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开仓放粮?
作品:《干啥啥都行,种地第一名》 要不说林招财眼神好使呢。
随便蹲在路边打听的大娘,都是好相与的,不仅健谈还十分会抓重点,将灾民的情况说得头头是道。
那大娘见林招财刚来的,啥也不知道,热心地给她讲起来施粥的事。
“刚开始在县衙施粥的时候,咱想着朝廷可算是开仓放粮了,要不然都要饿死。”
“后面才知道,不是朝廷施的粥,这消息不知道谁传出来的,反正他们那传得多,”
林招财不解:“他们?”
大娘道:“就是之前那些外来的灾民啊。”
林招财心说我以为您也......
“你以为我也是逃难来的?”
那大娘问。
林招财点点头,不知道该不该继续问。
那大娘摆摆手:“没事没事,也怪我没提前给你说清,现在也不分什么外地的当地的,都吃不饱饭。”
林招财现在很着急。
她不知道林元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也不明白付江为什么突然抽风去追究一件时过境迁的事。
但是即使在这么紧急的时候,她听到大娘这样,苦中作乐一样平静地说出:反正外来的灾民和本地的叫花子都吃不饱饭的时候,她还是不可抑止地觉得难过。
她定了定神,问大娘,然后呢。
大娘叹了口气:“外来的说,粮仓根本没粮。”
什么?!
林招财忍不住张了张嘴。
“大娘您说,粮仓没粮?”
那大娘道:“是啊,逃难来的都这么说。”
逃难,逃难。
林招财眉头狠狠一跳,感觉有什么东西要在千头万绪中呼之欲出,但是就差那一个线头。
“要我说,我也不信,”那大娘瞧不出林招财心中的惊涛骇浪,说上头了,也有找人诉诉苦的意味。
“可是不信有什么用啊,那县令的粮食不还不是有钱人捐的,就是不见开仓。”
林招财一边还在乱麻中理出线头,一边怕遗漏了什么信息,分心跟着大娘的思路。
所以她这会将来龙去脉很快就连接了起来。
“没开仓,捐的粮肯定不够,所以才一日比一日少,大家不得已,就又来讨饭了?”
那大娘点点头:“就是这样,诶,到我们了。”
她心眼好,将林招财往身边拽了拽,嘱咐道:“待会人一拥而上,你别让踩着了,跟大娘身边。”
她拽林招财的时候,林招财才发觉到,那大娘的手上有十分多的冻疮,早就钻了缝裂口子,外翻的皮都干裂了。
就是这样一双手,此刻,被狠狠抽了一鞭子。
随后,林招财听到了尖叫。
“啊!”
“啊啊啊啊啊啊!”
原本排队讨粮的人瞬间乱了。
林招财让潮水一样的人群挤得后退,原本她在最边缘,还有路可逃。
但是现在,她和大娘说话没在意,早已移到了最中间,退了两步,便是退无可退。
“咻!啪!”
一道鞭尾甩过的破空声从天而降。
巨大的恐惧和声响制止了骚乱的人群。
接着,林招财看见了一帮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当官的,慢悠悠走到衙役开出的道来。
最前头的她没见过,但是侧首的就是付江。
接着,分道两边的衙役拔刀,不断呵斥两边的灾民。
“跪下,都跪下!”
“凭什么打我们!讨饭也犯律吗!”
最前面有一个皮包骨头的灾民,手上还攥着一袋米,应该是上一波讨粮还没来得及走的。
旁边的官兵要抢夺他手里的粮食,那灾民哪里肯。
旁边的几个人帮着他抢夺,可是他们瘦如柴禾,哪来的那么大力气。
争夺之间,那米袋子被扯破了。
最可怕的是,两边的人谁都注意到,七八只手同时一拽,那粮食天女三花一般撒了一地。
最前面的灾民都是诶呀诶呀地惋惜,争抢着蹲在地上拼命地把掺着沙子,灰土,还有马蹄带来的黄尘的米粒往怀里捧。
大多数人衣服破烂,装进怀里的粮食又是往地上漏。
只好一手兜着一手去抓。
就在这时。
林招财见骑在马上的付江冲使鞭子的官吏挥了挥手。
“咻!啪!”
又是一道鞭子,将捡粮的人生生打退好几步。
付江骑着马上前,故意踩在了粮食上。
那最开始拿着粮食袋子的男子终于忍不住了。
“狗官,你......”
他话没说完,人就倒了下去,随后有什么东西咕噜噜地滚在了地上。
那是他的脑袋。
“啊!”
“哕~~”
这下人群中的恐慌立刻变成了绝望的尖叫。
离得进的,早已经人踩人地后退。
不少人都被吓哭,还有附身干呕的声音。
那拿刀的官吏又是呵斥道:“跪下!都跪下!”
不少人已是瘫坐在地,林招财把旁边的大娘扶起来往后退,不让她被踩到。
剩下的人面面相觑,都是跪了下来。
林招财深知此时绝对不能显眼,蹲在人群中观察这群人究竟要干什么。
她将目光放在付江身上,发现付江像是个马前卒一样,震慑住这帮灾民以后就往后退去。
他退到一个穿蟒纹赤服的胖子身后,十分谄媚地说了句什么。
旁边的大娘小声道:“这欺软怕硬的狗东西还有这副嘴脸。”
林招财却是知道,没这么简单。
大景朝尚赤色,除了婚嫁之外,平民百姓是不允许穿赤红色的。
能在婚嫁外穿红的,只有皇帝,或者御赐官服。
而且这人着的是蟒袍,绝对不是一般货色。
林招财仔细看着付江的唇语。
付江十分谄媚地垂首在一边不停地说着,那胖子看也不看一眼。
林招财读出,付江陪着笑脸说的大概是一些类似于小地方的灾民不懂规矩,自己治县不严,只因是新官上任之类的推脱和奉承只语。
直到这一句后,那胖子才抬了抬眼皮。
这话是:“都监,请您训话。”
林招财眼皮一跳。
都监?
那不就是监军吗?
镇北王前脚生死不明,后脚朝廷的监军就到了,世上没有这么巧合的事吧?
没等她将二者之间的联系想清楚,那高头大马上的“监军”,终于是上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