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知否之盛老太太24

作品:《逆袭人生:快穿影视世界

    府衙上下忙得脚不沾地,修葺道路,净化街容,遴选迎驾的士绅名流。


    各大商号更是闻风而动,若能得御用青睐,便是百年不易的荣光。


    徐家自然也全力投入。承制部分御用织品的任务虽光荣,责任却重如泰山。


    徐静姝亲自督工,从丝线选材到染织绣样,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关,不容半分差池。


    染坊新规的激励作用在此刻显现无疑,工匠们精益求精,出的活儿竟比往日还要胜上三分。


    明远被拘在院子里,由新请的启蒙先生看着读书习字,小家伙虽嘟囔着无聊,却也乖巧。


    徐静姝忙碌间隙,总会检查他的功课,偶尔用些小故事引导他,将经商、做人的道理潜移默化地教给他。


    与此同时,徐静姝并未放下她那大胆的计划。


    夜深人静时,书房灯烛常亮至子夜。她翻阅了大量前朝宫廷医案、养生典籍,结合自己融会贯通的理解,谨慎地斟酌着一份调理方子。


    她深知帝王之体,牵一发而动全身,用药绝非寻常,需温和渐进,以培元固本为先,切忌虎狼之药。


    她将方子拆解,一些常见的温补药材交由春杏去不同的药房分批购入,而几味关键的、药性需特殊引导的辅药,则动用了徐家这些年暗中培养的、不为人知的渠道。


    老太君冷眼旁观,见徐静姝行事愈发沉稳老练,心思缜密且不留痕迹,心中那点担忧渐渐化为一种复杂的期待。


    她私下里又动用了几条埋藏更深的关系网,送出去的不是打听秘闻,而是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宫廷用度消息,如近日御膳房采买的食材偏好、宫中份例的香料炭火有无增减等。


    从这些细微末节里,往往能窥见上位者身体状况的一丝端倪。


    这日,徐静姝正在核对一批新染的御用云锦图样,门房来报,盛怀瑜来访。


    自上次博览会风波后,徐静姝便再未见过来盛怀瑜。盛家二房逼宫、盛怀瑾被革职的消息已传得满城风雨,此刻他来访,所为何事?


    她整理了一下思绪,吩咐道:“请盛少爷到花厅用茶。”


    再见盛怀瑜,他清减了些许,一袭月白长衫更显身姿挺拔,只是眉宇间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疲惫与忧色,但那双眼眸依旧清澈温和。


    “徐小姐,冒昧打扰。”盛怀瑜拱手一礼,姿态依旧从容。


    “盛少爷客气了,请坐。”徐静姝还礼,吩咐丫鬟上茶,“不知盛少爷今日前来,有何指教?”


    盛怀瑜并未寒暄太多,直言道:“听闻徐家承制部分御用织物,恭喜。此番官家南巡,声势浩大,江宁府内人员繁杂,徐小姐近日……还需多加小心。”


    徐静姝听出他话中有话:“哦?此言何意?”


    盛怀瑜沉吟片刻,低声道:“家中近日有些纷扰,二婶母……心情不甚爽利。她听闻徐小姐医术精湛,近日又得此机遇,恐生枝节。虽无确凿证据,但在下觉得,还是提醒徐小姐一声为好。”


    他话语含蓄,但意思明确:盛家二夫人可能因嫉妒和怨恨,在御前之事上给徐静姝使绊子。


    徐静姝目光微凝,随即淡然一笑:“多谢盛少爷提醒,静姝自会谨慎。”


    她顿了顿,看向他,“盛家之事,盛少爷想必亦十分劳心。”


    盛怀瑜露出一丝苦笑:“树欲静而风不止。有些事,非人力所能强求。只求问心无愧,尽力保全想保全之人罢了。”


    他没有明说,但徐静姝能感受到他在盛家那潭浑水中的不易。


    他今日能来提醒,已是冒了风险,这份人情她记下了。


    两人又闲谈了几句江宁风物,盛怀瑜便起身告辞,并未多留。


    送走盛怀瑜,徐静姝面色沉静。盛家二房果然贼心不死,竟将主意打到了御前。这倒让她更多了几分警惕。


    几日后,李大人再次来访,带来了更确切的消息:官家与大娘娘的銮驾已定于下月初三抵达江宁,驻跸之地定为江宁行宫。


    届时将会召见地方官员、耆老以及有功名的士子,或许也会见一见如徐家这般承办御用事务的商贾代表。


    机会越来越近了。


    徐静姝的心提了起来,但更多的是跃跃欲试的冷静。


    她反复推敲那份调理方案的每一个细节,甚至用相似的药材在动物身上做了极微量的试验,观察反应,调整比例。


    徐静姝将最终方案誊写在一张素雅的花笺上,字迹清秀工整,旁边还细心地绘了几株药草的图样,看起来更像一份精致的养生礼单,而非惊世骇俗的进言。


    她还精心准备了几匹最新染出的、色泽独一无二、在光下会流转不同光华的锦缎,作为进献的贡品。


    医术是暗线,这些明面上的东西,才是合乎她身份的心意。


    终于,在南巡队伍抵达的前夜,一切准备就绪。


    月色如水,洒满庭院。


    徐静姝独立窗前,望着天边那轮将圆未圆的明月。


    明日,便是见分晓之时。


    是福是祸,是机遇还是深渊,皆系于她能否把握住那稍纵即逝的时机,以及……那位深宫故人,是否还念及一丝旧情。


    她轻轻抚过腕间一枚温润的玉镯,那是当年离宫时,大娘娘所赠。


    “明日,静姝便来见您了。”她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坚定而睿智的光芒。


    徐静姝总结了一下,原主与大娘娘的情谊:一种源于少女时代、建立在门第对等基础上,由相似的眼界和性格所催化,并经受住了数十年岁月和权力更迭考验的深厚友谊。


    她们后来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一个陷入宅院纷争,一个登上权力之巅),但这份旧情依然存在,成为一种深藏的、无需言说的牵挂和信任。


    原剧情中,大娘娘在晚年权力孤独时,依然愿意为这位老闺蜜的孙女说一句话,足见这份“手帕交”的情谊之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