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知否之盛老太太12

作品:《逆袭人生:快穿影视世界

    盛怀瑜单膝跪地的身影在青石板上投下一道修长的影子,他仰头望着徐静姝,眼中情绪翻涌如潮。


    徐静姝能感觉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老太君若有所思的凝视,徐凛警惕的打量,族人们好奇的窥探。


    她深吸一口气,指尖摩挲着龙纹玉佩冰凉的表面。


    "盛公子请起。"她的声音出乎意料地平静,"这门亲事,我不答应。"


    盛怀瑜身形微僵,却仍保持着那个姿势:"堂嫂..."


    "别再叫我堂嫂。"徐静姝将龙纹玉佩放在香案上,推向他的方向。


    "我与盛怀瑾和离那日起,就与盛家再无瓜葛。无论当年婚约真相如何,都与我无关了。"


    她的目光扫过盛怀瑜瞬间苍白的脸,继续道:"多谢公子的药,明远的咳疾确实好转不少。但这玉佩,还请收回。"


    盛怀瑜的指尖微微发颤,在即将触到玉佩时又缩了回来:"这玉佩本就是一对..."


    "那便更不该拆散。"


    徐静姝打断他,转身向老太君行礼,"祖母,孙女有些乏了,想先回去看看明远。"


    老太君精明的目光在两人之间转了个来回,终于点头:"去吧。远儿刚才受了惊,你多陪陪他。"


    徐静姝头也不回地走出祠堂。


    秋日的阳光洒在肩头,暖融融的,她却觉得浑身发冷。直到走出很远,身后才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舒丫头!"徐凛追了上来,一把拉住她的手腕,"你当真要拒绝这门亲事?那盛怀瑜看起来比盛怀瑾强多了!"


    徐静姝停下脚步,望着一向雷厉风行的三叔难得焦急的样子,突然笑了:"三叔前几日不还说盛家没一个好东西吗?"


    "那不一样!"徐凛急得直搓手,"若他说的属实,当年本该是你俩..."


    "三叔。"徐静姝轻声打断,"我不在乎当年本该怎样。我在盛家那三年..."她顿了顿,想起原主记忆中那些孤枕难眠的夜晚,"已经够了。"


    徐凛怔住了,眼中闪过一丝心疼。


    "我现在只想带着明远好好生活。"徐静姝望向远处族学方向,隐约能听见孩童的读书声,"徐家祖地山清水秀,远儿在这里长大,比在京城强多了。"


    徐凛沉默良久,突然重重拍了下她的肩:"好!这才是我徐家的女儿!"他豪迈地大笑,"你放心,有三叔在,盛家小子休想纠缠你!"


    回到院子时,明远正在老槐树下摆弄那只会跑的木马。


    见徐静姝进来,孩子立刻奔过来,小脸红扑扑的:"娘亲!背《论语》给先生听,先生夸我了!"


    徐静姝蹲下身,替孩子擦去额头的汗珠:"远儿背的哪一篇?"


    "《学而》篇!"明远骄傲地挺起小胸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先生说我吐字清楚,比大孩子还强!"


    徐静姝心头有隐隐担忧。


    孩子天资聪颖是好事,但在这重视嫡庶尊卑的世道...


    "娘亲,那个叔叔呢?"明远突然问道,小脑袋往她身后张望,"他说要教我雕小马的..."


    "叔叔有事先走了。"


    "远儿想不想吃桂花糕?娘亲让厨房新蒸的。"


    孩子毕竟年幼,很快被香甜的糕点吸引了注意力。


    徐静姝看着明远小口啃着糕点的模样,心中五味杂陈。


    "姑娘。"李嬷嬷匆匆走来,"老太君让您过去一趟。"


    老太君的院子在祖宅最深处,古树参天,幽静非常。


    老人正在书房等她,案几上摊开一本泛黄的册子。


    "坐。"老太君示意她关上房门,"盛家小子已经打发走了。"


    徐静姝松了口气:"多谢祖母。"


    "别急着谢。"老太君推过那本册子,"看看这个。"


    徐静姝低头一看,竟是本医书,封面上《青囊经》三个字苍劲有力。她翻开第一页,赫然是治疗各种奇毒的方子。


    "这是..."


    "徐家祖传的医书。"老太君轻抚书页。


    "祖母给我看这个..."


    "你既决定留下,有些事就该知道了。"老太君目光炯炯,"徐家以诗书传家不假,但真正立足之本,是医术。"她指了指《青囊经》,"特别是解毒之法。"


    难怪盛老爷当年非要与徐家结亲,原来是为了...


    "盛鸿身体,你曾祖父能救。"老太君冷笑,"可惜他贪心不足,既想解毒,又想借侯府之势稳固长房地位,结果..."


    "赔了夫人又折兵。"徐静姝轻声道。


    盛老爷机关算尽,却没想到长子会调换婚约,更没想到盛怀瑾会冷落她至此。


    老太君满意地点头:"你比你爹强,眼睛亮。"她将《青囊经》推到徐静姝面前,"从今日起,你每日来我这儿学两个时辰医术。"


    徐静姝瞪大眼睛:"我?"


    "怎么,看不上?"老太君佯怒,"你小时候背《千字文》过目不忘,如今倒畏难了?"


    "不是..."徐静姝连忙解释,"只是孙女从未接触过医术..."


    退一下还是要推一下的,但是学还是要学的。


    没想到系统抽中的金手指,在这衔接上了。


    "所以才要学!"老太君敲了敲拐杖,"明远那孩子天赋异禀,难保不会有人打主意。你身为母亲,连自保的本事都没有,如何护他周全?"


    这番话戳中了徐静姝的心事。


    她郑重点头:"孙女明白了。"


    离开老太君院子时,夕阳已经西沉。徐静姝抱着《青囊经》走在回廊上,远远看见明远在院子里追着一只花蝴蝶,笑声清脆如铃。


    张嬷嬷和李嬷嬷坐在石凳上做针线,不时抬头看孩子一眼,眼中满是慈爱。


    这画面如此安宁美好,让她心头涌起一股暖流。


    或许,留在这里才是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