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被诬陷

作品:《和亲十年惨死,重生后长公主杀疯了

    谢嫣儿示意肖九仪上她的马车,迅速驶离。


    车内,肖九仪惊魂未定:\"皇嫂,你怎么来了?\"


    \"别说话。\"谢嫣儿压低声音,\"韩兆必去禀报陛下了,我们得抓紧时间。\"


    马车没有驶向城门,而是拐进了一条偏僻小巷。


    谢嫣儿塞给肖九仪一套粗使丫鬟的衣裳:\"换上这个,从南门走。守卫已经打点好了。\"


    肖九仪握住她的手:\"为什么要帮我?\"


    谢嫣儿苦笑:\"因为,我知道爱一个人是什么滋味。\"


    她推开车帘,\"快走吧,再晚就来不及了。\"


    肖九仪刚跳下马车,四周突然亮如白昼!


    数百名禁军手持火把将小巷围得水泄不通,肖世昌骑在马上,笑容狰狞:


    ——\"仪儿妹妹,这是要去哪儿啊?\"


    金銮殿上,气氛凝重。


    肖九仪跪在殿中,脸上还有一片片的尘土。


    肖帝面色铁青地坐在龙椅上,手中捏着几封信。


    \"解释一下。\"肖帝将信摔在地上,\"这些与吐蕃往来的密信,是怎么回事?\"


    肖九仪抬头,眼中满是不可置信:\"什么密信?儿臣从未见过!\"


    \"还狡辩!\"肖世昌厉喝,\"这些信是从你贴身丫鬟身上搜出来的!证据确凿!\"


    肖九仪这才注意到,兰芷也被押在一旁,满脸是血。


    \"兰芷!\"她惊呼,\"你们对她做了什么?\"


    \"不过是用刑问供罢了。\"肖世昌冷笑,\"这贱婢已经招认,你与吐蕃密谋多时,意图借外族之力助太子夺位!\"


    \"胡说八道!\"肖九仪挣扎着要站起来,却被侍卫按住,\"父皇明鉴!这必是肖世昌栽赃陷害!\"


    肖帝面无表情地看着她:\"那你夜半出宫,意欲何为?\"


    \"儿臣没有!\"肖九仪咬唇,\"儿臣,只是想去漠北……\"


    \"为了陆肃尧?\"肖帝冷笑,\"一个男人,就值得你违抗朕的旨意,冒天下之大不韪?\"


    肖九仪泪流满面:\"父皇,那些信真的是假的!儿臣对天发誓!\"


    \"陛下!\"谢嫣儿突然闯入殿中,\"臣妾可以作证,公主绝无二心!\"


    肖帝眯起眼睛:\"太子妃,你擅自放走钦犯,朕还没治你的罪。\"


    谢嫣儿跪地叩首:\"陛下明鉴,那些信的笔迹明显是模仿的。而且,信封上的火漆印是新的,根本不像存放多时的密信!\"


    肖世昌脸色一变:\"太子妃此言差矣!证据确凿,怎能凭你一人之辞……\"


    \"够了!\"肖帝厉喝。


    \"长公主肖九仪,私通外敌,意图不轨,着即削去封号,囚禁毓秀殿内!太子妃谢氏,干预朝政,禁足东宫!\"


    肖九仪瘫坐在地,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父皇,您明知那些信是假的,又为何……\"


    肖帝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她:\"朕只知道,你为了个男人,连皇家体统都不顾了。带下去!\"


    侍卫拖起肖九仪,她最后看了一眼父皇,眼中满是绝望。  肖帝别过脸去,不与她对视。


    待众人退下,肖世昌谄笑着上前:\"父皇英明……\"


    \"闭嘴!\"肖帝一把掐住他的脖子,\"朕警告你,这是最后一次。若再敢耍这种把戏,朕会让你比死还难受!\"


    肖世昌面如土色,连连点头。


    肖帝松开手,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滚吧。\"


    空荡荡的金銮殿内,肖帝独自坐在龙椅上,望着地上的\"密信\",眼中闪过一丝痛色。


    他何尝不知这些是假的?但凤娴那孩子……为了陆肃尧竟敢违抗圣旨,若不严惩,日后必成大患。


    \"珏儿,仪儿……别怪父皇心狠。\"他喃喃自语,\"要坐这龙椅,你们,首先就得学会无情。\"


    养心殿外,雷声轰鸣。


    赵皇后未等太监通报,一把推开殿门。


    她长发未绾,素衣单薄,一脚踏在冰冷金砖上,与平日端庄形象判若两人。


    肖帝从奏折中抬头,眉头紧蹙:\"皇后?\"


    \"陛下!\"赵皇后扑跪在龙案前,玉镯坠地发出清脆声响,\"臣妾求您开恩!\"


    肖帝挥手屏退左右,殿门缓缓关闭。


    他放下朱笔,声音冷淡:\"若是为凤娴和珏儿求情,就不必开口了。\"


    赵皇后膝行几步,抓住肖帝龙袍下摆:\"陛下!仪儿才十九出头,一直囚禁殿内会要了她的命啊!珏儿在漠北生死未卜,您就忍心……\"


    \"忍心?\"肖帝猛地抽回衣摆,\"朕忍心?是他们忍心让朕失望!一个勾结外敌,一个拥兵自重!\"


    \"那些所谓的证据根本经不起推敲!\"赵皇后仰起泪脸,\"陛下心如明镜,为何要装作看不见?\"


    一道闪电划过,照亮肖帝阴沉的面容。


    他起身踱到窗前,背对皇后:\"朕是天子,行事何需向你解释?\"


    雨声渐急,敲打在琉璃瓦上如同碎玉。赵皇后突然轻笑一声,笑声凄楚:\"是,陛下是天子。可天子也是父亲啊!\"


    她摇摇晃晃站起来,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三两褪色的平安符。


    \"还记得吗?珏儿五岁那年染了天花,您在太庙跪了三天三夜求来的。\"


    她轻抚第一个平安符:\"仪儿出生时难产,您抱着她整夜不眠,亲手缝了这个……\"手指移到第二个,最后停在最小的那个上,\"还有这个,您亲自带仪儿去华严寺求的……\"


    肖帝背影微微一僵。


    \"那年上元节,两个孩子围着您要糖人,您一手抱着仪儿,一手给珏儿画小马……\"赵皇后泪如雨下:\"如今怎么就成了这样?父子相疑,兄妹相残,陛下,我们的家,怎么就散了?\"


    最后一句哽咽不成声,她跌坐在地,平安符散落四处。


    肖帝袖中的手微微发抖,声音却依然冷硬:\"皇后失态了。来人,送皇后回宫。\"


    无人应答。


    殿外暴雨如注,仿佛上天也在为这场皇家悲剧恸哭。


    赵皇后突然扑到肖帝脚边,额头重重磕在地上:\"臣妾愿以性命相抵!求陛下饶过孩子们!要罚就罚臣妾吧!\"


    鲜血从她额角渗出,混着泪水滴在金砖上。肖帝终于转身,眼中闪过一丝痛色,却仍不松口:\"朕意已决。\"


    \"好一个"朕意已决"!\"赵皇后惨笑抬头,\"陛下可还记得当年对臣妾的誓言?"此生绝不让怜依受半分委屈"?如今我们的孩子……\"


    \"住口!\"肖帝厉喝,眼角却微微发红,\"你当朕愿意?珏儿心肠太软甘愿折损自己,仪儿为个男人违抗圣旨!若人人效仿,朕的江山还如何坐得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