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国公府倒

作品:《兼祧两房?公主休夫高嫁你后悔什么

    可他们终究晚了一步。


    等福公公带人赶到武安侯府,府里只有兰姨娘韦清清在。


    这处宅院比起曾经的武安侯府,并不算大,里面总共也没有几个下人。


    福公公带去的人将整个侯府都搜了一遍,也没有找到人。


    韦清清叫丫环给福公公倒了杯茶,安抚道:“公公别急,这侯府就这么大。妾问过下人,今日夫人没有出府。您稍等一下,容妾身去盘问一下。”


    话落,她带着人去了纪轻雪的院子,将里里外外搜了一遍。


    “查,看看房间里有没有少了什么东西。”


    “回姨娘,夫人妆奁里的一枚金簪不见了,还有夫人放在枕边的匣子也没了。”婢女仔细搜寻后,垂着头,哆哆嗦嗦地回道。


    看这个架势,夫人多半是跑了。


    可她是从哪儿跑出去的?


    韦清清仔细想了想,问道:“这宅院可有狗洞?”


    平日里,府中并没有养狗,所以谁都没往那边想过。


    闻言,一个刚被买回来不久的小丫环站了出来,“有,柴房紧挨着的那面墙有个狗洞。之前本来是堵住的,不知是谁给捅开了。夫人为此还发了好大的火,让人给填上了。”


    “快带我去看看。”


    韦清清跟着小丫环,带着几个仆妇朝着柴房走去。


    就见原本填好的狗洞又被捅开了,地上还散落着不少碎石。


    这一下,哪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纪轻雪就是从这里逃走的。


    韦清清赶紧跑去给福公公回话:“人应该就是从那处狗洞跑的,应当跑了没有多久。若是在城里找一找,兴许能找到。”


    福公公没想到皇后的这位侄女,如此能屈能伸。


    从狗洞逃走,哪个出身世家大族的千金贵女能做出这等事来?这要是传出去,这辈子都没办法再抬头做人。


    得到了确切的消息,他也没再耽搁。


    一边寻人一边派人回宫禀报。


    京城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要是铁了心想藏起来,想找人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另外,还得问过皇上的意思,要不要封城。


    否则人要是出了城,再想找无异于大海捞针。


    毕竟纪轻雪在外头有没有人接应,谁也不清楚。


    皇宫里。


    楚琬宁听到这个消息,都有点同情赵兰庭了。


    他这次带兵剿匪,不但招安了不少的山匪还剿灭了藏身在山中的探子。原本是大功一件,传到坊间也会被人称颂。


    谁知他明媒正娶回去的夫人,却卷进了国公府公子杀人绑票的事里,还从狗洞潜逃了。这事要是被百姓知道,他所有的功绩就都白费。


    关键是,根本瞒不住,外界早晚会知道。


    在心底叹了口气,楚琬宁看向崇文帝,“父皇,还是先派人封城吧。她一个女子,孤身一人藏在城里,想找的话也不是很难。”


    “嗯。”


    崇文帝也是这么想的,当即下令封城寻人。


    韦铭栩则暂时押入天牢。


    翌日,纪轻雪那边还没有消息,远在京郊山脚下的虞国公,因为勾结北溟和南岄两国,证据确凿,被秘密押回了京城。


    谢凛一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引蛇出洞,抓到了虞国公的下属与探子勾结的铁证。再加上他之前那些故布迷阵的行为,很快,满京城都知道了虞国公通敌叛国的事。连带着承安王也被抄家,关进了天牢。


    皇后刚为自己的一双儿女摆平麻烦,紧接着,她背后的虞国公就出事了。


    弄得她焦头烂额。


    国公夫人托人进宫递话。


    皇后便想去求皇上开恩。


    临出门时,杜若拦住了她,“娘娘,这个时候,您千万别掺和进去。这可是掉脑袋的大罪,弄不好会株连九族的。您就算不为别人着想,也要为宁王和舞阳公主想想。依奴婢浅见,您这个时候要么称病,要么自请去祥云寺斋戒祈福。等风头过去,再让宁王想办法接您回来。”


    别人躲都来不及的事,哪里能自己往火坑里跳?


    更何况,娘娘这边能不能安然无事还未可知呢。


    皇后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她就是害怕她那个嫂嫂会做出什么疯狂的事来。这么多年下来,虞国公府的生死存亡,早已与她捆绑在了一起。


    万一她什么都不做,国公府的人狗急跳墙,反咬她一口,那可怎么是好?


    总要做出个样子来。


    但杜若说的也有道理,皇上正在气头上,她过去求情的确不妥当。


    琢磨了一下,她道:“杜若,替我安排一下,今晚我要回一趟虞国公府。”


    韦氏是兴旺了几百年的世家大族,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说不定父亲那边还有办法。就算兄长保不住了,但韦氏不能就此消亡。


    杜若还要劝,皇后身边的大太监送来了一封密信。


    皇后看过密信后,红着眼睛烧了那封信,颓然地坐在了榻上。


    眼泪无声滑落。


    一瞬间,她仿佛苍老了十几岁。


    当晚,虞国公府大火,老国公和二房三房的大部分人都葬身在了火海中。身在天牢的虞国公和承安王畏罪自尽。


    承安王留下了一封“遗书”,将大部分罪责都背在了自己身上。


    第二日一早,皇后一身缟素跪在金銮殿外,求皇上从轻发落。


    以求保住虞国公府剩下的那一点血脉。


    自此,虞国公府算是彻底倒了。


    崇文帝没有再赶尽杀绝,将活下来的小辈贬为庶民,发配去了边疆。


    皇后叩首谢恩,自请去了祥云寺清修。


    而承安王府那边。


    韦珞霜得知承安王在天牢里畏罪自尽后,第一个念想就是逃回永定侯府。


    这个节骨眼上,永定侯生怕受牵连,哪里还敢留她?


    韦珞霜咒骂永定侯冷血无情的时候,韦清清正坐在距离侯府不远的一辆马车上,她眼睁睁地看着韦珞霜被抓了起来。


    唇角微弯,她将一封信交给丫环,“去,送到官府去。”


    永定侯府想独善其身,她怎么可能让他们如愿?


    京城里最不缺的,就是捧高踩低,拼命往上爬的人。


    至于别人是不是冤枉的,谁会在乎?


    更何况永定侯府的人,没有无辜的,他们都该死!


    就在京城正在经历一场血雨腥风时,云锦城和云夫人坐着马车进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