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懒汉和他的知青小媳妇2
作品:《快穿:大龄攻异世界宠夫日常》 姚江边转身没看,眼不见为净算了。
毛小雨出门之前就已经先用小火煨这杂粮粥的了,现在盛出来再切点咸菜就可以吃了。
姚锦年用勺子搅和搅和凉了之后,也用不着咸菜,直接就往肚子里灌。
姚妈一直说姚锦年的脖子跟鸭脖是一样的,不用嚼就可以吞。
“妈?知青?”姚锦年喝完粥之后难得还愿意开尊口。
别说毛小雨,姚江边都惊奇地抬头看了姚锦年一眼。
姚锦年坐的椅子是唯一一张有靠背的,此时他东倒西歪地瘫在椅子上,要是来个板正的人绝对会看不过眼。
“什么知青?”姚妈没反应过来。
姚锦年不说话,静静地等待姚妈回答。
其实他也不想的!但嘴巴就跟糊上浆糊一样。
反正没人会理会他的发呆,姚锦年就毫无顾忌呼唤他的好伙伴大米了。
靠北哦,现在适合的宿主是越来越不好找了,怎么找个这么离谱的。
【大米,原来的姚锦年往哪里去了?】
大米听到后也不现身了,它忙着呢,只是快速检索关键字,【嗯,他说想当棵树,现在是金丝楠木了。】
姚锦年:缓缓打出一个6
天生地养,不用干活,一直不动,想睡觉睡,非常符合。
“他说新来的知青。”姚爹看老伴儿半天没反应过来,没好气地替儿子补充。
“哦—你说那些个啊!”毛小雨用手帕抹了把嘴,“昨天下午接回来的,来了两个哥儿,一个姑娘还有两个小子,大队长都愁死了。”
知青点倒是够住,关键是这下城里的娃娃他们不会干农活啊!
姚锦年点点头,应该就是他媳妇这一波了。
现在是1967年5月份初,但知青下乡是从五几年就开始有的了。
不过之前是自愿偏多,但是从64年开始有正式文件规划每年动员十万人下乡。
一批批的知青被送往乡下,人越来越多,知青们过得苦不堪言,老乡们也难受。
虽然有很多干部子弟自愿下乡建设祖国农村,在家世里的帮助下为农村的建设做出贡献。
但毕竟那只是少数,更多的知青是懵懵懂懂,迷迷糊糊地被迫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启了长达十几年的艰苦生活。
“你问这个干什么?”姚妈瞬间警惕,但实在想不出来姚锦年懒成这鬼样子能干啥,就暂时先放心了。
那几个哥儿姑娘都可好看了,白白嫩嫩的,但上一波来的姑娘也好看,大牛也没什么兴趣,估计就是刚刚听到她说的随口一问吧。
哦对,大牛就是姚锦年的小名,全家投票赞同的,希望姚锦年能壮实、勤快一点。
“干活。”姚锦年没回答,反而是拿着姚妈放在院子石桌上的镰刀出门了。
今天知青们应该不会干活,大队长会给他们一两天时间休整一下。
他今天早点把农活干完,也好早点收拾自己一下。
其实也不怎么用收拾,因为常年偷懒,姚锦年肤色只是小麦色,没有到黢黑的地步。
胡子也是刮干干净净的,因为之前他不刮,长得比他爹都长。
毛小雨被村里人念叨地不行,拿着镰刀就要亲自给姚锦年刮,姚锦年只好自己刮了。
再不自己刮,命和脸总得失去一样。
五官就不用说,年轻的时候就算是懒,还是有不少姑娘愿意养他的。
不为别的,长这样生出来的娃绝对好看。
身高在村里也绝对是一枝独秀的存在,有一米九高。
而且他虽然很懒,但是还是有点责任心在的。
懒人是第一生产力,挣钱的方式都不是通过体力来活的。
这些村里人都知道,所以年轻的时候他是真挺多人来说亲的。
也就是这样,姚锦年才没被唾沫星子淹死。
不能养老还拖累父母的村里不是没有,但高中生毕业还这样的,姚锦年绝对是第一个。
但家里够吃的他又懒得吃,所以姚锦年看着高大又壮,其实是骨架大,再加上村里人都是偏瘦的,一下子就对比成壮了。
挑这个身份也是考量过的,小问题可以有,原则错误不能犯。
毕竟他们不是渣男改造任务,那是另外部门同事的活。
“哟,今天这么早?”姚锦泉看到小弟的时候惊奇了一下,往常不都是他妈拿着镰刀跟赶羊一样的吗?
周月和两个儿子在后头只觉得好笑,这小叔子/小叔是真的让人觉得好玩。
但其实姚松青很佩服小叔来着,可惜他脑子没小叔好使。
上到小学毕业就读不下去了。
其实村里想让姚锦年当计分员或者会计来着,但姚锦年不乐意。
这种都是整天干活的,他不干。
姚锦泉也习惯小弟跟个哑巴一样了,揽着姚锦年的肩膀就往地里走。
不过他比姚锦年矮了几公分,看起来就没有那么霸气了。
“小弟你今年的文章写了吗?用不用去镇上?”姚锦泉都当爷爷了,在小弟面前还是没个稳重的样子。
没办法,他话多小弟还回答几句,话少两人估计一辈子都讲不上几句话。
“没,不。”
姚锦年几乎是被大哥推着走的,没精打采的样子路过看到他的乡亲们都得讨论几句。
一到属于他的地方,姚锦年从大哥摆了摆手之后挽起裤子就开始吭哧吭哧干起来。
动作之标准,行动之迅速,路过的大队长看到都在心里称赞了几句。
“锦年,要不然明天开始你带个知青教一教?一天多给你几个工分?”思来想去,姚大队长自认为想到了一个让姚锦年多干活的好办法。
而且交给姚锦年他比较放心,不会对知青们起什么歪心思。
其实主要是村里的婶子么子们都不干这事,说是多给两个工分,但耽误的时间都得没掉三个。
上一批知青基本上全大队里的人轮着教了个遍才学会的。
人均损失一个公分,这次他们说什么都不干。
都说有初中高中的学历,怎么就干起活来比大队里的小孩都比不上呢?
这事大队长也为难,教人是给了工分的,那自己的活没干完肯定也不能给,不然借口教知青偷懒那怎么办?
大队里也不是没有人好的,但就是教不会,他们能怎么办?
不过这次是第二批知青了,大队长多少也有了点经验。
他还从隔壁大队学了一些,知青们干脆就给一个人教,一个知青一个工分,不用干活,就只教。
那这个人就姚锦年再合适不过了。
懒,不会给哥儿姑娘起色心、花花口。
力气大又聪明,不会被城里来的小子们欺负糊弄。
注:关于称呼问题,亲戚关系是小叔子、大伯哥等没有错,但作者家乡这边,一般是跟着孩子称呼,比如小叔子就叫小叔,大伯哥就喊大伯,包括大姑姐、小舅子等,不知道别的地方是怎么称呼的,作者就按顺手的来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