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知否之盛老太太26
作品:《逆袭人生:快穿影视世界》 官家与皇后驻跸江宁行宫的日子,成了江宁府上下最为忙碌却也最为荣耀的时光。
而对于徐静姝而言,这段时日则多了几分与众不同的际遇。
自那日偏殿觐见后,皇后娘娘便时常传召徐静姝入行宫相伴。
有时是赏玩新进献的江南奇珍,有时是品评各地送来的诗文画作,更多时候,则只是屏退左右,如同旧日在京中一般,说说体己话,回忆一番年少时光。
徐静姝每次入宫,依旧保持着侯府千金的端庄风范,言行举止既不失对皇后的尊崇,又带着故友重逢的亲近自然,令曹皇后倍感舒心。
在这深宫高墙之内,能有一个知根知底、无需设防的旧友相伴,于她而言是难得的放松。
几次召见下来,言谈间难免涉及养生调理之事。
徐静姝并不急于表现,只在皇后偶尔提及凤体疲乏或夜间少寐时,才会看似不经意地引出些温和的食疗方子或按摩穴位的手法,细致体贴,全是出于关怀。
这一日,徐静姝又被召至皇后寝殿的内室。
殿内熏香袅袅,气氛比外间更为私密。曹皇后倚在软榻上,略显倦色,挥手让侍奉的宫人都退至外间。
“静姝,你前日说的那碗安神羹,本宫试了,倒是比太医院开的苦药汤子受用些。”皇后揉着额角,语气带着几分依赖,“你这身医术,倒是何时学成的?离京前,可未见你显露过。”
徐静姝正执壶为她添上温水,闻言动作微顿,随即浅笑道:“娘娘明鉴。其实早年在宫中时,便常翻看娘娘书房里的那些医书古籍,觉得有趣,暗自记下不少。
后来嫁入盛家,家中事务繁杂,更要照料幼子,难免有个头疼脑热,总不能次次劳烦郎中,便自己试着对照古籍调理,久而久之,竟也摸出些门道。
加之江南此地名医辈出,静姝有幸得遇几位隐士高人,偶得指点,这才略通了些皮毛。在娘娘面前,实在是班门弄斧了。”
她这话七分真三分假,既解释了医术来源,又将精进之功推于江南高人,显得合情合理。
她深知皇后多疑,若说全然自学,短短数月便有如此造诣,确实难以取信。
曹皇后听了,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更多的是了然和一丝感慨:“原来如此。你自幼便聪慧过人,过目不忘,本宫是知道的。
只是没想到,你竟将这份心思用在了这岐黄之道上。”
她目光柔和地看着徐静姝,“为你自己,也为明远那孩子,学些医术防身,确是好事。难为你这般用心。”
她确实有一瞬间的疑惑,觉得这医术学得似乎太快了些。
但转念一想,徐静姝的聪慧她是深知的,加之有高人指点,或许真有可能。
更重要的是,她内心深处坚信,眼前这个自己看着长大、情同姐妹的女子,绝不会做出任何对自己不利之事。
这份历经岁月沉淀的信任,超越了单纯的疑虑。
徐静姝垂下眼帘,语气谦逊而真诚:“娘娘过奖了。静姝这点微末技艺,不过是盼着身边人都能安康顺遂。尤其是娘娘,身系天下,日理万机,静姝只愿能尽些绵薄之力,愿娘娘凤体安康,便是天下万民之福。”
皇后闻言,心中熨帖,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你的心意,本宫都知道。”
她沉吟片刻,似是不经意地问道:“那你可知,似本宫这般……时常觉得精力不济,却又虚不受补,该当如何调理才好?”这话问得含蓄,却已然触及核心。
徐静姝心知关键时刻来临,神色愈发恭谨认真:“回娘娘,静姝以为,凤体尊贵,调理之道首重‘和缓’二字,切忌猛补峻泻。当以健脾益气、宁心安神为先,佐以温和疏解之品,徐徐图之,待根基稳固,气血自生,精神方能日渐充沛。静姝此前所献之方,便是循此理而拟。”
她并未直接提及子嗣,只从皇后所述的“精力不济”入手,句句落在实处,显得极为稳妥。
曹皇后仔细听着,眼中光芒微动。
徐静姝所言,与太医院那些老成持重的太医观点不谋而合,甚至更为细致体贴,更契合她自身的感受。
她轻轻颔首:“你说得在理。那方子……本宫会斟酌着用。”
这便是极大的进展了!
徐静姝心中稍定,知道皇后已然心动并开始尝试。
她立刻又道:“娘娘若信得过,静姝还可教娘娘几个简单的穴位,每日自行按揉,有助于舒缓疲乏,宁神助眠。”
“哦?快说来听听。”皇后显然很有兴趣。
徐静姝便上前,轻柔地指引皇后找到手腕、足踝处的几个穴位,仔细讲解按揉之法。她的动作轻柔,解释清晰,态度恭顺而专业,令人信服。
殿内烛光温暖,一个悉心教导,一个认真聆听,仿佛只是寻常闺中密友在探讨养生心得,唯有彼此心知,这看似平常的举动之下,潜藏着怎样关乎未来的深远期许。
徐静姝进献的方子,曹皇后并未立刻大面积使用,而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先让贴身信任的医女仔细查验过每一味药材。
确认并无相克或禁忌之物后,才极其谨慎地从小剂量开始尝试。
起初几日,似乎并无显著变化。然而,约莫七八日后,曹皇后明显感觉到一些不同。
以往午后常有的沉重倦怠感减轻了许多,夜间虽仍不能安枕至天明,但醒来次数减少,再次入睡也似乎容易了些。
晨起对镜梳妆时,连身边侍奉多年的老宫人都小声禀说,娘娘的气色瞧着比先前红润透亮了些许。
这种变化并非石破天惊,却如春雨润物,细微而真切。曹皇后心中讶异之余,更多的是欣喜。
她并未声张,甚至对太医院请平安脉时也未曾多言,只是心中对徐静姝的信任又加深了几分,那药方也用得更为顺畅了些。
偶尔徐静姝再被传召时,皇后甚至会主动问起一些养生调理的细节,言谈间愈发倚重。
徐静姝自是感知到皇后的变化,她心中稳了大半,却愈发谨慎,每次回话都引经据典。
只谈温和调养之理,绝不妄议龙体,更不居功,只将一切成效归于娘娘凤体本元丰厚,调理得宜自然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