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凯旋而归

作品:《陌上离歌

    三月中旬,天气逐渐回暖,京城的桃花渐次绽放,层层叠叠如粉霞堆雪,偶尔几缕清风吹过,花朵迎风摇曳,粉嫩的桃花为这京城添上几分柔和。


    “主子,将军府小少爷回京了。”


    亭子里,佛经书页在陌离指尖停留片刻,才缓缓翻过,没有什么回应,也不知到底是何想法。


    半响,缓缓开口。


    “回京了,那就送点礼前去恭贺一番便好。”嗓音似融冰的溪水,清冽中带着暖意。


    “是。”领命后便离开了庭院,霎时间此处便又只剩下陌离一人。


    独坐在亭子里,细细翻阅着手中的书籍,庭院两边种满了桃树,粉嫩的桃花煞是好看。


    独坐于庭院中央的人,一袭白衣融入背景。


    这般景象,纵使有人夸上一句画中人也不为过。


    云小将军凯旋归来的事情不足一柱香的时辰便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有此好消息的映衬之下,京城中的桃花似乎便显得更加惹眼。


    “看看这满街的桃花,可真是喜庆啊。”


    “云小将军可是一点也不输给当年的云副将。”


    “要我说啊,跟当年的齐将军都有的一比……”


    “……”


    朱雀大街的桃花枝被争抢一空,有个小童举着桃枝追在军队后面跑,花瓣撒了满路。而文渊阁的紫檀案几上,那份捷报被齐戊的扳指压出一道弧痕,''斩首八百''四个字恰好隐在阴影里。


    风尘仆仆,连衣服还没来得及换就到了议事厅。


    “微臣见过皇上”少年英姿卓越,不卑不亢,即便赶路有些仓促此时也不显狼狈。


    “爱卿快快请起。”即便是身居高位,此时也是一脸笑意,双手虚扶一把,示意免礼。


    “谢皇上。”


    “云小将军此番平定边疆之乱,倒是...”齐戊转动着指间的翡翠板戒,望着他的眼神满含深意“让老夫想起当年云副将的风采。”


    殿内文官们交换着眼色,没有人接话,等着他的回答。


    早年皇帝刚继位之时,齐戊是开国大将军,兵权紧紧的握在齐家手中。等到后来根基稳定原先的功臣也就成了皇帝的眼中钉。这些年皇帝想尽办法将齐家手中的兵权一点一点分解出来所以才有了现在的云家。这也怨不得如今齐家有意针对云家。


    云烨甲胄下的肌肉绷紧,低着头看不清神情,似乎还没想好要如何回答。


    “齐爱卿说得好。”皇帝突然抚掌,“云家世代忠烈,确实该重赏。”话锋一转,“既然爱卿这般赏识云卿,不若这接风宴就由齐爱卿操办?”


    齐戊脸色微变,皇帝的疑心病也不是一天两天,倘若今日他接下这份差事,没准日后齐家与云家便会一起得个通敌叛国的罪名,一时之间进退两难。“陛下,老臣...”


    “怎么?”皇帝笑意渐冷,“方才不是还夸云卿''虎父无犬子''么?”


    鎏金香炉腾起的青烟中,云烨看见齐戊额角渗出细汗。老将军却突然转向自己:“云小将军以为如何?”。


    似是没料到话题突然会转到自己身上,脸色微微一僵。


    “臣…”正当云烨不知如何回答之际,殿外传来玉石清响。陌离披着晨光踏入殿中,袖间带着桃枝的新露:“听说云小将军回来了,臣弟此番前来不打搅吧。”


    听到来人的声音不同于云烨的微微松一口气齐戊反倒皱起眉头,陌离一向不插手朝堂之事,此番不难猜出是有人请他前来。


    “臣弟见过……”礼还没有做完就被皇帝拉了起来。握在陌离臂间的五指微微发颤,仿佛怕稍用力就会捏碎这具病骨。


    “不是都说了,你我之间大可不必行礼。”不像往常那般威严,面对陌离时,话中明显多了几分真诚。


    “皇兄费心了。倒是我这般贸然前来,不会打搅了大家的雅兴才好。”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看了看一旁的众人,最后视线落在了身侧的云烨身上。


    “皇叔,你回来了啊。”面对陌离的到来,陌晟倒显得格外兴奋,眼底跳动着孩童般的雀跃,全然不似储君该有的威仪。


    随着声音转头就看见了站在首位的太子


    “怀瑾倒是长高了不少呢。”


    “好了,云小将军是何想法啊?”打断了明显还想回复陌离的太子,重新将话题转移至云烨身上。


    “何事啊,倒不如让臣弟也参谋参谋。”笑意盈盈,在云烨回答之前问出了声。


    “云小将军凯旋归来,在考虑要在何处办宴席。”完全不在乎因为他的话语而脸色越来越黑的齐戊,只是兴冲冲的望着陌离,似乎希望得到他的一句赞赏。


    “哦,原来是要为小将军接风洗尘啊。”嘴角还是挂着淡淡的笑意,又再次看向云烨“既然这般,不如由本王来设宴吧。”


    “正巧本王刚回京不久,前一段时间从云隐寺带回来不少好茶,办个赏春宴也与诸位一同品尝品尝这等好茶。”很明显,在陌离介入以后云烨完全插不上一句话。


    “那就依你所言,但是记得,切勿太过劳累,身体最重要啊。”皇帝对于这个弟弟很是宽容,甚至不需要他多费口舌这件事就这样敲定下来,原先诡异的氛围也在顷刻间消散的一干二净。


    或许是因为陌离的到来,倒也没人再为难云烨,陌离回护之意不言自明,再加上皇帝对他一向纵容,大臣们也不敢再开口。


    “既然如此,那就都退下吧,依砚知所言即可。”挥了挥手,示意大家都退下。


    “臣等告退。”


    出了议事堂云烨也没太想明白,但他也知道陌离是在帮他,抬头看向陌离的方向,本想道个谢,却见他与太子正在一旁商讨些什么。


    罢了,等到明日宴会之上再道谢也不迟。


    “皇叔,你回来了怎么也不告诉孤一声啊,要不是今日因为云小将军的事,孤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知道呢。”陌晟站在陌离旁边,看着他的眼里满是羡慕。


    “怀瑾如今已经是太子了,我这般闲散人士,还是不必要你分心。”脸色带着淡淡的笑意,用着长辈的姿态劝导着陌晟。


    “哎呦皇叔,你又不是不知道孤...”“太子殿下。”还不等陌晟抱怨些什么,齐戊的声音就从身后传来。


    “见过王爷。”微微颔首,不等陌离做应答就起身,做做场面,完全不将他放在眼中。


    “看样子齐将军是有事要与太子商议了,既然如此,本王就不再叨扰了。”似是没有看出齐戊的无礼,脸上还是带着温和的笑意,语毕,转身离开。


    行走的脚步缓慢,确切一点来讲倒不如说是悠闲。大部分官员都已经走出很远了,尤其是云烨,不过一盏茶的时间,便已经看不清他的身影了。


    “王爷,需要轿撵吗?”唐公公适时出现,低声询问着陌离。唐公公是皇帝身边的人,这般询问自然也是皇帝的意思。


    “不必了,本王身子还没弱到这个地步。”话闭摆了摆手,但喉间溢出的咳嗽宣告着他并不如表面这般康健。


    “是。”低着头恭敬的退下。原地又再徒留陌离一人。


    “太子殿下,在大殿之上应当谨言慎行才好。”脸色不太好,对陌晟的语气自然也算不得好。


    “孤说错什么了嘛?”不似在陌离面前的放松和愉悦,陌晟现在的状态完全可以说是不耐与烦躁,像一只刺猬。


    如若不是顾忌面前的人是自己的舅舅,他可能早就甩脸走了。


    “皇后娘娘平时教殿下的殿下都忘了嘛?”似是被陌晟这态度刺激到了,说话的声音都不免大了几分。


    “孤不觉得孤这么做有违母后的教导。”听到齐戊提到了自己的母后,脸色的神色才敛去几分,但语气依旧算不上缓和。


    “太子殿下的背后可是整个齐...”


    皱着眉打断了齐戊的话“孤的背后是职责,是朝堂,是万民...”这种话从小到大他已不知从母后的嘴里听过多少遍了,现在想来应该也是齐戊这样讲给母后的。


    “如果将军没有什么要事,孤就不便陪同了。”说罢不顾齐戊的反应,转身离开。


    云烨刚到家门口就看见了门口翘首以盼的人,原本因为大殿里而带来的沉重的心情也消散了不少。


    “兄长。”云苓微微仰头,发间银铃轻晃,看见来人眼睛都亮了几分。小步向着他奔跑而来,腰间银铃的叮当声惊飞了檐下春燕。


    “怎么在这儿等啊,外面风大,小心着凉。”看到云苓的那一刻,脸色也自然而然的柔和了几分,看着穿着单薄的人语气里的叮嘱也带上了几份担忧。


    “我又不是小孩子了。阿爹和娘亲在屋里等你呢,我坐不住就出来看看。”


    “嗯,小妹长高了不少啊。”站在云苓的身前,伸手揉了揉她的脑袋,眼里的思念做不了假。


    “可不是嘛,兄长都去边关快两年之久了。”一边说一边向着屋内走去,跟着云烨说着家常。


    “这两年京城可有什么大事发生?”


    “没有吧。”走在云烨身侧,思考着这一年的事。


    “哦,对了,兄长今天在大殿上有见到贤王嘛?”脚步微微一顿,似是想到什么。


    “见到了...”明恪。”可能是这个问题有些突兀,云烨的脚步也顿了顿,刚准备继续追问,却被打断。


    “娘。”看的一年未见的家人,刚想问的问题也被抛之脑后。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走到云烨身侧,仔细看着他,见到没有什么伤才松了一口。


    “孩儿让娘担忧了。”


    “贤王早上派人前来送贺礼,是阿爹怕你在议事堂冲动行事,所以才拜托贤王去关照关照。”微斜着头说出了云烨心里的疑惑。


    “贤王怎么会...”


    “是前一段时间,为父陪同你娘亲去云隐寺祈福回来的路上遇见有刺客行凶,便帮了忙,没想到马车里的正是贤王,所以为父才为你求了这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