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论让人爱上自己
作品:《东京:我的青春才不要这么热血》 不见外,但是见内。
清凉的小吊带。
这就是夏天吗?
草莓冰淇淋真好吃。
“干杯,学姐。”
“干杯,悠。”
两人端着草莓冰淇淋,隔着屏幕相互碰杯。
学姐生活好像确实都是他的影子,他喜欢喝汽水,学姐家冰箱都是汽水,夏天他喜欢吃草莓冰淇淋,
每次打开冰箱,除了汽水就是满满当当的草莓冰淇淋。
以至于现在真姬也吃上草莓冰淇淋了。
可能也没其他口味的冰淇淋了。
“悠找了吉他的家教?”两人在聊着琐事。
“没错,我还是觉得自己练的进度太慢。”
“悠已经很厉害了。”池间真姬轻柔道。
当然,指的是音乐天赋这方面。
结束和学姐的视频,又在三人小群和立野、古井等人闲聊。
古井:止步甲子园外,但我们去看了甲子园的比赛,也算进入甲子园了。
立野:依然没打进甲子园吗?
甲子园只是一个比赛的称呼,想要真正进入甲子园打比赛,得进16强,看来千羽鹤的棒球连16强都没有。
古井:这很难,这届的强队太多了。
羽住:每届参加甲子园的学校都差不多吧?
古井:......
立野:是这样。
古井:主要还是我没上场。
立野:前辈们练了三年难道还比不过你练了几个月的棒球?
羽住:太傲慢了,古井。
古井:......
古井:总之,回家了,我现在在东京。
立野:我在镰仓。
羽住:诶?镰仓吗?
古井:镰仓吗?
立野:是的,和深水同学一起。
羽住:深水同学吗?
古井:深水同学吗?
立野:是的。
古井、羽住:......
羽住:夏天的镰仓很热。
立野:诶!羽住怎么知道!
羽住:我放完假刚去完那边回来。
古井:@羽住 你现在在东京吗?
羽住:不在,我在北海道。
古井:......就我一个人在东京吗......
立野:棒球经理说不定也在。
古井:闭嘴啊奏太!/脸黑
羽住:东京很好,很多人这辈子的梦想就是能在东京定居,或者去一次东京。
古井:太热了,太无聊了,你们都不在东京,只有我一个人。
立野:过几天我就回来了。
古井:出来玩吧!去钓鱼!去打球!
立野:我会带上深水同学。
古井:我会把你偷看棒球部经理超短裙的事情,告诉深水同学。
羽住:......
立野:我会把我们三个都偷看她超短裙的事情告诉她。
羽住:?
立野竟然和古井学坏了!
毫无营养的聊天,但这就是几人平常的对话。
聊天并不需要什么营养,或许只是想找几个人说说话。
这点羽住悠已经认识到了,因为没有朋友的京子同学,每天都会给他发满分的游戏截图。
也不说话,就只是发截图,人机一样……
一晚匆匆而过。
天蒙蒙亮,羽住悠依旧早起。
这只是每天都不值一提的日常。
跑完步回去洗澡,随后背着琴包找到一处视野开阔的田间。
练琴每天都在重复。
等这次事件的30天结束后,或许他早已养成了每日练琴的习惯。
养成一个习惯需要多少天?
有经典研究中的“21 天”说法。
“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的说法源于美国整形医生麦斯威尔?马尔茨的观察。
他在20世纪50年代发现,接受整形手术的患者大约需要21天来适应自己的新面貌;而断肢患者则需要约21天才能习惯失去肢体的状态。
基于这些观察,他在著作《心理控制术》中提出“21 天形成一个新习惯”的观点。
一边弹琴,羽住悠思想不由跑偏。
比起21天养成一个习惯,还有个更具科学的研究——66天。
不列颠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团队曾在《欧洲社会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对习惯养成的周期进行了更系统的探索。
研究中,96名参与者被要求选择一项简单的行为(如每天早餐后喝一杯水、每天晚餐后散步10分钟等)作为新习惯目标,
并记录自己执行该行为的自动化程度(即是否无需刻意提醒就能完成)。
结果显示:
养成习惯的平均时间是66天。
个体差异极大,最短的约18天,最长的则需要254天。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羽住悠只是在脑海中过一遍看到过的知识。
有点走神。
不知是田野间太寂静,琴音传出的距离很远,还是什么别的原因,日下晴斗又被吸引来了。
或许对方每天也早起习惯了,然后习惯性的出去逛街,碰巧遇见。
“早啊小子,每天都起这么早吗?”日下晴斗在少年身旁坐下,喝着他手中满是酒香的小铁瓶。
络腮胡茂密,却修剪的非常整齐,脸蛋白皙清秀,青年留胡子......换个说法,倒像是秀才留胡子。
对方是在他弹完时说的话,所以刚好能回复。
就算在他弹的时候询问,他也是一样会礼貌的回应。
他一直是一个很谦逊有礼的人。
“早好上老师,我是习惯了。”羽住悠回道。
“是个好习惯。”日下老师小饮一口。
接下来,羽住悠弹了一首老师之前弹过的《菊次郎的夏天》。
“还是差点感觉。”日下老师的评价。
能看出对方没有用过高的要求要求他,可评价依然还是差点感觉?
到底差在哪里?
“就是......差点感觉。”这是日下晴斗琢磨半晌后给出的答案。
“......太模糊了,老师。”
“感觉很奇妙。”日下晴斗深思,边喝酒边琢磨该怎么说,“它就像是一个场景,一个人,一件事物。”
“老师越说我越迷糊了。”
“嗯......”半响,日下晴斗又道,“一个场景每个人看了都有不同的感触,这就是感觉。
一个人,对每个人来说都不一样,有些人厌恶,有些人喜欢,这也是感觉。”
“老师,跑远了。”羽住悠提醒。
“......混蛋,没扯远。”有些‘气急败坏’的日下老师。
“老师请继续。”
日下晴斗看着碧蓝的天空,翠绿的田野,两人坐在田间,小草拨弄着衣角,他喝了两口酒,缓缓道,“这就是好像一段话。”
“一段话?”
“没错,一段话。”顿了顿,“有人能勾起回忆,有人不明所以,有人还不理解,有人还在经历。”
羽住悠沉思。
老师说的太玄乎了。
日下晴斗:“感觉本来就是很朦胧的,因为它是感觉,而不是明确的弹法或指法,只能自己去悟到。”
羽住悠继续沉思。
毫无疑问的日下老师是个大师,在他这里能学到很多东西。
只是老师是不是过于强调感觉了?
有点过于唯心了?
“老师,感觉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感觉是一首歌的灵魂。”
“例如呢?”
“它能让你带来头皮发麻的感觉,明明简单的旋律,却能让人止不住的联想,止不住的沉浸,这就是感觉。”
片刻后,日下晴斗继续道,“就像一段视频,一部动画的剪辑,却配上了音乐,触景生情,非常有感觉。”
“我好像,懂了些。”
其实感觉并不难理解。
一首歌给人的感觉,这很难理解吗?
只是......理解归理解,能不能上手才是重点。
羽住悠又弹了一次《菊次郎的夏天》。
这次,日下晴斗评价道,“有些感觉了。”
“谢谢。”
“你刚刚在想什么?”
“在夏日坐在家里学习,累了吃上一口草莓冰淇淋,窗外阳光明媚,透过打开的窗帘映入屋内,却并不热,因为空调的温度很舒适。”羽住悠回道。
“很厉害。”
“谢谢。”保持谦逊,保持从不高傲,一直是他的优点。
“你的领悟能力很强,所以我并不打算过多教你手法之类的,相比于那些,我更想教你一些抽象的。”日下晴斗笑道。
“请不要过于抽象。”少年很认真。
笑了两声,日下老师又神秘地说,“你有听说能通过音乐和动物沟通的事吗?”
“没。”
“我认识的一个大师,他就能用音乐和动物沟通。”日下晴斗一副‘我很牛逼’的模样。
“老师会吗?”
“......请不要说些无关紧要的话。”
“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