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李贵人

作品:《和亲十年惨死,重生后长公主杀疯了

    \"父皇日理万机,也要保重龙体。\"肖世昌奉上一盏参茶,语气真挚:\"儿臣近日得了一株百年老参,明日就送到养心殿去。\"


    肖帝接过茶盏,神色稍霁:\"你有心了。\"


    他啜了一口茶,状似随意地问,\"近日刑部事务如何?\"


    肖世昌心中一凛,知道试探开始了:\"回父皇,太子殿下通敌案证据确凿,只等父皇下旨定夺。只是……\"


    他恰到好处地露出犹豫之色。


    \"只是什么?\"


    \"只是仪儿妹妹似乎……对案情有些误解。\"肖世昌叹了口气:\"儿臣担心她受人蛊惑,做出什么糊涂事来。\"


    肖帝眼神一沉:\"她找过你?\"


    \"昨日偶遇,妹妹情绪激动,说太子冤枉……\"


    肖世昌欲言又止,\"儿臣劝她谨言慎行,她却说……说有人能证明太子清白。\"


    高贵妃适时地\"惊呼\"一声:\"这孩子怎么如此糊涂!陛下明察秋毫,岂会冤枉珏儿?定是有人在她耳边嚼舌根!\"


    肖帝脸色阴晴不定,没有立即接话。


    他目光扫过案几,注意到那本摊开的奏折:\"这是什么?\"


    肖世昌心头一跳,但面上不显:\"是刑部翟群那边关于谢家军的密报。儿臣正在核查其中细节,以免冤枉无辜。\"


    高贵妃轻叹:\"昌儿这几日几乎没合眼,总说不能辜负父皇的信任……\"


    肖帝神色复杂地看了肖世昌一眼,突然问道:\"昌儿,你可记得李贵人?\"


    殿内空气瞬间凝固。肖世昌感到一股寒意从脊背窜上来,但他控制住了每一寸肌肉,连睫毛都没多颤一下:\"儿臣……自然记得生母。\"


    \"朕今日突然想起她。\"肖帝目光如炬,\"她走得太早了,没能看到你如今的模样。\"


    高贵妃眼中闪过一丝警觉,但很快又恢复温柔神色:\"李妹妹若在天有灵,定会为昌儿骄傲的。\"


    她轻轻拭了拭眼角,\"说起来,再过半月就是李妹妹的忌日了……\"


    肖帝突然打断:\"怜依今日提到了李贵人。\"


    肖世昌手中的茶盏微微一颤,几滴茶水溅在手背上,烫得发红。


    高贵妃立刻递过帕子,同时柔声道:\"皇后娘娘想必是病中多思,想起旧事了。\"


    \"她说……\"肖帝盯着肖世昌的反应,\"李贵人的死,另有隐情。\"


    肖世昌猛地抬头,眼中恰到好处地混杂着震惊与痛苦:\"父皇!母妃她……她不是被当年的纯嫔害死的吗?\"


    高贵妃\"惊慌\"地按住肖世昌的手:\"昌儿别急!陛下,这是,这是从何说起啊?李妹妹当年明明是被纯嫔……\"


    \"朕也想知道。\"肖帝目光在高贵妃脸上逡巡,\"贵妃入宫比皇后还早,可曾听说什么?\"


    高贵妃露出思索之色,片刻后\"恍然\"道:\"莫非……皇后娘娘是指当年那些谣言?\"


    她为难地看了看肖世昌,\"昌儿还小的时候,宫里是有过传言,说李妹妹的死……不仅与纯嫔有关。\"  \"不仅与纯嫔有关?\"肖帝眉头紧锁。


    \"都是无稽之谈!\"高贵妃急忙道:\"纯嫔与李妹妹同住一宫,还都和皇后娘娘……感情甚笃。后来纯嫔因谋害皇嗣被赐死,就有小人造谣说是皇后娘娘指使纯嫔害李妹妹……\"


    她叹息一声:\"皇后娘娘想必是病糊涂了,才会重提这些陈年旧事。\"


    肖帝不置可否,目光再次转向肖世昌:\"昌儿怎么看?\"


    肖世昌双手紧握成拳,指节发白,声音却异常平静:\"父皇,儿臣只相信证据。若母妃之死真有蹊跷,儿臣恳请父皇彻查,还亡母一个公道。\"


    他抬起头,眼中含泪,\"但儿臣不信此事与皇后娘娘有关。娘娘待儿臣如己出,儿臣……不愿怀疑她。\"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达了对生母的孝心,又展现了对皇后的\"信任\",任谁都挑不出错来。


    肖帝盯着他看了许久,终于缓缓点头:\"朕知道了。\"


    他起身准备离开,\"时候不早,你们也歇着吧。\"


    高贵妃连忙相送:\"陛下不如就在锦华宫歇下?臣妾新得了安神的香……\"


    \"不必了。\"肖帝摆摆手,\"朕还有奏折要批。\"


    待肖帝的身影消失在宫门外,高贵妃立刻沉下脸,示意竹心守住殿门。


    她转向肖世昌,眼中满是赞赏:\"昌儿,你刚才表现得很好。\"


    肖世昌脸上伪装的悲痛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杀意:\"母妃,赵皇后果然在查我生母的死因。\"


    \"不仅如此,她还想借你父皇之手翻案。\"高贵妃冷笑,\"可惜她太急了,反而暴露了自己的意图。\"


    她轻抚养子的脸颊,\"昌儿,记住今日的愤怒。等我们拿下坤宁宫和毓秀殿,你想怎么为生母报仇都行。\"


    肖世昌眼中闪过一丝疯狂:\"我要赵怜依亲眼看着她的儿女死在她面前,就像……就像我当年看着母妃咽气一样。\"


    高贵妃满意地笑了:\"会的,都会的。\"


    她望向窗外漆黑的夜色,\"不过在那之前,我们得先解决那个岭南太医,和秋银。\"


    一阵冷风穿堂而过,吹灭了最靠近窗边的烛火。黑暗中,母子二人的面容隐在阴影里,只剩下四只闪烁着寒光的眼睛,像极了潜伏在暗处、伺机而动的毒蛇。


    锦华宫的烛火熄灭后,肖世昌并未立即离开。他站在庭院中央的梨花树下,抬头望着被云层遮蔽的月亮。


    夜风拂过,几片早枯的叶子飘落在他肩头,又无声滑落。


    就像那些被他刻意埋葬的记忆,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刻浮现。


    \"殿下,夜深露重,加件衣裳吧。\"


    贴身太监贵平捧着狐裘轻声提醒。肖世昌恍若未闻,只是伸手接住一片下落的枯叶,在指间慢慢捻碎。


    \"贵平,你跟了我多少年了?\"


    \"回殿下,自您八岁搬到重华宫起,奴才就跟着您了。\"贵平小心翼翼地回答,\"算来已有十七载。\"


    \"十七年啊……\"肖世昌轻笑一声,\"那你可曾见过李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