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看望胡玉香
作品:《渔猎兴安岭:重回黄金年代》 “我希望新的一年,能多赚钱,家人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鲁海波借着酒劲,喊出了自己的新年愿望。
他的要求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
但鲁海波在新的一年里,会向着自己的愿望去努力。
其实鲁海波对未来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规划,他只是过好每一天,尽可能的多赚钱。
不过在接触到许东风后,尤其是见证许东风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百万富翁,彻底的刺激到了鲁海波。
倒不是他非要证明自己比许东风更厉害,或者是证明赚钱更多,而是让他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生。
努力不一定会有结果,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有结果。
许东风不但足够努力,而且还有明确的目标,不像他过一天算一天。
可以说许东风的成功,是鲁海波一路看着走过来的。
而他看到了许东风的成功,自己却依旧没有改变,以至于他走南闯北这么多年,却不如许东风这几个月赚的多。
既然许东风愿意和自己合作,鲁海波也算是找到了新的方向,肯定要倍加努力才行。
他也想要盖一个大房子,让老婆孩子舒舒服服的住在里面。
也也想和许东风一样,无论做什么,都能成为翘首。
他更想像许东风那样,帮自己的乡村父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这新的一年即将开始之际,鲁海波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喊出了自己心声。
他不求大富大贵,但至少要让自己和家人,以及身边的朋友都好起来。
“你的目标肯定能实现。”
看着鲁海波憧憬的样子,许东风笑着点点头。
鲁海波是那种脚踏实地的人,在这个年代,只要脚踏实地肯干,脑子灵活一些,根本不愁赚不到钱。
鲁海波对他很了解,而许东风又何尝不是?
正是因为他了解鲁海波,才会主动提出和鲁海波一起开加工厂。
鲁海波的目标在许东风看来,基本上不算太难,很容易就能实现。
两人走在热闹的炮竹声不断的乡间小道上,聊得都是家常,但两人的心情,却都非常的放松。
绕着村子转了一圈,两人不知不觉来到了林场,许东风这才突然想起,他好像把守着林场的胡玉香给忘了。
“鲁大哥,我带你去林场看看。”
许东风对鲁海波招呼一声,两人走进了林场。
看到胡玉香的房间还亮着灯,许东风敲了敲门。
“谁啊?”
胡玉香清脆的声音响起,房门接着被打开。
当看到站在门外的许东风时,胡玉香脸色明显一喜。
“东风哥,你怎么来了?快进来坐。”
胡玉香开心的对许东风说道。
其实胡玉香今天的心情并不是很好,听着外面热闹的炮竹声,在看看孤零零的一个人,她心里有种说不出悲凉。
她的家人都不在了,只剩下一个人过春节,那种滋味,根本无法言喻。
好在许东风并没有忘记她,在年三十来看自己,这让她有种在漆黑的夜晚,看到一盏明灯的感觉。
这不是夸张,而是胡玉香此刻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看着胡玉香激动的样子,许东风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回村这么多天,看似很忙的他,其实也没忙什么正事,却把胡玉香给忘在了脑后。
不是带着鲁海波出来散散步,他还想不起胡玉香一个人在林场。
“回村的事情太多,原本是应该请你到家里一起吃年夜饭的,结果忙忘了。”
许东风有些心虚的解释道。
胡玉香对此却丝毫不在意,急忙摆手道:“东风哥不用这么客气,我已经吃过饭了。”
许东风能来看自己,胡玉香其实已经很满足了。
至于到许东风家里去吃饭,说实话,胡玉香有些抹不开面子。
不是她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主要是年夜饭,都是和家里人一起吃。
她一个外人,跑去许东风家里吃年夜饭,算怎么回事?
站在许东风身后的鲁海波,听到两人的对话,眼底闪过一抹若有所思的神色,他很识趣的对许东风打了一个先回去的手势,快步离开。
看着鲁海波逃一般离开的身影,许东风心中一阵无奈苦笑。
这鲁大哥莫不是误会什么了吧?
他只是突然想到了胡玉香一个人在林场,才叫上对方一起过来,并非是特意来看胡玉香的。
但看鲁海波的样子,分明是故意在留给他和胡玉香独处的空间。
这要是被其他人看到了,岂不是又会乱嚼舌根?
不过看到胡玉香开心的样子,许东风也不好多说什么,笑着走进了屋。
胡玉香的房间收拾的很干净,不是太大的客厅里,摆放着一张四方餐桌,桌子上放着已经没有了热乎气的饺子。
还有一盘小菜,看上去几乎没动,应该是没怎么吃。
“你年夜饭就吃这个?”
许东风有些心疼的问道。
胡玉香这姑娘其实很不错,干活尽心尽力,还特别勤快,一个人能把林场打理的井井有条,可她付出了多少。
年夜饭可是一年到头,犒劳自己和家人的团圆饭,即便是家里再穷,年夜饭怎么也要凑够四个菜。
胡玉香倒好,除了饺子,只有一盘野菜。
“我一个人吃的少。”
胡玉香倒是没感觉有什么,一个人吃饭,做多了也是浪费。
比起以前的生活,能吃上肉馅的饺子,她已经很满足了。
这个年代,想吃肉馅的饺子,也只有春节的时候,才有机会吃到,而且也不是家家都能吃上。
不过听说许东风今年给村里人准备了很多肉,想必今年村里家家餐桌上,都有肉馅的饺子。
“你啊,对自己一定要好点。”
看着胡玉香满足的样子,许东风无奈的摇头苦笑。
不过他倒是能理解胡玉香的心情,过年能吃上肉馅的饺子,应该已经很满足了。
也就是这个年代的人,对物资的要求才会这么低。
但凡能有一口吃的,不饿肚子,就很满足了。
不过这思想并非是正确的价值观,节俭是好事,但亏待自己,就不对了。

