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知否之盛老太太42
作品:《逆袭人生:快穿影视世界》 晚间官家过来时,皇后欣喜地拿出那本育儿经给他看,不住口地夸赞徐静姝心思灵巧,体贴入微。
官家接过翻看,亦是讶异不已。
他虽不通具体育儿细节,但能看出此书编写之用心、内容之详实,远超一般医官敷衍了事的方子。
里面许多关于幼儿护理的见解,甚至连太医院都未曾系统提过。
“好!甚好!”赵祯龙颜大悦,连连称赞,“徐氏果然事事用心,于细微处见真章!皇后得她相助,实乃大幸!皇儿得她看顾,朕心甚安!”
他当即又下旨赏赐,并特意嘱咐徐静姝:“日后皇子一应调理事宜,你可多费心,若有需改进之处,或有所需,可直接回禀朕与皇后。”
这意味着徐静姝在照料皇子方面,获得了更大的话语权和信任。
有了这本育儿经作为指导,皇后和宫人们照料起小皇子来更加得心应手,心中有底。
小皇子被照顾得无微不至,愈发白白胖胖,健康活泼,甚少生病,见了人就咿咿呀呀地笑,十分惹人怜爱。
官家每次来看望,见儿子如此康健伶俐,都对徐静姝更多一分感激和看重。
徐静姝“御侍医师”的地位越发稳固,那些关于“妖法”、“邪术”的流言,在皇子健康成长的铁一般的事实面前,更显得荒谬可笑,渐渐无人再提。
徐静姝并未因此居功自傲,反而更加谦卑谨慎,每入宫请安、为皇后和皇子请脉,尽心尽力,事事力求完美。
然而,她心中明白,镇国公府绝不会因一次失败而罢休。
眼前的平静,或许只是更大风暴来临前的序幕。
她将目光投向宫墙之外,心中暗自筹划。
或许,是时候将《普惠医要》和这本育儿经中的部分内容,以更广泛的方式传播出去。
让更多百姓受益,同时也为自己积累更深厚的民望和声誉,铸就一道无形的护身符。
唯有将根基扎入更广阔的土壤,方能拥有真正抵御风浪的力量。
眼前的平静,正是她布局未来的最佳时机。
她回到府中,再次投入书案。
这一次,她并非编写新的典籍,而是着手做两件事。
第一,她将《普惠医要》中最为实用、最贴近百姓生活的部分,例如“小儿常见病家庭护理”、“妇人产后调养须知”、“老人养生延年法”等章节,单独提炼出来,配上更为详尽的插图,编写成一系列更为通俗易懂、便于携带传播的单行小册子,命名为《静姝良方·家户篇》。
第二,她征得皇后和官家的默许(以“为皇子积福,惠泽万民”为由),将之前那本精心编著的《育儿经》中,去除明显带有宫廷印记的内容,保留核心的育儿理念、护理方法和常见问题处理,改编成一本面向天下父母的《育婴宝鉴》。
“三叔,”她将书稿交给徐凛,目光清亮而坚定,“劳烦您寻最好的刻工,用最实惠的纸张,大量刊印这两套书。
不设定价,只需支付基本的工本费即可在市面流通,若有贫寒之家无力购买,可由各地善堂免费领取。另外,再额外刊印一批,派人送往各州府官办医学,请他们代为传播教授。”
徐凛接过书稿,手都有些激动地颤抖。
徐静姝此举已不仅仅是慈善,而是在播撒知识的火种,是在为自己、为徐家、乃至为皇后皇子,铺设一条以民心铸就的坚固防线。
“好!好!静姝,你此举功德无量!徐氏便是倾尽家财,也定将此事办成!”徐凛郑重承诺。
很快,刊印好的《静姝良方·家户篇》和《育婴宝鉴》便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通过徐家的商队、合作的书坊、各地的善堂,迅速流向京畿乃至更遥远的州县。
其影响是空前巨大的。
对于缺医少药的普通百姓而言,这些简单易懂、切实可用的小册子,无异于雪中送炭。
母亲们按照书上的方法护理生病的孩子,果真见了效;产妇得到了正确的产后调理指导,身体恢复得更快;老人们学会了简单的养生之道,病痛减少了许多。
“徐大小姐真是活菩萨啊!这书可是救了我儿的命!”
“俺们村好几户人家,都照着这书养娃,娃儿比以前壮实多了!”
“要是早些年有这书,我娘或许也不会……”
感激之声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
徐静姝的名字不再仅仅是京城的一个传奇,而是真正成为了无数百姓心中“仁心仁术”的化身。
甚至有些地方百姓自发为她立了长生牌位,日夜祈福。
这股强大的民望,也迅速反馈到了朝堂之上。
各地官员呈上的奏报中,不乏提及辖区内因《良方》《宝鉴》流传,百姓健康水平有所提升,民心思定,对朝廷感恩戴德。
甚至有御史在朝会上公开赞扬徐静姝“以医术惠泽苍生,于教化有功,实乃女子典范”。
官家赵祯阅览这些奏报,龙心大悦。
他越发觉得徐静姝不仅医术精湛,更难得的是心怀天下,格局宏大,且行事有度,从不居功自傲。
这样的臣子(虽为女子,在他心中已与得力臣子无异),正是朝廷所需的。
他再次下旨褒奖,赏赐更厚,并特意准许徐静姝可随时调阅翰林院所藏医药典籍,助其“精益求精,惠及万民”。
徐静姝的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真正可谓“名动九州”。
镇国公府内,气氛却愈发压抑。
“父亲!难道就任由她如此收买人心吗?”赵承煜气得摔了茶杯,“如今民间只知有徐静姝,不知有……”
“闭嘴!”镇国公厉声喝止,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
他比儿子更清楚这股民望的可怕。
此时若再贸然出手对付徐静姝,不仅难以成功,反而可能引火烧身,触怒龙颜,更失民心。
“让她再得意一阵子。”镇国公深吸一口气,眼中寒光闪烁。
“爬得越高,摔得越重。她如今圣眷正浓,民心所向,我们动她不得。但……总有她疏忽的时候,总有陛官家耐心耗尽的时候。盯紧她,等待时机。”
他转而问道:“大皇子近日如何?”
“殿下依旧闭门读书,很是安分。”赵承煜回道。
“安分?”镇国公冷哼一声,“告诉殿下,继续‘安分’下去。现在,还不是时候。”
所有的暗流,在徐静姝如日中天的声望下,暂时被强行压了下去。
京城表面一片歌舞升平,对徐静姝的赞誉之声不绝于耳。
徐静姝却并未被这滔天的声誉冲昏头脑。
她每隔三天入宫一次,细心照料皇后和皇子,闲暇时便钻研医术,或是督导各地善堂的事务和书籍的刊印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