,腕间缠绕着熟悉的缂丝纹样手绳,眉眼间褪去了少年的张扬,却添了几分冷硬的棱角。


    那双曾含笑教她辨认丝线经纬的桃花眼,此刻隔着风雪望过来,平静得如同结了冰的深潭。


    “哥,这是我闺蜜浓曦!”乔棠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浓曦攥紧温热的可可杯,指甲几乎掐进掌心。


    记忆突然翻涌,八年前的雨夜,也是这样一双眼睛,在工作室的暖灯下,专注地为她调试缂丝机的梭子。可后来他突然出国,连句告别都没有。


    “上车。”林墨简短说道,目光掠过她时没有丝毫停留。浓曦咬着唇坐进后座,车载香薰的雪松香混着若有若无的墨味扑面而来,却让她眼眶发酸。


    乔棠叽叽喳喳说着最近的趣事,林墨只是偶尔应一声。浓曦盯着车窗上凝结的水雾,看那些水珠蜿蜒成模糊的线条,就像这些年被时光揉碎的心事。


    当车子停在小区楼下,她几乎是逃也似的推开车门。


    “谢谢。”她对着车内匆匆道谢。林墨却在这时摇下车窗,路灯照亮他冷白的下颌线:“市非遗中心下周有宋代缂丝特展,缺策展人。”


    他顿了顿,声音轻得像雪落在肩头,“需要帮忙随时说。”


    车门缓缓升起,隔绝了未尽的话语。浓曦站在雪地里,看着车子尾灯消失在转角,才发现掌心的可可杯早已凉透。


    寒风卷起几片雪花落在睫毛上,融化成水珠,分不清是雪还是泪。


    回到公寓后,浓曦盯着手机里“Y”的微信头像,犹豫再三还是按下添加键。


    几乎是瞬间,对方通过了好友申请,对话框却一片寂静。她盯着空白界面发了会儿呆,将手机倒扣在桌上,开始整理拍摄素材。


    接下来的日子,浓曦投入到紧张的后期制作中。每当深夜剪辑视频时,手机屏幕总会偶尔亮起,“Y”的头像安静地躺在消息列表里,始终没有新消息。


    她强迫自己专注工作,可在给缂丝工艺片配解说词时,那些与林墨学艺的过往,总会不受控制地涌上心头。


    转眼到了周末,乔棠突然发来消息,说要组局聚餐。浓曦本想推辞,却拗不过闺蜜的软磨硬泡。


    当她到达餐厅包厢时,一眼就看到坐在主位的林墨。他穿着深灰色西装,正低头翻看菜单,侧脸的轮廓在暖光下显得愈发冷峻。


    “快来快来!”乔棠眼尖地招手,拉着她在林墨对面坐下,“今天专门订了浓姐最爱吃的淮扬菜。”


    席间,乔棠不停地活跃气氛,可浓曦总觉得浑身不自在。林墨始终话不多,偶尔与旁人交谈,声音沉稳疏离,和记忆中那个会笑着调侃她“小迷糊”的少年判若两人。


    当服务员端上蟹粉狮子头时,乔棠突然道:“哥,你还记得吗?浓姐以前最不会剥螃蟹,每次都弄得满手油......”


    空气瞬间凝固。浓曦握着汤匙的手微微颤抖,抬眼撞上林墨投来的目光。那双眼睛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转瞬即逝,随后他淡淡开口:“都过去了。”


    简单的五个字,却像重锤般砸在浓曦心上。她低头搅动碗里的汤,努力不让眼眶发红。


    饭后,乔棠说要去商场逛逛,林墨以公司有事为由先行离开。浓曦站在餐厅门口,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人流中,突然发现他走路的姿势都变了,不再是记忆里那副随性洒脱的模样。


    回到家,浓曦收到林墨发来的消息:“特展筹备进度表发你邮箱了,有问题随时沟通。”她盯着这条不带任何感**彩的工作讯息,回复了个“好”字。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开始频繁交流特展事宜。林墨的工作风格严谨到近乎苛刻,对每个细节都要求完美,浓曦在与他的对接中,渐渐找回了当年学艺时的专注。


    随着特展日期临近,两人的交流也从线上延伸到线下。在非遗中心的库房里,他们一同整理宋代缂丝文物,讨论布展方案。


    林墨身上淡淡的雪松香混着古旧织物的气息,总会让浓曦想起从前。但他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专业而客气,仿佛那些年少时的情谊,真的只是一场遥远的梦。


    特展开展当天,展厅里人头攒动。浓曦站在一幅《莲塘乳鸭图》缂丝前,为参观者讲解工艺细节。不经意间转头,看见林墨站在展厅入口,正与几位专家交谈。


    他穿着深蓝色西装,身姿挺拔,目光扫过展厅时,与她的视线短暂相撞。那一刻,浓曦仿佛又回到了初遇的那个夏天,少年站在缂丝机前,回头对她微笑。


    展览结束后,乔棠组织庆功宴。酒过三巡,乔棠喝得脸颊绯红,拉着浓曦的手感慨:“你们俩啊,明明心里都有对方......”


    话没说完,就被林墨打断:“别胡说。”他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冷意。


    散场时,林墨提出送浓曦回家。车内气氛压抑,浓曦盯着窗外飞逝的霓虹,不知该说些什么。


    直到车子停在楼下,林墨突然开口:“当年突然出国,是因为家里出了事。”浓曦猛地转头,看见他紧握着方向盘的手青筋暴起,“没来得及跟你解释,是我的错。”


    浓曦喉咙发紧,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沉默片刻,她轻声道:“都过去了。”


    下车时,她听见林墨低低说了句“对不起”,可风裹着这句话,消散在寒夜里。


    回到家,浓曦站在窗前,望着城市的灯火发呆。手机突然震动,是“Y”发来的消息:“明天有空吗?想带你去个地方。”她盯着屏幕许久,回复:“好。”


    第二天,林墨带她来到城郊的一处老宅。推开门,竟是间缂丝工作室,里面摆放着熟悉的缂丝机,墙上挂着他们曾经合作的作品。


    “这些年,我一直在找机会把这里重新弄起来。”林墨轻抚着缂丝机,声音难得带了几分温柔,“就像当年我们说好的那样。”


    浓曦看着满室的旧物,眼眶泛红。原来有些感情,即便被时光尘封,也依然会在某个契机下,重新破土生长。


    窗外的雪又开始飘落,这一次,不再是孤身一人的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