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只认律法

作品:《兼祧两房?公主休夫高嫁你后悔什么

    冯樾的堂兄名叫冯正,字子纯。


    人如其名,长着一张周正的国字脸,一双大眼炯炯有神。


    浓眉大眼,给人一种刚正不阿,端方凛然的感觉。


    冯樾自回到京城后,太傅府的人就试图联系过他。他回去过一次,老夫人很心疼他这个在外流落多年的孙子。


    冯正是大房的嫡子,受老夫人的指派,叫他多多照顾自己这个堂弟。


    二人一来一回,便慢慢熟识起来。


    但冯樾很少主动来找这位堂兄。


    因为他凡事太过较真,冯樾觉得和他说话很累。


    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


    对于这位堂兄,冯樾更多的是尊重敬畏,很难与他亲近。


    冯正与他相反。


    堂弟亲自邀请他一起吃酒用饭,他心里很高兴。


    但凡熟悉他性子的人就知道,从他进入官场以来,从未参加过一次同僚之间的聚会。别人家有个什么喜丧之事,他顶多派人送份礼,本人绝对不会出现在任何人的府邸,更遑论与人同桌吃饭了。


    可就是这样的性子,在官场上却一路亨通。


    年纪轻轻就官拜大理寺少卿了。


    碍着老太傅的声名,无论是他的上峰还是下属,没人敢给他使绊子。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最重要的,是这人只认律法。


    要是犯在他手里,绝对没有任何情面可讲,所以人人都有点怕他。


    冯正自己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反而很享受那种“清净”。


    冯樾和孟嘉互相对视一眼,分别坐在了冯正的左右手。


    酒过三巡后,冯樾一边给冯正斟酒,一边旁敲侧击,“堂兄看起来似乎有些疲惫啊,是手上的这个案子很棘手吗?外面都在传,说证据确凿,按说应该很快就能结案吧?”


    “你今日既然是请我喝酒,那我们就只喝酒,不谈论其他,尤其是案情。”冯正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看眼神已经有些微醺。


    旁人喝到这个份上,不说畅所欲言,多少也会吐出点东西来。


    可这冯正偏偏是块硬骨头。


    冯樾尴尬地摸了摸鼻子,讪笑着陪他喝酒。


    孟嘉则拉着两人,天南海北地聊了起来。


    直到三个人都喝醉了,冯正才吐口道:“这案子啊,不好破。”


    “哦?为何?”


    孟嘉醉醺醺地询问。


    冯正打了个酒嗝,“就是证据太确凿了,才有可疑。”


    撂下这一句,他就趴在桌上睡了过去,没有再提及其他。


    楚琬宁趴在墙边听到这句话,心里稍稍松了口气。只要有人觉得可疑就好,那就能多争取一些时间。


    看来这个冯正,并不是个只图功绩的庸人。


    宝音站在她旁边,犹疑道:“灵毓姐姐,他们是在说我阿兄的案子吗?”


    “嗯。”


    楚琬宁叫宝音坐下,问道:“宝音,案发之前,你可有见过你阿兄?他最近,有没有见过什么可疑的人?或者有没有什么反常的地方?”


    “反常?数日前,阿兄曾经急匆匆地出过一趟门。但身边跟着许多人,而且阿兄很快就回来了,之后几日都待在驿馆,没有再离开过。”


    宝音仔细想了想,实在没有想到什么奇怪的地方。


    又过了一会儿,她道:“我想起来了,阿兄出去的那日,回来的时候带了一份斋菜。说是在大雍很有名,特意带回来想给我尝尝。”


    斋菜?


    难道苏德王子去了寺庙?


    楚琬宁直觉,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线索。


    想着出来的时间也够长了,她吩咐宋禹拿来药箱,从里面摆出几个瓶瓶罐罐,“你不是想学易容术吗?我先教你一种最简单的。”


    “好啊。”


    宝音很好学,学习地时候非常认真。


    楚琬宁发现,她的记忆力很好,而且很聪明,懂得举一反三。


    两人在酒楼又待了将近一个时辰,才一起离开。


    楚琬宁借口在驿馆丢了东西,带着易容成朝朝的宝音回了院子。


    朝朝替她卸了脸上的易容,两人又换回了身份。


    临分开时,宝音依依不舍地拉着楚琬宁,“灵毓姐姐,你什么时候能再来看我啊?你早点来看我好不好?”


    楚琬宁察觉到她对自己的依赖,拍拍她的手,“放心,我会尽快来看你的。这段时日虽然我不能来,但我会把暗卫留给你。若是你发现了什么,或者想起了什么,就叫暗卫给我传讯。平日里,他也能保护你的安全。”


    “嗯。”


    宝音的声音闷闷的,眼瞅着又要掉眼泪。


    可她愣是没让自己哭出来,而是选择咬着唇强忍。


    少顷,离开驿馆后,朝朝义愤填膺地道:“主子,那些北溟的使臣实在是太狂妄了,完全不把宝音公主放在眼里。”


    不过一会儿的工夫,她好几次忍不住想要动手。


    要不是怕给主子惹麻烦,她非把那几个使臣打得满地找牙不可。


    楚琬宁大概能够想象到,她轻轻叹了口气,“宝音名义上虽然是公主,但那些使臣,一多半都是海鹰王安排进来的。让宝音过来,就是做质子,他们巴不得宝音在大雍出点事,好趁机讨要好处。”


    又怎么可能尊敬她?


    之前有苏德王子在,那些使臣多少还收敛一些。


    现在苏德王子暴毙,他们就彻底没有顾忌了。


    朝朝同情宝音的处境,想了想道:“主子,要不然把公主接出来住些日子吧,再与那些道貌岸然的人住在一处,早晚得憋疯了。”


    “暂时还不行。”


    她不能太频繁地去驿馆,否则可能会激得某些人胡思乱想,反而可能给宝音带来危险。


    当务之急,还是要先查明苏德王子的真正死因。


    那么最简单直接的,就是验尸。


    可大理寺守卫森严,她很难接近尸体。


    就在楚琬宁一筹莫展时,有人送来了一封信。


    上面写着,叫她今晚巳时三刻,在大理寺外相见,说有办法送她进去。


    “这信是谁送来的?”竟如此了解她的想法。


    楚琬宁询问宋禹。


    宋禹欲言又止,不知该不该说。


    直到见她沉下脸,才犹犹豫豫地道:“是武安侯派他身边的那个青平送来的,许是担心殿下不肯去,他还特意交代先不要告诉殿下。”


    “主子,要去吗?”朝朝问。


    楚琬宁看着手里的信,一把攥在手心,“去,为何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