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百年(二合一)

作品:《不是游戏吗?怎么病娇修罗场了?

    广袤的黄沙依在,但曾经耸立于沙海之上的月之民宏伟遗迹已消失无踪,只留下无垠的沙丘在烈日下起伏。


    但月之民们在遗址上清出了一个通往地底的幽深入口。


    “请随我们来。”


    小白率先跃入入口。


    玄影紧随其后,穿过一段向下倾斜,镶嵌着发光晶石的甬道,眼前豁然开朗。


    月之民的地下城池展现在眼前,但景象却令人心酸。


    曾经壮丽辉煌的地下都市,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


    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区域被艰难地清理和重建起来。


    崭新的,由纯净晶体构成的建筑在废墟中拔地而起,散发着柔和的月光。


    但更多的区域,仍是被碎裂的水晶掩埋。


    城池上空,那流淌着璀璨星河,如梦似幻的壮丽穹顶已不复存在。


    剩下的,是一道横贯整个地下空间的紫色空间裂缝。


    裂缝边缘闪烁着不稳定的光弧,像粗糙的缝线,勉强将破碎的空间“缝合”在一起,阻止着更进一步的崩塌。


    唯有那轮月亮仍高挂城池上空,成为这片废墟中唯一稳定和温暖的光源。


    玄影沉默地走在重建的街道上。


    街道上、废墟间,随处可见水晶螳螂的身影在忙碌。


    它们或用肢体切割着凝结的水晶,或是高举前肢引来月光修复建筑。


    当玄影走过时,这些忙碌的月之民们会暂时停下手中的工作,转向她,晶体身躯微微前倾,发出整齐而短促的清脆鸣响。


    “这是我们的礼节,它们在感谢你。”小白说。


    礼毕后,月之民便又投入到繁重的重建工作中,没有多余的言语。


    玄影强大的神识地扫过这片空间。


    她能清晰地感知到,在这座地下城池的深处有妖气存在。


    “这里还有妖族?”她问。


    “是,地下关着一些。”小白解释道,“并非所有的妖魔都被消灭。一部分在空间崩溃时逃走了,还有一部分被我们活捉,关押在更深层的地下。”


    它的声音很平静,没有仇恨,只有陈述事实的直白。


    玄影只是微微颔首,目光并未在地底方向过多停留。


    那些残留的妖族气息,与她心中所系之事相比,渺小得不值一提。


    在小白引领下,玄影很快来到了城池中心那座标志性的白色高塔。


    他们沿着内部盘旋的光梯,直达最高层。


    最顶端的银白色大厅内,气氛庄严肃穆。


    一群体型明显更为高大,晶体结构更加复杂的月之民正聚集在此,手中持着由纯净月光能量凝聚而成的权杖。


    它们正围在中间一座悬浮在半空中的奇异装置前。


    那装置的核心是一个缓缓旋转,散发着柔和银辉的轮盘。


    轮盘周围,无数纤细如发丝,闪烁着星光的银色丝线凭空漂浮舞动,如活物般勾勒出复杂而玄奥的轨迹。


    这便是月之民解读天命之线的神器。


    据说这乃是月神所赐的神器。


    为首那位最高大的月之民长老,其晶体呈现出皎洁的月白色。


    在玄影踏入大厅之时,它便带领着所有在扬的祭司,向玄影躬身行礼,动作整齐划一。


    在玄影进城前,小白就先让一名同胞回来通报了她的来意。


    “这位…圣者,”


    长老朗声道,月之民说话的声音都像在唱歌。


    “天命之线已开始编织,我们正在解读与恩人相关的命运轨迹,请稍待片刻。”


    月之民没有多余的客套,仪式早已开始。


    长老们注视着轮盘,手指拨动着其上连接的银线。


    玄影屏息凝神,目光紧紧锁定那旋转的轮盘和纷飞的银丝。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厅里寂静无声,玄影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终于,月之民的声音再次响起。


    它们交头接耳,似在交流,最后由那只最高大的长老发言,只是声音中多了些困惑和凝重。


    “圣者,恩人的命运…非常奇特。”


    “他的命运之线,并未彻底断绝,但也未并未清晰延伸…”


    “就像是,悬于生死之间…”


    “晦暗不明,难以界定。”


    “我们也从没见过这种情况…”


    月之民们也是长见识了,以前解读出的命运都很清晰,要么生要么死。


    而祝余不一样,他处于生和死的叠加态。


    死了,但没完全死;


    活着,但也没完全活。


    “那就是没死!”


    玄影的心脏猛地一跳,一阵狂喜冲上头顶,几乎让她失声喊出来。


    只要不是真正的死亡,就有希望!


    悬于生死之间?


    那她就算踏破黄泉九幽,也要将他拉回来!


    “我们也如此相信。”长老微微躬身,“月神的光辉,必会庇护我族的恩人。”


    说罢,它继续带领同胞解读着银丝传递的片段信息。


    又过了一会儿,轮盘上舞动的银丝渐渐放缓,最后定格成几道相对稳定的轨迹。


    长老解读着天命之线给出的启示:


    “启示没有直接显现恩人的所在。但银丝勾勒出了模糊的意象…”


    “百年之后,东方之地,山下小镇…”


    “这是说…恩人会在百年后,在东方某个山下小镇复生…”


    百年之后?东方山下小镇?


    得到这关键的线索,玄影精神一振。


    她恨不得立刻前往东方,一寸寸地搜寻所有符合条件的小镇!


    “多谢!”玄影的语调难掩激动,转身就要离开。


    “圣者请留步。”长老出声挽留,“东方路途遥远,百年光阴亦不算短。何不在我族圣地稍作歇息?等时候到了再去也不迟啊。”


    “不必了。”


    玄影断然拒绝。


    知道祝余还存有一线生机,她一天都不想再在这里等候。


    更何况,“东方”何其广阔,“山下小镇”何其之多,寻找起来无异于大海捞针,每一分时间都弥足珍贵。


    长老见她去意已决,不再强留。


    它示意了一下,旁边一只月之民捧着一个小包裹,恭敬地递到玄影面前。


    “圣者此行前路未知,这是我们收集的一些战利品,或许对您有些许助益,还请收下。”


    玄影没有推辞,伸手接过了包裹。


    里面放着武器,还有一些首饰造型的储物器。


    而后,长老又道:“我族永远是你们的朋友,有任何需要,月之民全族愿为朋友赴汤蹈火。”


    玄影郑重地点了点头,道了声谢后将包裹收入怀中,旋即化作流光,向着东方疾驰而去。


    圣境修为让她缩地成寸,山川河流在她脚下飞速倒退。


    越往东去,风里的沙砾气息渐渐淡了,随之而来的是湿润的水汽与草木的清香。


    几天后,她终于来到了东方的疆域。


    这里和大荒山和月光城、天空城截然不同。


    丘陵和平原连绵起伏,被阡陌田垄切割成规整的形状,无数低矮的屋舍星罗棋布,炊烟袅袅。


    那些被称为“人族”的存在,身体脆弱,灵气微弱得可以忽略不计。


    但他们的数量多得令她震惊。


    她第一次见到如此多的生灵聚集在一起。


    一个小镇的人口便远超整个九凤族群,一座繁华城池内涌动的人头,更是月之民全族的数十倍之多!


    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玄影不喜这种喧嚣。


    她隐藏了自身,甚至连那显眼的银发红瞳都幻化成了普通的黑发黑眸,混在人群中,像一滴水融入河流。


    无人能看到、触碰到、感知到她的存在。


    她走过一座座城池、田野,见识着光怪陆离的人间百态。


    她看过春耕时农人弯腰插秧的佝偻背影,听过夏夜里孩童追逐嬉闹的清脆笑声,也见过秋收后人们脸上的喜悦笑容,冬日里在篝火旁取暖的一家三口…


    人族的生命如此短暂,如朝露般转瞬即逝。


    而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人族之间的情感。


    她看到父母慈爱地牵着孩童的手,看到朋友间勾肩搭背地谈笑,看到市井夫妻为琐事拌嘴又和好…


    这些名为“家人”、“友情”、“爱情”的羁绊,是她过去所未见过的。


    一次,她路过一片宁静的乡间农庄。


    偶然间,她感知到一丝微弱的求救意念。


    循迹而去,在偏僻的河边,她救下了一名失足落水的人族女子。


    女子惊魂未定,对玄影千恩万谢。


    在女子休养的农舍里,玄影第一次与人族有了稍长的接触。


    女子向她倾诉自己的恐惧,以及对她的情郎的思念。


    她羞涩地讲述着两人相识、相知、互相扶持的点滴,眸子里满是光彩。


    “我们就快要成亲了,到时姑娘可一定要赏光前来!”


    临走时,那女子拉着她的手说。


    成亲…夫妻…


    这些概念印在了玄影的脑子里。


    她看着女子脸上洋溢的幸福,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祝余的身影。


    她的心像被什么撞了一下,豁然开朗。


    一种滚烫的情感蔓延着。


    原来,她对祝余,早已不仅仅是依赖、信任或感激。


    那是爱!


    这个迟来的认知让玄影的心跳如擂鼓,脸颊微微发烫。


    不久后,她参加了那女子与情郎简朴却温馨的婚礼。


    看着新人交拜天地,听着周围乡邻的祝福,她默默地在心中许下誓言:


    等她找到祝余,她也要像这样嫁给他!


    婚礼结束后,玄影再次踏上了寻找的旅程。


    日子在日出日落间溜走,春去秋来,寒来暑往。


    又是几十年过去后,她的“独行”在某一天忽然不再纯粹。


    “杀!战!碾碎他们!杀光这些蝼蚁!嘶…好吵!这是什么鬼地方?!”


    一个充满戾气与战意的声音,在玄影的识海中炸响。


    玄影脚步一顿,眉头紧锁。


    是绯羽,那个融合在她灵魂本源中的九凤战帅残魂。


    本以为她早已在融合中被磨灭,没想到在几十年的沉寂后,这缕残魂竟在玄影的识海中重新凝聚了一丝清醒的意识。


    她无法主导身体,却时不时跳出来聒噪一番,核心思想永远是战斗、征服、杀戮,对玄影无聊的寻人之旅嗤之以鼻。


    在经过那些供奉着人族强者的庙宇,或听到与她们有关的传说时,更是在识海之中撺掇:


    “那个姓苏什么的剑圣是人族最强?去找她打一架,看她是不是徒有虚名!”


    “听说南边还有个神巫?”


    “天工阁主?也是个圣境?好好好,人族强者不少嘛!咱们去试试她!”


    “傻鸟!你听见没有?!打一架啊!找点乐子!”


    绯羽的噪音如魔音灌脑,一刻不停。


    玄影试图屏蔽,但这声音源自她的识海深处,如影随形。


    “闭嘴!”玄影忍无可忍,在识海中呵斥。


    “哼!胆小鬼!没意思!”


    绯羽不满地哼唧,但总算消停了一会儿。


    时光荏苒,几十年的光阴在漫长的寻找中流逝。


    玄影踏遍了东方无数山川河流,造访了数不清的山下小镇。


    她像一个孤独的幽灵,在人间默默穿行。


    这一日,在启示所言的百年之期,她来到了一个名为宁州的地方。


    宁州府城,人声鼎沸,车水马龙。


    玄影依旧隐去身形,漫无目的地走在喧嚣的街道上。


    她看着街边叫卖的小贩,看着行色匆匆的路人,看着嬉戏打闹的孩童…


    这一切似乎都与她无关。


    忽然,几个大约五六岁的孩童追逐打闹着从她“身边”跑过。


    其中一个孩子,手里高举着一根歪歪扭扭的木棍,一边跑一边兴奋地大喊着:


    “俺老孙来也!妖怪哪里跑!吃俺老孙一棒!俺可是齐天大圣孙悟空!”


    “你是猪八戒!”


    “你才是!”


    孩子们的欢笑声在街道上回荡。


    玄影的脚步钉在了原地。


    全身的血液仿佛都凝固了,又瞬间沸腾着冲上头顶。


    耳边所有的喧嚣都已远去,只剩下那孩童稚嫩的呼喊,在脑海中无限放大,震耳欲聋!


    “影儿,今天给你讲个新故事,叫《西游记》…”


    “…里面有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叫齐天大圣孙悟空!他有一根金箍棒,可大可小…”


    “…他大闹天宫,十万天兵天将都拿他没办法…”


    这是独属于她和祝余的故事,是他在无数个夜晚,讲给那个懵懂的小玄影听的睡前故事!


    除了他们,这个世界根本不该有人知道!


    玄影的身体无法抑制地颤抖起来,嘴唇哆嗦着,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滚烫的泪水汹涌而出,模糊了她的视线,顺着脸颊无声地滑落。


    人群熙熙攘攘,却无人能看见这个泪流满面的女子。


    “他就在附近…”


    她顾不上失态,磅礴的神识以空前的精度和强度漫过整个宁州,一寸一寸地搜寻。


    终于,她在宁州边缘一座山下小镇找到了熟悉的气息。


    在一座院落中,她“看”到了那道身影。


    一个穿着白色衣袍的青年正被一群孩童团团围住,似乎在给他们讲什么故事。


    玄影的神识收回,身影在原地消失。


    下一刻,她已无声无息地出现在那座小院的篱笆外。


    她隐着身形,凝视着院中的身影。


    虽虚弱了些,似乎还失去了记忆,变得与那些凡人无异。


    但从模样到气息,都还是当年那个人。


    眼泪又不争气地落了下来,如断线的珠子般划过脸颊。


    她默默流泪,看着青年耐心地给孩子们讲完故事,看着孩子们依依不舍地告别,蹦蹦跳跳地各自回家。


    院子里只剩下他一人。


    他站起身,伸了个懒腰,准备关上院门。


    玄影抬手,仔仔细细地擦干了脸上所有的泪痕,又调动灵气整理好微乱的发丝和衣襟。


    她要让自己以最好的状态,出现在他面前。


    月光温柔地洒满小院。


    她像从画中走出的仙子,一身华贵的红裙,青丝如墨,肤若凝脂。


    院中的青年似有所感,转过身来。


    当看到突然出现在门外,美得不似凡人的女子时,他明显愣住了。


    似乎完全不明白这位仙子般的姑娘为何会出现在自家门口。


    玄影望着他,凤眸中只剩如水的温柔,她的唇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个足以令天地失色的绝美笑容。


    她轻启朱唇,声音似珠落玉盘:


    “妾身玄影,敢问公子名讳?”


    月色明朗,晚风不燥。


    在一如那日般灿烂的月夜下,他们终于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