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不好消化

作品:《被逼替嫁我不慌,我送全家火葬场

    “这件事,朕希望你们不要对任何人透露,尤其是国公府上。”


    浩星辰的叮嘱,梁玉舟和齐修远自是明白。


    尤其是梁玉舟,浩星辰虽然已经称帝,但从未把他们梁家当成臣子那般对待,而是家人一般。


    他知道,浩星辰不想让家里人担心,毕竟灵歌刚从鬼门关走一遭回来,大家好不容易拜托了那种阴霾,为她高兴。


    若是此时父母和小妹得知灵歌中了毒,怕是遭受不住第二次打击。


    尤其母亲年事已高,小妹的身体又那般孱弱,真的经不起任何可能失去灵歌的打击了。


    梁玉舟徒然跪地,朝着浩星辰磕了个头。


    “臣,代家人谢过皇上!”


    浩星辰亲自扶起他,“于公,你是朝廷肱骨,于私,朕叫你一声舅舅,你我不必如此。”又看了齐修远一眼,继续说道:“朕,便将东辰交给你二人。”


    “臣,定不负皇上嘱托!”二人异口同声。


    “好,朕也跟你们保证,一定会将灵歌安然无恙的带回来。”


    “臣,在京城,恭候皇上凯旋!”齐修远道。


    “皇上,一路上多保重!”梁玉舟道。


    当晚,五千精兵整装完毕,浩星辰得不到天亮,连夜便出了城,朝着西域的方向狂奔而去。


    没有任何的仪式,甚至大家都还不知道。他只留下了一道圣旨,还有尚方宝剑。


    他一刻也不想等,他想早一点见到灵歌,早一点去楼兰,早一点拿到解药,哪怕只是早一点点。


    这样,灵歌的危险就降低了一分。


    这一次,他已经做了决定,不管付出任何代价,不管龙潭虎穴,他都要和灵歌一起闯。


    没有人能把他们分开,哪怕是死,也要死在一起。


    虽然已经入春,但倒春寒还是很冷。


    北风呼啸,呼呼的风声从耳边刮过,刮得人脸颊生疼。


    但浩星辰的心,却是炽热的。


    胸-中,仿佛有一团火焰,将他紧紧包围。


    他的情绪已然恢复,整个人又充满了活力。


    天亮的时候,整个朝堂都炸开了锅。


    御驾亲征本就是大事,从古至今,在这片大陆上,各国的史书翻遍了,也没有几次。


    但都是非常时期,更多的时候,御驾亲征只是一种激励将士们的方式。


    御驾亲征也不是不可以,可浩星辰显然是去上战场的,是去当将军上阵杀敌的。


    而且,哪有不商议便直接出了宫的皇帝,他可是第一人。


    关键是,他才刚登基不久。


    更何况,他们想不明白,南岳已经归降,以东辰现在的实力,西域是孤木难成林,怎么也轮不到皇上亲自上战场啊。


    “皇上怎么能如此任性!”


    “皇上现在已经不是王爷了,他身系举国安危,怎么,怎么招呼都不打一声,就偷跑除了呢?”


    “是呀,梁将军,齐侯爷,你们二人怎么不劝劝,怎能让他胡来。”


    “趁着现在还没走太远,快些派人将皇上追回来吧。”


    老臣言官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这时候,更有人猜测道:“莫不是皇上为了襄阳王?前些日子传来襄阳王生还的喜讯,可到现在都没还朝,怕是襄阳王去了西域。”


    因为灵歌还未进行封后大典,但叫她辰王妃又觉得不太合适,恪守礼节的老臣们便称呼她的爵位。


    这一句话,就像是一颗石子扔进了原本平静的湖水中,惊起了一连串的水花。


    原本只是议论却井然有序,现在却是乱成了一锅粥。


    “定然是为了襄阳王。”


    “莫不是襄阳王那边又出了什么事?”


    “唉,襄阳王是于我东辰有功,皇上要如何恩宠都不为过,但也该分个轻重,这毕竟不是寻常夫妻,皇上也当知道,怎么能为了一个女人乱了心智。”


    ……


    梁玉舟身为灵歌的娘家人,此时不宜多说话,越说越错。


    齐修远虽有权威,但他年纪尚轻,这其中有些老臣都是他祖父辈的,况且言官本就有上谏君王下奏朝臣的权力。


    甚至皇帝若做错事,还有言官骂皇帝的例子,当然,那是特例。


    二人看着朝臣们,谁都不吭声。


    主打一个摆烂,反正你们随便说,就是不回应。


    想着他们说累了,心里的牢骚也发完了,反正事情已成定局,也就各自回府了。


    可他们这两位武将,实在是低估了这些言官的精神和体力。他们万万没想到,就这些话来来回回的说了好几遍了,就是不肯走,大有一种今日若得不到满意的答复,就在大殿上睡下了,以表示自己鞠躬尽瘁。


    无奈之下,二人只得开始劝说,但他们都是武将,怎么能说的过这些言官老臣?


    最后,就成了他们二人被围攻的壮观场面。


    梁玉舟和齐修远蹲坐在地上,老臣们围了一圈,各种道理连珠炮似的往外蹦。


    二人头皮发麻,脑袋发胀,耳朵嗡嗡作响。


    内心里,更是叫苦不迭。


    皇上啊皇上,怪不得您趁夜出发,不肯召集群臣交代,感情是刻意躲着他们呢。


    这些老臣也真是能说,一上午了,都没停歇,他们不渴不饿吗?


    姜太妃和英太嫔得知消息赶过来的时候,就看见这样一副滑稽的场面。


    二人互视一眼:当真是难为他们了。


    叹了口气,踏进大殿的门槛。


    “姜太妃到!”


    “瑛太嫔到!”


    口若悬河的大臣们听到这声音,纷纷转回头。


    “众位大人!”姜太妃如今作为后宫的掌权者,又是资格最老,辈分最大的一位,率先开了口。


    “本宫听说,大人们为了皇上御驾亲征的事,在前朝吵了一上午了,想来也该饿了吧,本宫让人准备了膳食,大人们不如移步,用了膳再说也不迟。”


    姜太妃笑意盈盈,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姜太妃到底是先皇的妃子,人家亲自来请,不给面子那就是不识抬举了。


    言官们最重礼节,生怕再被扣上个大不敬的罪名,于是纷纷应和。


    “臣等叩谢太妃恩典!”


    皇室赐宴,这是恩典。


    哪怕,这些大人们明知道,这顿饭,未必好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