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陈春莲堂而皇之的出现在 “京大” ,他们心绪不宁

作品:《下乡知青做赘婿

    陈春莲在 “京大” 不但遇到了张全勇,还看到了她曾经的好姐妹兼室友 “段梅”。


    她在东北乡下待了六年多,如果不是碰到好心的大队书记 —— 袁向北的父亲,自己会遭遇到什么,这是她连想都没有勇气去想的。


    对他们两人,不仅仅是恨,是深仇大恨。


    但她现在要忍,因为她现在没有复仇的能力,她要等,等着自己强大,等着仇人弱小,她相信会有那一天。


    所以她一直都在刻意回避着两人。


    张全勇和段梅没想到在 “京大” 会看到陈春莲。


    她不应该出现在 “京大”?


    她应该在乡下 “牛棚” 里招人欺辱、招人唾弃才对!


    可陈春莲就这样以 “京大” 学生的身份,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他们面前。


    两人对她做过什么都心知肚明。


    他们俩慌了,害怕了。


    当他俩发现陈春莲就像不认识他们一样从身前走过时,他们更是心绪不宁。


    这是两个龌龊人之间的秘密,这个秘密不能被公之于众。


    所以他们要做些什么,要让陈春莲知道他们并不惧怕她,让她永远对当年的事闭上嘴。


    他们不能亲自对陈春莲做什么,一旦将她逼急了,可能事情会变得不可收拾。


    高铭阳可以为他们去做一些事情。


    需要他做的事情就是威胁和警告。


    高铭阳对两人以前对陈春莲做过什么并不知情,段梅跟他说的是陈春莲是张全勇以前在机械厂的同事,她想攀高枝、追求张全勇,让高铭阳警告她不要觊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她还告诉高铭阳,这是他舅舅张全勇的意思。


    高铭阳在学校嚣张惯了,段梅把让他做的事情讲完,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当晚,他在食堂故意把饭盒扣在了陈春莲身上。


    然后嚣张地看着陈春莲说:“同学,不好意思啊,不过我是故意的,你知道我为什么是故意的吗?”


    他说到这里,把饭盒里最后一点汤汁倒在陈春莲头上,然后看着她 “呵呵呵” 地笑了起来。


    “你要是想在‘京大’待下去,就别去想那些不属于你的东西,比如说,男人。呵呵!”


    高铭阳说完,冷笑了两声走了。


    这件事发生时,袁向北没在食堂,他是后来听别人说才知道的。


    袁向北回到寝室,看到高铭阳就问他为什么欺负新生陈春莲。


    高铭阳挑衅道:“我欺负谁跟你有什么关系,怎么,你想管?学校都不管我,你算老几啊?”


    袁向北不想跟他废话,伸手就要给他一拳。


    寝室同学担心他俩打起来,就上前抱住了袁向北。


    袁向北怒视着高铭阳骂道:“你他妈的给我等着,陈春莲是我姐,你欺负她,学校不管是吧,我打你学校是不是也不管,你们别拉着我,今天不揍他,我咽不下这口气。”


    高铭阳听到袁向北说陈春莲是他姐,是不是亲姐不知道,但他可是真要揍自己。


    袁向北比他壮实多了,他怕挨揍,推门跑出去找张全勇去了。


    张全勇知道后,担心事情闹大,来到寝室,当着寝室同学的面,狠狠训斥了高铭阳,又安抚了一阵子袁向北。


    他觉得自己这件事处理得差不多了,离开宿舍,当晚就找了学校后勤部门,要把袁向北调到 317 寝室去。


    第二天,袁向北找到陈春莲,问她昨天高铭阳在食堂欺负她的事。


    陈春莲说了可能是张全勇和段梅指使的,并告诉他,张全勇和段梅就是当年陷害她的人。


    陈春莲跟他讲完后,让他不要冲动,这个仇她一定要报,但要等,现在还不是时候。


    袁向北只能听话先把这事放下了,但他还是想查明白高铭阳跟张全勇和段梅的关系。


    跟高铭阳关系好的京城当地同学刘晓刚,跟他关系也处得不错。


    通过刘晓刚得知,张全勇是高铭阳的舅舅,段梅是张全勇的对象。


    一切都了然了。


    袁向北也被调到了 317 寝室。


    袁向北讲完事情经过,317 寝室的同学都很气愤,都想为陈春莲讨公道,但现在还真拿他们没办法,张全勇毕竟还是他们的辅导员。


    不过现在高铭阳也不敢再欺负陈春莲了,她有袁向北护着,在 “京大” 安静上学没问题。


    但张全勇和段梅都是龌龊小人,谁也不知道他们还会干出什么恶心事,总提防着也不是办法。


    沈卫东想到的办法是让陈春莲认识秦兰和徐倩倩,跟她俩在一起,想找陈春莲麻烦的人就要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那个份量了。


    沈卫东的办法得到全寝室人赞同,袁向北更是不停地向沈卫东道谢。


    317 寝室现在都是 “好同学联谊会” 成员,袁向北来到 317,自然也成了成员之一。


    好同学就要互帮互助,秦兰和徐倩倩知道陈春莲的遭遇后,既怜悯又气愤,答应沈卫东的请求自然不在话下。


    几人见到陈春莲,是周日在沈卫东家里 “好同学联谊会” 的宴席上。


    陈春莲年龄才二十九岁,长得端庄秀丽。


    听到她的遭遇,都以为她会是内向的人,见到后才知道,她很开朗、健谈。


    六年的乡下生活,因为有袁向北一家照顾,没有给这个姑娘带来多少磨难。


    所以她仍旧保持着活泼开朗的心。


    “好同学联谊会” 又增加了一名成员 —— 陈春莲。


    陈春莲跟秦兰、徐倩倩一样,都是中文系汉语言专业的。


    她的文学素养比她们俩高得多,三人聊起文学,这几个学经济的就插不上话了 —— 他们只有听的份。


    沈卫东虽然读了不少书,但他不像陈春莲那样真心热爱文学:他看书是为了打发时间,而她能从每部作品中汲取文学创作的知识。


    她在乡下时就已经开始动笔写书,完成的手稿已有三本。


    沈卫东问她想不想出版,如果想,他可以帮忙。


    陈春莲当然想出书 —— 喜欢文学创作的人,谁不想让自己的手稿变成铅字呢?


    现在政策越来越宽松,但她还不清楚如今是否允许出版这类书籍。


    更何况她写的书,都在叙述自己的痛苦体验,文字里满是悲伤和绝望等负面情绪。


    她担心出版社可能会拒绝出版这种风格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