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速回京

作品:《和亲十年惨死,重生后长公主杀疯了

    肖帝看着结发妻子,眼中闪过一丝愧疚:\"依怜啊……你来了,来看我了……\"


    “陛下!”


    看着肖帝的模样,赵皇后几乎是瞬间便眼泪倾盆。


    “莫哭……朕的依怜,是最美的人,莫哭啊……”肖帝将手抚上赵皇后的面庞,轻笑着。


    赵皇后握住肖帝的手,发现那枚普通玉佩,眉头微蹙:\"陛下,珏儿他……\"


    \"珏儿,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肖帝艰难地说,\"朕这么多年来,一直对不起你们母子,让你们,受了许多委屈……


    赵皇后摇摇头,眼中含泪:\"陛下不必说了,臣妾都明白。臣妾知道,废珏儿的太子之位,是为了保护他远离朝堂争斗……\"


    肖帝的呼吸越来越弱:\"世昌,他早已经控制了禁军,你和仪儿还有珏儿,一定要小心……\"


    话音未落,肖帝的手突然垂下,眼中的光芒彻底消散。


    \"陛下?陛下!\"赵皇后失声痛哭,摇晃着肖帝的身体,却再也得不到回应。


    大萧隆庆皇帝,驾崩了。


    —————-


    李使乌在黑暗的密道中疾行,心脏狂跳不止。密道直通宫外,是先帝为防不测秘密修建的,只有他和几个心腹知晓。


    袖中的玉佩仿佛有千斤重,压得他喘不过气。他知道,此刻宫外必定已是肖世昌的天下。


    这位二皇子表面温文尔雅,实则心狠手辣,多年来结党营私,就等着这一天的到来。


    \"必须找到韩兆……\"李使乌喃喃自语。


    锦衣卫指挥使韩昭是先帝暗中培养的心腹,也是为数不多可以信任的人。


    密道的尽头是一处偏僻的院落。


    李使乌推开伪装成墙壁的暗门,警惕地环顾四周。


    夜色已深,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几只寒鸦在枯树上啼叫。


    他刚踏出院落,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钟声——那是皇宫的丧钟,宣告着皇帝的驾崩。


    \"不好!\"李使乌脸色大变,加快脚步向锦衣卫衙门方向奔去。


    然而刚转过一条街巷,前方突然亮起一片火把,数十名禁军拦住了去路。


    \"李公公这是要去哪儿啊?\"一个阴冷的声音从禁军后方传来。


    人群分开,走出一位身着蟒袍的年轻男子,正是二皇子肖世昌。


    李使乌心头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老奴参见二殿下。陛下驾崩,老奴正要去找礼部商议丧仪事宜。\"


    肖世昌冷笑一声:\"是吗?那为何放着正门不走,偏要走这密道?\"


    他伸出手,\"父皇临终前,可曾交给公公什么东西?\"


    李使乌后退一步:\"老奴不明白殿下的意思。\"


    \"不明白?\"肖世昌眼中寒光一闪,\"搜!\"


    几名禁军上前粗暴地按住李使乌,开始搜查。李使乌心中暗叫不好,却无力反抗。


    就在此时,一道黑影从屋顶飞跃而下,剑光如虹,瞬间刺穿了两名禁军的咽喉。


    \"韩兆!\"肖世昌怒喝一声,\"你敢造反?\"


    锦衣卫指挥使韩昭持剑而立,面如寒霜:\"二殿下带兵夜闯宫禁,意欲何为?\"  \"父皇驾崩,本宫身为皇子,自然要入宫守灵。\"


    肖世昌冷笑,\"倒是韩大人,深夜在此,意欲何为?\"


    韩昭不答,一把拉起李使乌:\"走!\"


    两人迅速退入巷中,肖世昌怒吼:\"放箭!\"


    箭雨倾泻而下,韩昭舞剑如风,挡开大部分箭矢,但仍有几支射中了李使乌的肩膀和大腿。


    \"公公坚持住!\"韩兆搀扶着李使乌,七拐八绕甩开追兵,最终躲入一处民宅。


    屋内,李使乌忍痛取出玉佩:\"韩大人,陛下遗命,传位于三殿下,我们必须将此物安全送到三殿下手中……\"


    韩兆单膝跪地,双手接过玉佩:\"末将誓死完成任务!\"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一阵阵惨叫和兵刃相交的声音。


    韩兆跃上屋顶查看,只见太极殿方向火光冲天,杀声震耳。


    \"不好!二殿下在太极殿外大开杀戒!\"韩昭脸色铁青地跳下来,\"他正在屠杀反对他的大臣!\"


    李使乌面如死灰:\"快,快去救皇后娘娘和长公主殿下……\"


    韩兆摇头:\"宫门已被二殿下的人控制,我们贸然前去只会送死。\"


    他沉思片刻,\"当务之急是派人通知三殿下,让他有所准备。\"


    李使乌咬牙点头:\"你带着玉佩去找三殿下,我回去找皇后娘娘……\"


    \"不行!\"韩昭断然拒绝,\"公公伤势不轻,出去必死无疑。我派心腹去找三殿下,我们另想办法救皇后。\"


    两人正商议间,外面突然传来整齐的脚步声和甲胄碰撞声。


    韩昭脸色一变:\"被发现了!\"


    ———————-


    距离京城二百里的官道上,一支骑兵队伍正在风雪中艰难前行。


    肖长珏勒住战马,抬手示意队伍停下。连续十日的急行军,人马都已疲惫不堪。


    他摘下头盔,露出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庞,剑眉下的双眼锐利如鹰,却又带着几分忧虑。


    \"殿下,前方就是黑松林了,要不要先派斥候探路?\"程煜驱马上前请示。


    肖长珏望向那片黑压压的松林,眉头紧锁。


    连日来的不安感越来越强烈,父皇的病情、京中的局势、二弟的动向……所有的一切都让他如坐针毡。


    \"派两队斥候,一明一暗。\"肖长珏沉声命令,\"其余人原地休整,检查兵器。\"


    程煜领命而去。


    肖长珏下马活动了下筋骨,从怀中取出肖九仪的密信又看了一遍。


    信中说她被软禁在公主府,谢嫣儿也被囚于东宫,而父皇的病情时好时坏……


    \"殿下,喝口酒暖暖身子吧。\"一名亲兵递上酒囊。


    肖长珏接过酒囊灌了一口,辛辣的液体滑过喉咙,却驱不散心中的寒意。


    他想起临行前陆肃尧的嘱托:\"殿下此去凶险万分,务必小心肖世昌。此人表面谦和,实则心狠手辣,我们务必提防……\"


    突然,黑松林中惊起一群飞鸟。肖长珏瞳孔一缩,立刻翻身上马:\"戒备!\"


    几乎在同一时刻,林中射出密集的箭雨,十余名士兵应声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