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魏爱卿不愧为大唐肱骨之臣

作品:《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这个话一出,魏征只感觉如芒在背。


    现在世家屈服了,大家决定配合了。


    以后要是觉得活得不如意,那就等大唐打出去的时候,去别的大陆重新开始。


    可并不代表他们,愿意让女子也参与进来,抢夺他们本来已经不多的利益。


    上一次女子为官,好歹不能主政一方,现在加上个主政一方,那可就变成真正的实权官员了。


    明知道是李承乾逼魏征说的,甚至可能私下里就是商量好了的。


    但他们不敢盯李承乾了,只能把目光投向魏征的背影。


    那目光好像一根根针,狠狠的扎在魏征的身上。


    魏征感觉自己凉透了,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精明了大半辈子,自己跳进坑里了。


    “嗯,魏爱卿不愧为大唐的肱骨之臣。


    事急从权,此的确算一种解决方案。


    诸位爱卿,可有其他更好方案?”李承乾问道。


    百官心中无限吐槽,他们有方案的话就不会不说了,实在没办法。


    按照李承乾么砍,他们能怎么办?


    他们对某些人也恨起来,明明李承乾有给机会,只要他们跟和尚之间断了联系,稍微周旋一下,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偏偏就有那么多贪心不足,自以为是,真可谓被钱迷了眼。


    真是天高皇帝远,不知皇帝有多大的力量。


    还以为跟以前那些皇帝一样,随便忽悠,居然敢砍鬼神军团的人。


    砍了等于白砍,还直接就把自己给暴露了,下一秒就等着挨刀。


    想要搞点事情出来,也得有时间去准备,偏偏李承乾完全没给准备时间。


    各种雷厉风行之下,和尚跑不掉,跟和尚勾结的官也跑不掉。


    反正就是各种不如意,百官都想摆烂了。


    他们真没办法了,这个时候又不能跳出来。


    跳出来解决不了问题,那可就等于被李承乾抓住把柄,最起码都得脱掉官服滚蛋。


    一不小心,就被拉出去砍了。


    “既然爱卿们没有更好的方案,那就这样吧!


    正好上一届女子科举,安排在长安的副职女子们,也学习快三年了。


    不管能力够不够,可以下放出去试试了。


    到时候,这一届科举出来的女子,就重新填补长安城的空缺。


    上一批女子,朕记得是录取了一百一十八人吧?


    五十六个州府,一个州府两个,剩下六个继续留在长安。


    问一下她们自己的意见,谁不愿意下放,谁可以不走。


    若是这一类太多,那就强行安排。”


    “臣,遵旨!”


    魏征有气无力,就像祖坟都被刨了,还无法报仇一样。


    “嗯,在安排上,一个作为县令,一个作为主薄,其他在当地找人填充,由县令和主薄共同商议决定。


    在她们走马上任的时候,让她们告知鬼神军团的人。


    鬼神军团会派出十个人,每人五个守护在她们身边,以辅佐她们度过最初的三年时间。


    若是烂泥扶不上墙,该如何就如何。”


    百官闻言,心中再次倒吸口凉气。


    明白李承乾,果然是有备而来。


    这县令是正七品,主薄只是从九品,看起来两者地位相差巨大。


    但是,主薄的职能是负责监督和执行,如果主薄跟县令不对付,两者之间就会出现竞争。


    这女人之间争起来,可是要命的。


    重点是,这都是吏部直接任命,也算是皇帝直接任命。


    做县令的那个,就算再怎么看不惯主薄,她也无奈。


    同时,两者身边都有五个鬼神军团的人保护。


    看似不多,真要弄也不是弄不过。


    可弄完之后,只怕又是一波三族消消乐。


    如果有因为两者是女子而不配合的,这十个人,也已经足够让她们起步了。


    待到两三年之后,如果还没有收归当地民心,让百姓服从她们的安排,听从她们的吩咐。


    那只能说,是真的烂泥扶不上墙了。


    李承乾这一招,是真正的要让女子为官了呀。


    可放眼望去,现在的朝堂上,还有谁能够反对吗?


    谁要敢跑出来说一句牝鸡司晨,可以赌一下自己脖子够不够硬。


    魏征无语,魏征默然,魏征有气无力道:“臣,遵旨!”


    他知道,这个例子一开,自己就是百官眼里的千古罪人了。


    至于是不是平民百姓眼中的千古罪人,他现在也说不好,但他只能受着。


    如果不是现在身体好,魏征都要气吐血了。


    他灵光一闪什么不好,偏偏闪出这么个灵感。


    李承乾也没想到,魏征居然会如此‘配合’。


    反正不管如何,目的达成了就行。


    “魏爱卿且退下,来说下一件事。


    关于字典和简化字,诸位爱卿都看了吧,可有什么想要说的?”李承乾问。


    房玄龄站出来道:“陛下,臣发现,字典之中有些字的发音,似乎有些问题,不知……”


    “哦,房爱卿说这个!


    这不是当初,你跟魏征说,有些字因为读音问题无法标注吗?


    朕就折中了一下,把这些字的音,用一些方言的音标了出来。


    你可以认为,字典上的音,就是以后的官话发音。


    这一切,都是为了拼音能够适用。


    拼音能够适用,又关系到全天下的文脉传播。


    从秦到现在,官话一直都在变,从来没有完全统一的时候。


    究其根本,就是因为无法统一。


    无法统一的原因,正好就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学习标准。


    而现在有了标准,自然就得按照标准来。


    如此,你可理解?”


    “臣,明白了……”


    的确,既然没办法标注音,那就换一个能标注音的读音来。


    这一切,都是为了拼音能够适用。


    而拼音的用途,确实是太大了。


    “还有别的问题吗?”


    “臣,没有问题……”


    翻看了简化字之后,房玄龄确实发现,字体简化太好了。


    虽然略有些失去文雅,但却方方正正好写好记,并且又不失其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