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看来父皇还不算笨

作品:《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倒是李世民这边,派人传话,让他去看那些功臣雕像。


    经过大半年的折腾,那些为大唐付出过的功臣,已经去世了的,所有雕像已经完成了。


    至于他们的功绩和过失,是李世民亲手书写的,因为他最清楚。


    就算有站在他自己的角度,可就像李承乾说的,不管是功是过,全部写下来。


    如此一来,角度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后人自有评判。


    李承乾骑着血龙到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建筑群,并非只是单纯的石像。


    石像暴露在外,容易风化不说,还容易长青苔。


    李世民蹲在长安大半年,人又重新白回来了,但没有继续变胖。


    脸上和头发上,原本的苍老已经尽去,如今看起来,反倒真正符合他的岁数了。


    不像以前一样,他跟长孙无垢站在一起,简直像是父女关系一样。


    从身体的状态就知道,他日子是过得不错的。


    “看看,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的!”


    李世民对李承乾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八字不合。


    不是啥正式扬合,他连名字都不带叫的。


    李承乾也没有管他,自顾自的参观起来。


    这里面,大唐建立的功勋之人,不只是有贞观时期去世的,也有早就已经去世的,甚至还有李建成的人,李元吉的人,李渊的人,宗室的人。


    总而言之,但凡对大唐的建立有大功者,而且已经去世了,都在这里了。


    李承乾一个个看过去,有些他自己都有印象的,也就随便看看。


    更往前的,他还是小孩子,更甚至他没有出生就已经没了的,他会仔细看看。


    李世民的声音突然响起:“你就这么乱来吧,也不知道后世会怎么说!”


    “父皇,你怕的是后世说你吧?”


    李承乾头也不回,接话道:“看来你心里面,还在闹别扭呢?”


    “你把朕丑化,用来显得你更光明伟岸,还不许朕生气?”


    在弄这些雕像的时候,李世民就像是天天都被拷问一样。


    其中有些人的雕像,他根本就不想弄,弄好都想推掉。


    无奈,他现在无权无势,胳膊扭不过大腿!


    “父皇,你也读过历史,你知道秦朝为什么三代而亡,汉朝为什么能持续几百年吗?


    按理来说,别说那个时代,就算是现在,只看血统身份的话,也更多人愿意为秦皇服务,而不是给刘邦那个亭长服务。


    难道直到现在,你都还没有看透吗?”


    听到李承乾的问话,李世民紧紧的皱起眉头。


    他心里清楚,李承乾说出这话来,肯定不是谈什么表面原因,比如什么昏君暴政。


    “怎么,想不出来吗?


    那我提示你一句话:皇权在十步之外,千里之内!


    你有没有什么感想?”李承乾再问。


    “十步之外,千里之内……”


    尽管李世民是第一次听到这句话,但他也是做过皇帝的人,很轻易就明白了。


    “莫非是你经常提及的民心,真正的民心?”李世民迟疑的问。


    李承乾点头道:“看来父皇还不算笨!”


    “逆子,有你这样说话的?”


    “不跟你扯这个,秦朝灭亡的时候,老秦人也好,六国贵族也好,包括残存的宗室也好。


    眼睁睁的看着,甚至加速秦朝的灭亡,为何?


    黎民百姓暂且不谈,他们从始至终都只是兵器。


    秦朝灭亡的时候,只有最顶端的那一小撮人,想要挽回秦朝。


    可他们挽回秦朝的根本动力是什么,他们是既得利益者!


    秦朝一旦崩了,他们的既得利益就没了,所以他们为秦朝拼命。


    可除了那一小撮人,从中上层到中层再到底层,再没有任何一个人,为了秦朝的续存而努力。


    为何,你别告诉我是胡亥的乱来!


    他就算把秦皇一脉杀绝了,如果有天下支持,宗室这边依然能推出新皇。”


    李世民捏着自己的胡须,沉默不语。


    他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去看过那一段历史。


    李承乾这么一说,他才忽然警觉。


    曾经的他,倒是也懂得民心的重要,所以他才说出舟水之喻。


    但,依旧停留在很浅薄的层面。


    他只是知道,只要百姓安稳就不会造反,仅此而已。


    他自己也根本没把百姓当人,只要处理罪魁祸首,让百姓安安稳稳的,维系他自己的统治就行,根子就是这样。


    只能说他也算歪打正着,但他自己都不明白,根子究竟在哪里。


    就在此时,又听李承乾说:“那我们再来看看汉朝的建立者刘邦,他自己算不上有什么大才,他自己都说比不过这个,比不过那个。


    但,他为何能够稳坐天下,为何那么多人投奔他?


    最著名的一件事,他打入咸阳之后,跟咸阳的老秦人约法三章。


    后来项羽打过来,仅仅是为了报仇,就一通屠杀,一通乱烧。


    天下都看在眼里,这项羽不是人君之相。


    此时楚国人也好,秦国人也好,在时代的浪潮之下,已经渐渐融合。


    但不能否认,由于时间还短,加上秦朝的律法连坐制度,导致他们觉得曾经的楚国更好。


    反正都是被压迫,哪里不一样呢?


    最起码不会冤枉死!


    面对一大批其实还心向楚国的老遗民,项羽来了是怎么办的?


    杀!杀!杀!


    泄愤也好,感觉自己被背叛了也好,总之他那一把火,跟刘邦的约法三章比起来,简直是两个极端。


    天下百姓或许无知,可他们也会计较利益得失。


    对比如此强烈,刘邦就算连连吃败仗,依然有人投奔他,依然有人把他举起来。


    项羽呢?


    连他原本的人,都开始离心离德。


    他这个霸王有自己的人格魅力,有那么一批死忠。


    可得不到当时天下的支持,他那一批死忠也会死的。


    于是,刘邦的人越打越多,他的人越打越少。


    他的基本盘,就剩下一个江东父老,除外天下就没有人看得上他。


    再怎么把他神话,他也不是神,所以他死了!”


    李承乾说到这里,停了下来。


    过了几秒,李世民的声音响起:“他们之间,根本的区别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