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知否之盛老太太34
作品:《逆袭人生:快穿影视世界》 这日,徐静姝刚从皇后宫中出来,准备出宫,却被一位面生的内侍拦下。
“徐小姐留步!奴婢是十一皇子殿下的内侍,殿下今日突发急症,呕吐不止,太医们皆束手无策,听闻徐小姐医术通神,求徐小姐快去看看吧!”
十一皇子,年方五岁,生母位份不高,平日并不起眼。
徐静姝心中猛地一沉。
来了!
果然冲着孩子来了!
对方算计得极毒:若她不去,便是见死不救,冷血无情,“神医”之名立刻成为笑柄,皇后也会对她失望。
若她去了,无论治得好治不好,都是天大的麻烦。
治好了,坐实“神医”之名,日后若有任何皇嗣身体不适,她都将首当其冲;治不好,甚至万一皇子有什么差池,那便是谋害皇嗣的死罪!
更何况,这很可能本身就是一个陷阱,那皇子或许根本无病,或者早已被下了更阴损的药等着她!
电光火石间,徐静姝已做出决断。
她面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慌与为难:“这位公公,民女万万不敢当‘神医’二字!皇子殿下金尊玉贵,自有太医院诸位圣手国手诊治,民女粗浅技艺,岂敢妄加插手?若是冲撞了殿下,民女万死难辞其咎!”
那内侍却噗通一声跪下,磕头不止:“徐小姐仁心仁术,连娘娘凤体都能调理妥当,求您发发慈悲吧!太医们实在没法子了!”
周围的宫人渐渐被吸引,目光都聚焦过来。
徐静姝心念急转,知道硬拒不得,必须将太医院和自己绑在一起。
她连忙侧身避开对方的跪拜,提高声音道:“公公快请起!折煞民女了!非是民女不愿,实是于礼不合,于法不合!若殿下果真需要民女尽一份心,也需得陛下、娘娘首肯,并由太医院院判大人主导,民女从旁协助,略尽绵力方可!否则,民女绝不敢僭越!”
她这话说得滴水不漏,将所有责任和主导权推回了太医院和帝后身上。
那内侍还要再纠缠,忽闻一声通传:“皇后娘娘到!”
原来,这边的动静早已有人报给了皇后。
曹皇后匆匆赶来,面色沉静,目光扫过那跪地的内侍,带着一丝冷意:“何事在此喧哗?”
那内侍见到皇后,气势顿时矮了半截,哆哆嗦嗦地重复了十一皇子急症、恳请徐小姐救治的话。
皇后听完,冷哼一声:“十一皇子抱恙,自有太医院尽心诊治。徐氏乃本宫旧友,入宫是来陪伴本宫,并非宫中医女,岂可随意为皇子诊视?规矩何在!”
她语气威严,直接定性,“来人,去太医院问问,十一皇子情况如何?是否需要增派太医?再派人去回禀官家一声。”
她三言两语,便将事情压了下去。
那内侍不敢再多言,灰溜溜地退下了。
皇后看向徐静姝,眼中带着赞许和后怕:“你做得很好,方才若真去了,便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徐静姝后背已是一层冷汗:“谢娘娘解围。”
经此一事,徐静姝和皇后都更加警惕。对方一计不成,定然还有后招。
而且,对方显然试图将“谋害皇嗣”的罪名扣在她头上。
果然,几日后,又一个谣言悄然在宫中扩散:说徐静姝的医术实则邪门,用的是“拆东墙补西墙”的阴损法子,以消耗他人福寿根基为代价,来滋养调理一人之身。
所以皇后凤体日益康健,而十一皇子却莫名病倒。
这谣言恶毒至极,难以证实,却极易引发猜忌,尤其容易触动官家那颗期盼子嗣又爱护儿女的心。
官家目前子嗣情况很是不丰茂:准确的说,是子嗣极其艰难,成活率极低,堪称“凋零”。
这是官家、皇后乃至整个朝廷最大的心病和隐痛。多年无嗣曾一度动摇国本,引发朝野不安。
现存皇子均非皇后所出,且体弱多病:
皇长子,名赵曙,(即历史原型后来的英宗,但此时应为幼年或少年):可能是某位嫔妃所出,是目前相对最年长的皇子,但自幼体弱多病,太医院常需看顾。
他是目前最有可能的继承人选之一,但其健康状况极不稳定,令官家和朝臣都十分担忧。
他的存在是某些势力(如张婕妤,如果她有子)的眼中钉,也可能成为他人利用来攻击徐静姝的工具(如之前陷害她“拆东墙补西墙”害皇子生病)。
皇二子为张婕妤所出:年纪更幼,同样多病缠身,可能患有某种慢性疾病,需要精心养护,难以承受风寒或劳累。
他的母亲(如张婕妤)因此可能更加焦虑疯狂,将皇后可能孕育嫡子视为最大威胁,从而不择手段。
还有其他更年幼、健康状况更堪忧的皇子,但存在感较弱。比如十皇子、十一皇子。
目前已知的已夭折皇子,被民间熟知的有皇三子赵昉:出生当日即夭折。
皇四子赵昕也是早夭早夭(史实,封褒王)。
皇五子赵曦:早夭(史实,封鄂王)。
这些早夭的皇子,其生母可能位份不高或也已不在人世,但他们的夭折给官家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和心理阴影。
官家亦有数位公主,但目前背景下,皇位继承主要考虑皇子。公主们同样可能存在健康问题,但并非政治斗争的核心焦点。
就不一一赘述了。
官家对子嗣的渴望极其强烈,尤其是健康嫡子的渴望。
皇后身体的任何好转迹象都会被他无限放大并寄予厚望。
同时,他对现存体弱多病的皇子们充满怜惜和担忧,任何可能危害到皇子健康的事情都会触动他最敏感的神经,这也是之前谣言能轻易传播的原因。
后宫里,皇后无子而位尊,是各方势力平衡的结果,但也使其地位暗藏危机。
育有皇子(尤其是现存皇子)的妃嫔(如张婕妤),其家族野心膨胀,将皇后及其任何可能的助力(如徐静姝)视为最大障碍,斗争尤为激烈。
国本不稳,朝臣们也会暗自押宝,分别支持不同的皇子或其母族,导致前朝后宫斗争错综复杂。
徐静姝的处境,有机遇也有危险。
机遇: 官家极度渴望子嗣,若她真能助皇后调养好身体乃至孕育,将是天大的功劳,恩宠无限。
风险有更多。
一是极易成为现有皇子母族的眼中钉,遭受疯狂报复。
二呢,“神医”之名背负巨大压力,皇子们本就多病,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被归咎于她。
再者,官家的期望值极高,一旦效果不及预期或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如皇子恰巧生病),都可能引来雷霆之怒。
然后就是她的医术和方剂会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任何一点“邪门”或“非常规”都可能被攻击为“阴损”。
因此,官家皇子凋零且多病的现状,是推动剧情矛盾的核心动力之一,使得徐静姝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机遇与风险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