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打掉赵大宝

作品:《官道之巅

    赵大宝带着手下轻车熟路,先去水管总阀那里,关闭阀门。


    这样保证火着起来的时候,厂区也没有水救火。


    紧接着,他们接着夜色,悄悄来到金达传送设备公司围墙外面。


    此时厂区里面静悄悄的,一片黑暗。


    只有办公楼的一间办公室亮着灯,像是有人在加班。


    赵大宝白天早已前来踩过盘子,知道监控的盲区在哪里。


    他们拿出提前制好的燃烧瓶。


    那是一个啤酒瓶子,里面装好汽油,用一块棉布做引信,然后用蜡封好。


    只要点燃引信,远远扔出去,玻璃瓶摔碎,汽油就能被迅速引燃。


    他们摸到厂区外墙外,用打火机点燃引信,然后用力抛向厂区的货堆上。


    货堆的篷布瞬间被点燃。


    赵大宝满意地笑了笑,等着张淑岚出来求他。


    要是对方肯乖乖交钱,趁机要求睡她一次,也不是不可以。


    毕竟洗头妹虽然年轻漂亮,但跟有钱有地位的女人,不是一个感觉。


    正在他潜心意淫的时候,突然之间,几道明亮的光柱射过来。


    同时伴随着大吼声:“站住,别跑!”


    只见黑影之中,有几个警察亮着强光手电,向他们包围过来。


    赵大宝感觉头皮发麻,大声道:“不好,有埋伏,快跑。”


    他带着手下们想要逃跑。


    这时只听警察喊道:“再跑我就开枪了。”


    “砰”的一声鸣枪示警,赵大宝等人吓得再也不敢动了。


    现在已经暴露,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要是真被警察一枪打腿上,他们也承受不了。


    几人立即停住脚步,任由警察将他们包围。


    此时厂区内,隐藏的工人将消防栓打开,水柱瞬间将火势浇灭。


    原来刚才赵大宝去关阀门,早就被警察盯上。


    待他们走后,警察又把阀门打开。


    而且厂区内的篷布下面,堆放的并不是货物,而是不怕烧的红砖。


    燃烧瓶扔过去,只是烧了一块篷布而已。


    陈小凡马强从办公室走了出来,看到被控制住的赵大宝,冷笑道:“你现在还有什么可说的?”


    赵大宝蹲在地下,嘴硬道:“我就开车出来转转圈,难道不行?”


    陈小凡冷笑道:“知道你不会承认,这里有台红外线摄像机,你看看你做了什么。”


    他说着,把摄像内容给赵大宝看。


    那上面将赵大宝带人扔燃烧瓶的过程,清晰地录了下来。


    赵大宝看到这些,脸色变得惨白,双腿一软,瘫在了地下。


    他知道自己完了,有这铁证,甭说发财,恐怕还要进去吃上十几年牢饭。


    “姐夫,陈主任,求您饶了我吧,”赵大宝跪在陈小凡和马强面前,歇斯底里地连连磕头道:“我家里还有父母。


    这消防车都是借高利贷买的。


    我要是坐牢,全家就完了。”


    陈小凡冷笑一声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你买两辆消防车,成立消防公司,本来可以按照正规途径,收取合理报酬。


    可你却对别人敲诈勒索?


    甚至勒索不成,还出手纵火。


    你已经触犯了法律,没有谁可以饶过你。


    带走!”


    警察给赵大宝等人戴上手铐,带回局里审讯。


    等待赵大宝的,将是无尽的牢狱之灾。


    第二天,得知消息的高新区诸企业,在张淑岚的带领下,全都来到管委会办公楼,向陈小凡赠送锦旗。


    大家是诚心诚意前来,所以人人兴高采烈,欢声笑语,为打掉赵大宝团伙而高兴。


    一番热闹过后,又渐渐趋于平静。


    如今已经是十一月份,二零零五年,也马上就要过去了。


    陈小凡计算,今年高新区助力通元县GDP翻一番,难度已经不大。


    他也就不再紧绷着发展经济那根弦。


    这一天,他到了办公室,林慧雯送来报纸。


    他随手打开看了看,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突然,他在中缝之中发现了一则招聘启事。


    那是林州市春园食品厂招工的信息。


    春园食品厂是市属老牌国有企业,历史可以追溯到建国前,以生产饼干膨化食品等零食为主。


    本来这个厂平平无奇,不应该让人记忆深刻。


    但令陈小凡始终不能忘得,是一场特大火灾。


    做饼干用的面粉玉米粉等,都属于易燃物质,极易发生粉尘爆炸。


    而该食品厂设备老旧,防范意识太差,导致发生爆炸起火。


    据陈小凡上一世的记忆,该厂有上百人因此而丧生,是建国以来汉东省出现的最大事故,没有之一。


    如果没有记错,那场火灾就发生在二零零五年的十一月份。


    虽然事故发生在林州市,跟他通元县高新区没什么关系。


    但那毕竟是上百条人命。


    说什么也要阻止那场悲剧的发生。


    ……


    ……


    省城。


    省委组织部。


    副部长茅德庸的办公室。


    宋思明正坐在沙发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茅部长,听说最近省里要变天了,不知道真的假的?”


    宋思明试探着问道。


    茅德庸五十多岁,地中海现象严重,头发已经快要掉光,只能“地方支援中央”,将仅剩的头发留得老长,全都盖在头顶。


    他是宋思明的老上级,所以关系较为密切。


    他摘下老花镜,意味深长道:“可以这么说吧。


    之前郑老板搞的体制改革,步子迈得太大,难免影响方方面面的利益。


    所以上边调来了高老板,就是为了搞平衡的。


    也可以说,高老板是带着上面的命令,前来制衡郑老板的。”


    宋思明道:“我听说,您跟高老板之前,曾经共过事?”


    茅德庸得意地笑了笑道:“老宋,你消息挺灵通的嘛。


    没错,十年前我们都在汉西省,那时候我们就是上下级关系。


    高老板对我还颇为倚重。


    没想到这么巧,他又调到了汉东。”


    宋思明道:“您的老领导被委以重任,您也该飞黄腾达了,我提前祝您更进一步,直上青云。”


    “借你吉言吧。”


    茅德庸听了哈哈大笑。


    他是组织部副部长,再进一步,就成为部长兼省委常委了。


    宋思明正色道:“我这里有个难题,想向茅部长请教一下。


    我们下属通元县有个年轻人,他非常能干,但却跟我不是一心。


    所以他越能干,创造政绩越多,对我威胁越大。


    您说该怎么办?”


    茅德庸道:“那还不简单?


    你做了这么多年组织工作,难道明升暗降的手段还不会?”


    喜欢官道之巅请大家收藏:()官道之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