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哪儿也不去了!
作品:《美食:被裁社畜,狂揽百万订单!》 “这……这就好,这就好啊!”杨万里听得眼眶泛红,激动地拍着自己哥哥的胳膊。
兄弟俩在这边感慨万千,另一边,气氛却有些微妙。
大伯母从下车开始,眼神就一直躲躲闪闪。
当杨林的目光看过去时,她更是下意识地避开。
双手不自在地搓着衣角,头几乎要埋进胸口里。
杨林清晰地看到,不过短短一段时间没见,大伯母整个人憔悴了一大圈。
鬓角不知何时也添了些许白发,脸上的皱纹深刻了许多。
再也没有了以前那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杨林心里跟明镜似的。
他知道大伯母在想什么。
无非就是想起以前,自己家穷的时候,她那些瞧不起人的话,那些甩过来的冷脸。
那时候,她恐怕做梦也想不到。
有朝一日,救他们家于水火之中的,会是她最瞧不上的这个侄子。
风水轮流转,世事最是无常。
换做以前,杨林或许还会觉得心里有根刺。
但现在,看着大伯母这副模样,他心里那点疙瘩,早就烟消云散了。
人啊,总是在经历过大风大浪后,才懂得敬畏,懂得谦卑。
大伯母现在这个样子,已经是生活给她最好的教训了。
“大娘。”
杨林主动开口,声音温和,和往常没有任何区别。
“一路开车累了吧?快进屋歇歇。”
大伯母猛地抬起头,眼圈一下子就红了。
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哎,你这人,哭啥呀!”杨国伟在一旁看得着急,又有些心疼。
“小林都没说啥,你倒先抹上眼泪了!快擦擦,让人笑话!”
孙晓梅也赶紧走过去,拉住她的手,轻声安慰道:“嫂子,都过去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杨林笑了笑,没再多说。
他转身打开后备箱,开始往外搬行李。
“大伯,你们这行李也太多了,真不打算走了?”
“不走了!说不走就不走了!”杨国伟斩钉截铁地说道,也过来搭把手。
“我跟你大娘都商量好了,我这大半辈子,都在外面奔波,累了,也怕了。”
“还是家里好,还是村里踏实。”
杨林点点头,表示理解。
几个人一起,把大大小小的包裹搬进了大伯家的老屋里。
屋子虽然许久没人常住,但杨林母亲孙晓梅隔三差五就会过来打扫一下,所以里面倒也干净。
安顿好行李,杨林看着焕然一新的屋子,随口问道:“大伯,那你们回来,以后有啥打算没?”
“打算?”杨国伟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点上了一根烟,深深吸了一口,再缓缓吐出。
“还没想好,走一步看一步吧。先歇着,把这些年亏欠的觉,都补回来!”
他笑着说。
“那敢情好,正好,我爸一个人在家也闷得慌,以后有你陪着下棋打牌,日子就有意思多了。”杨林也笑道。
一家人坐在院子里,聊着天,气氛渐渐变得热络而温馨。
“哎呀,光顾着说话了,这都快到饭点了。”孙晓梅一拍大腿,“我去做饭!”
“妈,您歇着吧。”杨林站了起来,卷了卷袖子。
“今天我来露一手,让大伯大娘尝尝我的手艺。”
“你?”杨万里和孙晓梅都投来怀疑的目光。
“那可不!”杨林一脸自信,“我做的青椒肉丝,那是一绝!”
“行啊你小子!”杨国伟乐了,“那我可得好好尝尝!走,我给你烧火去!”
说着,大伯就兴致勃勃地走向了厨房。
杨林熟练地淘米下锅,然后开始准备炒菜的食材。
一块半肥半瘦的猪肉,几根翠绿的青椒。
他拿起菜刀,手起刀落,砧板上发出了“笃笃笃”的清脆声响。
肉被切成了均匀的细丝,青椒也同样如此。
大伯坐在灶膛前,熟练地塞进一把干草,用火柴点燃,再慢慢地添入木柴。
火苗“呼”地一下窜了起来,映红了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
看着灶膛里跳动的火焰,听着耳边清脆的切菜声,杨林忽然有些恍惚。
这个扬景,让他想起了很小的时候。
那时候家里穷,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回肉。
每次大伯从外地回来,都会带些好东西。
有一次,他就带回来一块亮晶晶的五花肉。
厨房里,大伯亲手把那块肉切开。
他记得清清楚楚,大伯把肉分成了好几份,其中一份最大的,给了爷爷奶奶。
然后,他又小心翼翼地切下两小块,一块给了自己的儿子杨民万。
另一块,则递到了当时正眼巴巴瞅着的小杨林面前。
“来,小林,拿着。”
大伯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
“跟你民万哥一样,都是大伯的好侄子,都有份!”
那时候,一块肉,就是全世界最美味的东西。
那种被惦记,被照顾的感觉,温暖了整个童年。
“小林!小林!”
大伯的喊声将杨林从回忆中拉了回来。
“想啥呢?锅都烧红了,油该冒烟了!”
杨林回过神,这才发现锅里倒的油已经热得开始微微卷起波纹。
“嗨,走了个神。”
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连忙将切好的肉丝滑入锅中。
“刺啦——”
肉丝与热油接触,发出了悦耳的声响,浓郁的肉香瞬间在厨房里弥漫开来。
他快速翻炒,等肉丝变色,再下入姜蒜末爆香,最后倒入青椒丝。
大火快炒,颠勺,调味,动作一气呵成,颇有几分大厨的风范。
就在准备出锅的时候,杨林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
他想起爷爷的牙口不好,太硬的东西嚼不动。
于是,他往锅里添了小半碗水,然后盖上了锅盖。
“这是干啥?炒青椒肉丝还要加水?”大伯好奇地问。
“把肉焖得软烂一点。”杨林一边控制着火候,一边解释道。
“爷爷牙不好,这样弄,他吃着不费劲。”
杨国伟闻言,愣住了。
他看着自己这个侄子专注的侧脸,心里百感交集。
这孩子,是真的长大了。
不仅有本事,有担当,心思还这么细腻。
几分钟后,杨林揭开锅盖。
一股浓郁香气,猛地从锅里喷薄而出,甚至飘到了院子里。
“我的乖乖,这也太香了!”
院子里传来了父亲杨万里的惊叹声。
杨林笑了笑,将焖得软烂入味的青椒肉丝盛入盘中。
“开饭咯!”
杨林端着菜,走出了厨房。
院子里,一张老旧的八仙桌已经摆好,上面铺着一层洗得发白的桌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