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因由
作品:《干啥啥都行,种地第一名》 郭玲兰道:“我们是在西华城的最边上,再往北就是山,山再过去就是镇北军的驻地。”
林招财点点头,等着她继续说下去。
“边上和你们这情况不一样,因着要建小民仓,每家每户大宗的粮食都是收到村上统一看守的。”
林招财不解:“这是为何?”
郭大娘解释道:“若是外族攻进来,粮食带不走,就烧掉。”
林招财了然,原来如此。
若是这样,那难不成?
“难不成是因为,边关失守了?”
郭大娘摇了摇头:“若是这么大的事,你们早该知道了。”
林招财心说也是。
“那是为什么?”
郭大娘也不卖关子:“不是失守,是遭了山匪。”
山匪?
林招财:“山匪在镇北军眼皮子底下抢粮?”
郭大娘道:“谁想到呢,镇北军倒是立马就去剿匪了,最后,那帮山匪是狗急跳墙,将粮都给烧了。”
“那人呢?”
“据说一个也没活。”
林招财想象了一下这场景,如果真是这样,那这帮山匪也是该杀。
“所以,就闹灾了?”
郭大娘点点头:“那帮山匪不知道哪里来的,人又多又狠,烧粮毫不手软,而且不怕死,死了的就和粮一起烧了,活着的没逮住几个。”
说到这,郭大娘左右瞧了瞧,此时屋门关着,并没有外人,这完全是下意识的一种做法。
林招财知道,这是要说一些不让说的,或者不确定的事了。
果然,郭大娘凑近林招财继续道:“我在逃难的路上听说,是枭狼的奸细混进来,扮成的土匪。”
林招财大惊:“什么?”
这怎么可......
林招财本来想说这怎么可能,但是她突然想到一件事。
红枫崖的土匪,不是往枭狼族走私过玄金吗?
既然有门路能出去,那就不奇怪有门路能进来了。
所以,还真的可能。
若是枭狼族,那就能解释为什么他们不是弃粮而逃,而是哪怕死在火中,也要将粮食烧光了。
因为粮仓虽然是民仓,但是镇北军有权随时调用。
换句话来说,粮偷回去了,补充自己,偷不回去烧掉,削弱敌人。
郭大娘接着道:“你不信吧,我先前也不信,但是正如姑娘想的。”
“镇北军驻守边境,几十年没敢闹过山匪了,哪就突然冒出这么大一批山匪,将两个县的屯仓都劫去了。”
林招财点头,确实让人疑惑。
“粮食没了,冬天地里又种不出粮来,家里的够吃两三天,当下就要断顿。”
林招财道:“那旁边旁边不是还有座民仓,再不济也可以调这里的守备仓啊?”
其实,郭大娘所说的这种将一个地方的粮存在一家的制度和西华城四大民仓不是一个兴致。
这种比较小,往往是以村为单位的,而且虽然这次被奸细钻了空子,但实际上在边境这种地方,确实是利大于弊的。
试想一下,有朝一日突然战事吃紧,粮食散点集中,十分好调动。
或者真要后撤,一把火烧了了事,不会给敌人留一个子。
所以边境这些村愿意将粮食集中保管的,是有鼓励,也就是有朝廷支持的。
一家可以少交一个人的人头税,这里可不是笔小数目。
所以大多人都愿意交,但是如今出了岔子,还涉及到两县人如此之多,那不管是遭了匪还是遭了奸细,就总是要解决的。
让林招财不解的就是现在的情况,灾民泛滥,这显然是没有开仓的结果。
但是以镇北王的作风,没人管的剿匪他都要管,应该不至于......
林招财看着郭大娘的脸色,试探道:“粮仓没开,不让调?”
说到这,郭大娘已不是叹气,而是浑身颤抖了。
是啊,不是还有民仓吗,不是还有守备仓吗?
只要开仓放粮,挺上几个月就好,到了来年春天,播种,生根,收获。
再收满地的粮食就好,那多少人就不至于饿死了。
也有多少人,不会死在逃荒的路上。
郭大娘回回:“没有,没有开仓。”
她看着林招财:“民仓,守备仓都戒严。”
“不许放粮,是镇北王麾下的铁骑亲自下的令。”
!!!
林招财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
“镇北王的铁骑,下的令?”
郭大娘看着林招财的眼睛,点头。
她下意识就问道:“是谁?”
但是随即又在心说自己糊涂,郭大娘怎么会知道?
“我糊涂了,大娘定然不知道,这样的事得罪人,怎么还会自报家门给人骂。”
但没想到,郭大娘还真知道。
“姑娘这话年轻,总把人往好了想。”
“有的人就是耀武扬威,那天当着请愿的大伙宣布绝不放粮的是个毛头小子,那么年轻,定然是关系爬上来的草包。”
“他专能吆五喝六了,哪还顾得了骂不骂。”
“骑在马上那叫一个威风,得意洋洋地说了自己的名号,叫有什么不满的尽管找他。”
“是骑兵的一个什么将军,叫......叫什么来着,”
林招财一听骑兵的将军,心里就咯噔咯噔的。
镇北军好像就一支骑兵吧,将军好像也只有一个吧,那不就是......
那一刹那,林招财只觉得眼角突突的,她有一种预感,甚至强烈到想阻止郭大娘接着说下去。
但她不会,也不能。
“对,想起来了。”
郭大娘的眼睛带着回忆痛苦后还未泯灭的余痛,以至于她的眼睛都带着怨怼的浑浊。
她用这样一双眼睛看着林招财,笃定道:“叫花破暗。”
林招财只觉得浑身的毛孔都僵住了,甚至呼吸也窒了一瞬,无法继续。
她张了张嘴,还是没办法重复一遍那个名字以求确认。
花......
怎么会是花破暗?
但是看着郭大娘的眼睛,她又反驳不了,也质疑不了。
郭大娘见林招财半天没说话,以为她要问的事问完了,也收拾了收拾自己的情绪,拿起那牛乳的碗。
“姑娘,姑娘?”
“啊,”林招财干巴巴地应了一声。
“也不早了,姑娘别想这些,如今能有口饭吃,咱们已经很知足了。”
林招财不知道说什么,只好胡乱点点头。
“那我走了,你早休息啊姑娘,折腾一天了。”
听到她要走,林招财这才回神,将郭大娘送到门口。
“郭大娘慢走。”
送走了郭大娘,林招财愣愣地回了自己的屋子,带起一阵风,烛影摇曳。
她突然觉得自己是想得太简单。
知人知面不知心,怎么就不会是花破暗?
怎么就不会是镇北军。
镇北王的手下也干将人软禁的事,她今天不是才体会到了吗?
守备仓是军粮,不能乱动,否则敌军突袭,怎么应付?
虽说是冬日里,枭狼族少有存粮,一般不会选择在冬日偷袭。
但万一呢?
而且已经有枭狼族的见许混进来了,虽然烧死了一部分,杀死抓住一部分,但肯定会有跑回去报信的。
枭狼族知道粮有折损,冬日里饿极了又没劫到粮,狗急跳墙偷袭边境,也确实很可能。
镇北王考虑到这一点,两害相权,守备仓的军粮不放也说得过去。
至于民仓,不仅是为了解旱灾和涝灾的燃眉之急,更是作为守备仓的储备。
已保守备仓的军粮若是不够了,可以随时调取民仓。
否则一旦粮食不够了,谁来担这个责任?
花破暗吗?
他敢吗?
林招财闭了闭眼,猛地吹灭了面前的蜡烛。
她让自己陷入到绝对的黑暗之中,视线收敛回心,不再被烛火摇晃。
他敢。
林招财回忆着他干的事,怎么不敢!
他连私吞玄金这种掉脑袋的事都敢,这人有什么不敢的。
他最不怕的就是担责任,就算是镇北王不播粮,他也会求,求不到,这小子绝对敢偷偷开仓放粮。
而不是耀武扬威,趾高气昂地宣布封仓。
这不是他干的事。
毫不孤身一人犹豫地跳山匪杀人的玄金矿井。
女扮男装去拿苟财主的一十三道商线。
在自己将杜风娘一行从土匪山带出时直言自己会让将士偷偷查看她们是否能吃饱穿暖。
这才是花破暗干的事。
那么既然这样,他又为什么要把自己演得目中无人,小人得志。
只有一种可能。
最简洁直白,但是没人敢想的可能。
林招财猛地睁开眼,对了,若真是这样,完全能说得通另一个疑惑。
为什么监军来了不找镇北王的茬,而是在这里忙着贷粮的事。
还那么大张旗鼓,丝毫不怀疑皇帝会下令开守备仓的指令。
一定,一定是这个原因。
林招财惊得出了一身的冷汗。
太可怕了。
太可怕了,她一定要,亲自去确认。
林招财夺门而出,飞速跑到前面的厢房,将十九叫起来。
十九已经睡下了,但是被林招财叫起来的时候,神色十分清明。
“姑娘,出何事了。”
林招财看着十九,无比笃定道:“我今晚,一定一定,要亲自去县里的守备仓看看。”
只有看了,才能证明她心中的所有推测。
这话没头没尾,但是十九没有问一句缘由。
他也回视林招财,吐字如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